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 | 异纤控制的实践经验

一、概述

       我厂使用100%美棉纺纯棉精梳紧密纺40支、50支、60支品种以及使用机采棉纺纯棉精梳紧密纺针织40支,由于美棉三丝少,短绒率、含杂高,回潮率低,各地区质量差异大,整体绿卡棉质量一致性较好。美国东、中、西部气候差异大,造成棉花质量存着较大差异。美国细绒棉棉花的质量分为三大类,即最好质量的棉花为SJV,CA棉花质量次之,EMOT棉花质量最差,美国棉花正常是经过两道以上的皮清机处理,这一连串的除杂处理给棉花的一些内在质量指标带来的极大的伤害,虽然棉花的含杂率被降低下来,但是棉花中的细小杂质、疵点数量、带纤维籽屑成倍增加,这就是我们经常说的美国棉花的细小杂质特别多、带纤维籽屑要比中国棉花至少高3倍以上的事实,同时是棉花由于受到的过度打击棉花的长度变短1MM以上,棉花的短绒率的含量至少要比中国棉花增加3%以上。

       1.1异纤概念

       异纤俗称色纤,三丝或者红蓝点,指棉纱显示的非本色异纤纤维疵点。

       1.2工艺流程

       往复式抓棉机(JWF1009)→重金物分离器(FA125a)→(JWF1107)型单轴流开棉机→多仓混棉机(JWF1031—160)→精开棉机(JWF1115—160)→异性纤维分拣机→除微尘机(FA156)→1203梳棉机→预并FA313B–60→ 条并卷JSFA360→精梳JSFA288→并条HSR 1000→粗纱FA425A→细纱机SXF1568B型→自络 SMARO

二、异纤分类以及布面危害简介

       异纤可以分为有害异纤和无害异纤,有害异纤可以分为深色异纤和浅色异纤,无害异纤为棉秆皮等,面料根据颜色不同可分为浅白色布种和中深色布种。与之对应异纤根据颜色和对不同布种的影响分为有色异纤和白色异纤两种。有色异纤包括各种有色包装袋纤维,有色纱线纤维,头发丝,动物毛,棉树皮等,对浅白色布种外观影响大。而白色异纤主要是白色丙纶丝和地膜等,对中深色布种外观影响大,另外无害异纤—棉秆皮异纤也是常见的“草纤”。

       2.1白色异纤

技术 | 异纤控制的实践经验

       2.2 有色异纤

技术 | 异纤控制的实践经验

技术 | 异纤控制的实践经验

技术 | 异纤控制的实践经验

       用户不同,布种不同,则对布面异纤含量的接受程度也不同。例如,对于针织浅白色布种,要求较高的用户要求每匹布(约25KG)的异纤不能超过10个,一般客户则可以接受20个-30个;对于中深度颜色的杂色布种,一般要求每匹布异纤控制在60个以下。

       2.3无害异纤-棉秆皮异纤

技术 | 异纤控制的实践经验

       图10棉秆皮异纤是机器采摘棉花时将某些棉秆皮撕落打碎后混入棉花中形成的一种异纤,织布厂也称之为“草纤”。棉秆皮异纤若在纺纱过程中未能被有效去除,则会以缠绕形态附着于棉纱,并在布面上形成深色疵点。如果棉秆皮较多,经常会被用户投诉异纤超标,因此要加大对棉秆皮异纤的重视和清除力度。

三、加强管理

       (1) 合理化配棉,针对不同产地不同批号的棉花,进行抽包检验三丝含量,或者通过异纤机单包进行检验喷出异纤种类,颜色 进行分类统计,针对不同客户不同要求,根据质量要求优化配棉方案以及做好预警和应对措施。

       (2) 对于前道上盘工在原料进行开包时,外包装物一定要处理干净,尤其是白色丙纶丝流失棉包表面造成不必要投诉,也要合理加大奖励制度,鼓励在上盘时捉异纤老虎包,从源头减少异纤。

       (3) 对于我厂各套异纤机每周测试一遍异纤机正喷率。低于80%查找原因,避免流失三丝。

       (4) 设备每天早上查看异纤机喷气次数不能低于3000次,也不能因异纤清洁差挂花造成三丝机次数误喷。

       (5) 随时抽查异纤机喷气阀状态不能出现失灵现象。

       (6) 每天随异纤机做清洁校异纤机白平衡保证三丝机正常运行。

       (7) 针对喷出异纤过多的三丝加强各品种筒纱回倒纱疵把控,如有流失及时针对不同颜色进行收紧异纤工艺防止客户投诉,造成不必要损失。

       (8) 不同配棉的品种前纺各工序回花 回条管理一定要到位,避免使用错造成异纤含量上升。

四、结 语

       综上所述,越来越多轧花厂对异纤的重视越来越高,开始使用异纤机降低异纤含量,并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同时建议从源头控制,大力发展机采棉生产模式,建立三丝黑名单体系,清理土地中的异纤,提高棉农质量意识,加大籽棉把关力度,将大三丝捡出,后续三丝会明显减少。异纤对布面外观质量的影响很大,尤其对比漂白以及针织品种要求较高,一旦发生就会造成客户投诉,对企业效益造成很大影响。针对不同品种不同客户要求需要合理化配棉,结合生产抓好细节管理,以及针对异纤喷出含量加强分析,杜绝流失异纤造成不必要投诉,提升产品质量。

       作者:李世平 舞钢龙山纺织

       编辑:中国纱线网新媒体团队

给TA打赏
共{{data.count}}人
人已打赏
纺织技术

技术 | PLA纤维混纺紧密赛络针织纱的开发

2021-10-29 11:19:31

纺织技术

技术 | 新型钢领钢丝圈的特点与应用

2021-11-2 10:57:51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