技术 | 纱线毛羽系统分析与控制(四)

       纱线毛羽系统分析与控制(三) (紧接上期)

       2.2.3 自动络筒工序对毛羽的影响

       自动络筒工序是纺纱的成型工序。在将管纱络成筒纱的过程中,纱线的各项指标都会因退绕时经受摩擦、张力、静电等原因而出现不同程度的恶化,特别是毛羽指标。络筒工序毛羽的增加实际上有一部分是将纱线上原来的短毛羽的拉长了。因此,络筒工序的毛羽增加有一个规律:等级越长的毛羽增长率越高。影响自络工序毛羽增长率的因素包括:络纱速度、络纱张力、环境湿度、通道清洁度等。

       2.2.3.1 络纱速度对毛羽的影响

       在其它因素不变的情况下,随着络纱速度的增加,纱线退绕时所经受的摩擦力也会更大,因此各级别的毛羽会呈现增加趋势,见表20。

技术 | 纱线毛羽系统分析与控制(四)

       从表20中的数据可以看出,随着络纱速度的增加,3mm以上毛羽增长率明显高于3mm以下毛羽;3mm以上毛羽增长率的增加幅度也明显高于3mm以下毛羽。一般情况下,当络纱速度大于1200m/min时,毛羽会有明显增加。

       2.2.3.2络纱张力对毛羽的影响

       为了分析络筒张力对毛羽的影响,我们也进行了一系列的试验,结果见表21。

技术 | 纱线毛羽系统分析与控制(四)

       从表21中的数据可以看出,随着络纱张力增加,毛羽增长率并没有显著增加,或者没有规律可循。但一般情况下,纱线张力偏小控制为宜,自络的平衡气缸压力可以设置为大于等于2.5par,以降低纱线其它指标的恶化程度。

       2.2.3.3 温度及相对湿度对毛羽的影响

       温湿度是影响纱线毛羽的一个关键因素,温度过高时棉纤维表面的棉蜡开始粘化,容易形成毛羽,棉纤维在温度过低时,棉纤维变硬易断,也容易形成毛羽。棉纤维在相对湿度低于45%时,强力降低、静电带来的纤维外露而形成毛羽,因此,要合理调节络筒车间的温湿度,适当提高车间相对湿度有利于降低筒纱毛羽,一般情况下生产纯棉品种时,络筒车间的相对湿度可以掌握在65-75%,温度控制在30度以下。具体情况见表22。

技术 | 纱线毛羽系统分析与控制(四)

       从表22中的数据可以看出,随着湿度的降低,3mm以上毛羽增长率增加, 3mm以下毛羽增长率没有变化。环境相对湿度对自络毛羽增长率的影响也不太显著。

       2.2.3.4 筒纱直径对毛羽的影响

       我们通过试验发现,筒纱直径的大小对毛羽也有显著的影响,见表23。

技术 | 纱线毛羽系统分析与控制(四)

       从表23中的数据可以看出,在不同成型阶段,筒纱毛羽的增长率也不一样。随着筒纱直径的增加,毛羽增长率呈现降低趋势。

       2.2.3.5 络纱通道清洁度对毛羽的影响

       纱线在络筒工序退绕时,纱线会与络纱通道产生一些摩擦,从而会增加一部分毛羽,因此,保证络纱通道良好的清洁度,对控制筒纱毛羽增长率有利,见表24。

技术 | 纱线毛羽系统分析与控制(四)

       从表24中的数据可以看出,在一定工艺条件下(不同机型摩擦通道长度、摩擦点类型等也不一样,如气圈破裂器、张力盘、导引器),清洁络纱通道后3mm以下毛羽增长率几乎没有变化, 3mm以上毛羽增长率反而有所增加,对自络毛羽增长率的影响也不太显著。但当络纱通道与纱线的摩擦系数过大时,会把纱线上原有的一部分毛羽拉长。

       2.2.3.6 不同纺纱方法对毛羽的影响

       赛络纺、集聚纺、集聚赛络纺纱线管纱毛羽相对较少,而且在络筒退绕过程中以及后期织造过程中毛羽的增长率也优于普通环锭纺纱线,见表25,另外织物的抗起毛起球性、耐磨度等方面也有明显的优势。

技术 | 纱线毛羽系统分析与控制(四)

       2.2.3.7 络筒其它因素对毛羽的影响

       (1)电子清纱器。如果电子清纱器的检测头安装位置不正,或者检测头导纱通道两端的导纱瓷片出现破损现象,纱线在经过检测头时受到的摩擦力增加,会使毛羽增长率升高。

       (2)捻接器。如果捻接器的相关参数调节不当,或者剪刀不锋利,不但影响接头强力,而且纱线捻接区的两端或一端就容易出现毛羽过多的现象,从而影响纱线的质量。

       (3)筒纱防重叠工艺。筒纱重叠也是造成纱线毛羽增加的一个重要因素。筒纱重叠不仅会造成纱线卷绕张力和卷绕密度增大,容易出现磨断头,而且会使重叠部分纱线的毛羽急剧增加,因此要合理调整筒纱防重叠工艺,提高卷绕质量。

       2. 3 设备

       各工序保全、揩车设备时,要仔细擦拭须条通道,致力于排除短绒,保证成品包装的成型和紧密性,最大限度地控制毛羽的发生。重点部位包括:尘笼、打手、尘棒不挂花、不塞花;定期清理大、小漏的棉蜡和糊花,保证各滤尘吸风良好,机台各吸尘点不堵塞;喇叭口、圈条斜管等部件每次扫车必须清理棉蜡;保证喇叭口等纤维通道部件无破损、松动现象;罗拉、压力棒等无严重积棉蜡现象。

       2.4 运转、操作

       操作不当也是产生毛羽的一项不可忽略的因素。所以,为降低成纱毛羽,运转操作上要重点做好可能引发在制品表面纤维紊乱的工作。清洁工作要及时,不扑打、不造成花毛搬家。换筒要严格执行操作法,不上高条、不倒条、不人为拉毛条子。备用棉卷、条子要遮盖好,防止飞花附入,不猛拉筒子,条子不能落地。落筒时要认真擦拭筒子端面。在制品搬运、放置要离开身体,防止粘连、破损。

       三、结 语

       毛羽控制是一项系统工程,优良的设备状态、合理的工艺参数、细致的操作方法、精细化的管理都是控制纱线毛羽乃至整体纱线质量的关键所在。突发性毛羽增加会给布面质量带来更大的危害,除了原料、设备、器材、工艺、环境这些相对稳定因素之外,人为操作是产生毛羽的不可忽略的一项重要不稳定因素,所以毛羽控制中一定要强调运转、操作的重要性。

       作者:谢家祥 夏津县润通纺织有限公司

       编辑:中国纱线网新媒体团队

给TA打赏
共{{data.count}}人
人已打赏
纺织技术

技术 | 纱线毛羽系统分析与控制(三)

2021-10-14 10:22:21

纺织技术

技术 | 精长棉/莫代尔/绢丝针织赛络混纺纱线的生产实践

2021-10-16 10:38:13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