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 | 有色雨滴纱的开发

随着时代发展和人们对服装穿着观念的改变,追求个性、时尚、健康、舒适已成为人们的着装主题。这就要求市场不断推出新型纱线来满足服装对布料要求。我公司为适应市场变化,不断试纺新品种,其中色纺32支雨滴纱立意新颖又容易生产,市场发展前景广阔。经过反复试验及对比调整,最终确定了纺纱流程和各工序工艺参数,在此与大家分享。

一、原料的选择与预处理

1.1 原料规格

选用湖蓝色涤纶纤维和细旦白色粘胶纤维,原料规格见表1。

技术 | 有色雨滴纱的开发

1.2 原料的预处理

1.2.1 细旦粘胶纤维

用开松机将细旦粘胶纤维开松后,过和毛机加湿打入储棉仓内。加水量要保证粘胶纤维回潮率达到30~40%之间,储存24小时,使纤维吸湿充分含湿均匀。

1.2. 2 有色涤纶纤维

涤纶纤维经清花、梳棉工序纺成涤纶生条后,用开松机开松成小块状。清花、梳棉工艺按正常纯涤纶纤维工艺,不用做特别调整。

1.2. 3 细旦粘胶纤维与涤纶纤维混合

两种纤维按50/50的比例铺层,经混棉机混合,通过管道输送进圆盘。

1.3工艺流程

技术 | 有色雨滴纱的开发

二、生产原理

细旦粘胶纤维比吸湿后产生原纤化现象,纤维表面龟裂发涩,纤维与纤维之间的表面摩擦系数大幅增加,难以牵伸分离,就形成了细小的纤维束;涤纶纤维表面光滑,经梳棉机梳理后伸直度又好,两种纤维表面特性相差较大,混合后再经过梳棉机梳理,粘胶纤维湿度大,湿强低,纤维在牵伸过程中容易被拉断,形成小的棉结,细小的纤维束很难被全部梳理开,未被梳理开的粘胶纤维就形成较大的棉结和较小的竹节,这样粘胶纤维就制成了白色的大小不一棉结、形状各异的竹节。湖蓝色的涤纶纤维经过两次梳理,纤维分离伸直度良好,与白色粘胶棉结形成色彩反差,织成布料后,形成浅蓝色的布面上点缀着大小不同的白色点子,呈现出雨滴儿在空中洒落的视觉效果,布面风格粗狂、立体、生动。

三、各工序主要技术措施

3.1开清棉工序

由于粘胶纤维细度细、湿强低,还要保留小的粘胶纤维束不被全部梳理开,所以清花工序应遵循“低速度、大隔距、柔和开松、减少落棉”的工艺原则。开棉机采用全梳针滚筒,速度450r/min,成卷机的综合打手速度850r/min。梳针打手-给棉罗拉隔距偏大掌握,调到12㎜。各单机棉箱给棉速度适当放慢,打手~尘棒之间隔距偏大掌握,要做到薄喂、勤喂、提高各机台运转率,达到少落、柔和开松的目的,相对湿度保持在60~65%之间。棉卷定量为400g/m,棉卷罗拉速度11r/min,棉卷长度30.6米,棉卷不匀率控制在1.2%之内。

3.2 梳棉工序

针对粘胶纤维细度细、湿度大、强力低、纤维束不能被全部梳理开的特点,梳棉工序应采用“适中定量、低速度、大隔距、减少落棉”的工艺原则。在不影响棉网成形的情况下,盖板与锡林隔距尽量偏大掌握,这是梳棉工序的关键,也是能否产品能否开发成功的关键。所以要进行严格、仔细的调试,隔距偏小粘胶纤维的棉结就会被梳理开,达不到所要的效果。抬高给棉板的高度,去掉除尘刀,加大小漏底入口隔距,放大锡林与刺辊、道夫的隔距,降低刺辊速度,提高锡林转移率,以达到既梳理纤维又不梳开棉结的目的,注意落棉的控制,尽量做到少落,保证制成率。

涤纶纤维经两次清梳开松、梳理后,纤维已经基本伸直,纤维表面光滑,纤维间的摩察系数相对较小。而粘胶纤维加湿后体积膨胀,表面发涩,强力比涤纶纤维低的多,粘胶纤维与涤纶纤维混合,在牵伸梳理过程中,单根粘胶纤维容易被搓成小棉结,成束的粘胶纤维就形成小竹节,棉结和小竹节均匀分布在棉网内制成生条。主要工艺参数:生条定量19.6克/5米,锡林速度330转/分,刺辊速度800转/分,盖板与锡林隔距3.1×3.1×3.1×3.1×3.1㎜,刺辊与锡林隔距3.1㎜,前后罩板隔距3.1㎜,道夫与锡林隔距1.5㎜,给棉板与刺辊隔距1.1㎜,小漏底入口20㎜,除尘刀去掉,相对湿度保持在65~70%之间。

3.3 并条工序

并条为二道并和,遵循“低速度、轻定量、大隔距、小牵伸”的工艺原则。由于棉网中有棉结和小竹节存在,回潮大不容易牵伸,故并条采用大隔距,小后区牵伸倍数和重加压等技术措施来加强对纤维运动的控制,减少浮游纤维;为避免棉结被拉开,总牵伸和后区牵伸都用较小的牵伸倍数,喇叭口适当偏大掌握。主要工艺参数:头道定量16.0克/5米,前罗拉线速250米/秒,罗拉隔距12×10×16㎜,并和数7根,后牵伸倍数1.45;末并定量16.0克/5米,前罗拉线速度250米/秒,罗拉隔距12×12×18㎜,并和根数7根,后区牵伸倍数1.35,选用硬度较大的皮辊,相对湿度保持在65~70%之间。

3.4 粗纱工序

为保证成纱条干,粗纱工序遵循“重加压、小牵伸、大隔距、小捻度”的工艺原则,因为粘胶纤维湿度大,造成整个须条回潮偏大,湿度不匀,纤维在牵伸过程中不容易被控制,造成条干不匀。故选用邵氏A80高硬度胶辊,采用高效假捻器,减少无捻区,控制纤维扩散,增强假捻效果,减小意外牵伸。为了保证细纱牵伸顺利,粗纱采用较小的捻系数。利用较小的牵伸倍数来保证纤维结构,改善粗纱条干,提高成纱质量。主要工艺参数:定量4.0克/10米,锭速850转/分,捻系数60,罗拉隔距10×25×40㎜,后牵伸倍数1.30倍,隔距块6.5mm,相对湿度保持在65~70%之间。

3.5 细纱工序

由于粗纱定量轻,捻系数较小,细纱工序应保证吊锭转动灵活,牵伸通道光洁,无毛刺,以防止粗纱在喂入细纱后区之前的意外牵伸。细纱工艺采用“低速度、小张力、大隔距、小牵伸”的原则。细纱选用430的捻系数,以增加纤维间的抱合力,提高纱线强力。钳口隔距块3.0mm,罗拉隔距18×30㎜,上销、下销前沿一定要对齐,以保证浮游区的一致性、改善成纱条干CVb。因纱线内有棉结、小竹节存在,故选用纱线通道大、重量适中的钢丝圈,适当放大清纱器隔距,以利于控制气圈形状,减小气圈张力波动、减少毛羽。锭速比棉偏低掌握,设定为14500r/min,以减少断头,皮辊采用邵氏78度的硬皮辊,车间相对湿度保持在60~65%之间。

3.6 络筒工序

SAVIO自动络筒机配用洛菲电清、美斯丹捻结器,工艺采用“小张力、低速度、防脱圈”的原则。工艺参数设定既要把超范围的竹节、粗结、大纱疵清除掉,又要保留正常的棉结和竹节,还要考虑络筒效率,百管断头等。电清工艺参数的确定可以通过分级数据图来调整和修正曲线图形,以确定最佳的工艺参数。一般原则是通道设定尽量放宽,让清纱曲线避开需要保留的竹节、棉结区域,但分级设定要严格把关,不能放过要切的纱疵。络筒速度不宜过高,选用1100 m/min,以利于改善筒纱毛羽。适当提高络筒车间的相对湿度,控制在70~75%之间,以改善筒子外观成型。

四、结 语

充分利用粘胶纤维吸湿后的特性,做好粘胶纤维的加湿和开松工作,是生产好色纺雨滴纱的基础,梳棉工序设置适宜的工艺参数是保证色纺雨滴纱布面风格的关键。

作者:宋丽梅 河北邯郸安泰纺织印染有限公司

编辑:中国纱线网新媒体团队

给TA打赏
共{{data.count}}人
人已打赏
纺织技术

技术 | 几种粗纱假捻器的使用效果分析

2022-3-29 10:24:30

纺织技术

技术 | 彩点纱梳棉揉搓成点和梳理工艺研究

2022-3-31 10:19:13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