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 | 清梳联流程LF天丝工艺优化实践

LF天丝纤维属于非原纤化天丝,各项性能指标介于G100与A100之间,但是由于其极易损伤,在众多纤维素纤维梳理过程中质量较难控制,在清梳联流程中加工更加困难,很难实现高质高效。因此,加强对LF天丝在清梳联流程中的纺纱工艺优化,对提高清梳联质量和效率具有积极的意义。

技术 | 清梳联流程LF天丝工艺优化实践

一、LF天丝的特性

Tencel纤维由于聚合度高、结晶度高、纤维截面为圆形,因此,与其他纤维素纤维及天然纤维相比,具有高强度、高湿模量、干强湿强接近等特点。具体指标和性能对比表1.

技术 | 清梳联流程LF天丝工艺优化实践

对比分析:LF天丝由于其结晶度高,快吸快放;含油率相对较高;卷曲个数少,卷曲回复率低;强力低等特点,在纺纱过程中,静电控制,纤维较容易损伤是有别于其他天丝纤维的重点。

二、LF天丝在清梳联流程中的有关问题

2.1纤维抱合力差影响梳理效果

纤维截面圆形,外观光滑,纤维间和机械间摩擦系数小,纤维卷曲数相对于其他纤维少,抱合力差,属于非永久性卷曲。在成卷工艺中天丝纤维棉卷粘卷现象比较严重,清梳联工艺有棉卷喂入改成筵棉喂入,问题由成卷工艺的粘卷转移到了纤维易损伤方面。

2.2纤维刚性强清梳工序容易造成损伤

纤维初始模量高,刚性强,但回弹性差,纤维容易受损伤,且成纱毛羽较其他纤维突出,尤其是长毛羽,对织造十分不利。特别是清梳联流程中的,一抓,一开,一混,一清,一除,一喂入再梳理的工艺系统,造成纤维损伤较为严重。

2.3吸放湿性能造成静电

由于LF天丝快吸快放的特点,生产中易产生静电和静电积累,造成缠绕刺辊、锡林、道夫和充塞盖板针布。在生产中适当加湿保湿,有助于缓解静电影响,减少棉网破边和棉条发毛。同时由于LF天丝的强力低、容易产生静电,工艺配置多采用轻定量,针布配置齿密较稀,部分转移针布配置了弹性针布,影响了梳理效果。为控制转移率,采用横纹道夫,造成A1纱疵增加,毛羽大等问题较为突出。

2.5 低效率工艺与生产成本质量之间矛盾突出

针对LF天丝的梳理难点,梳理工艺中一般采用锡林刺辊低速度,减少静电和纤维损伤;采用轻定量,以稳定梳理效果;采用慢出条速度,以保证生活好做;采用梳理隔距大,以减少纤维损伤梳理质量下降;管理过程中,以随机加湿,造成管理困难质量下降。鉴于以上原因,生产、质量、效率、成本、管理之间的矛盾突出。

三、LF天丝清梳联流程工艺优化和效果分析

3.1 LF天丝清梳联流程工艺优化的原则

针对LF天丝纤维抱合力差、静电大、易损伤、效率低等问题,在清梳联流程中采取工艺优化原则是:合理开清流程,以减少纤维损伤、控制短绒增长兼顾棉结为主;优化配置梳理针布,提高伸直三度,梳理产量、质量、效率兼顾,实现高质高效。

3.2合理开清流程工艺优化减少纤维损伤

在清梳联工艺流程中,流程增加和棉结增长成正相关,除杂效果和流程成正相关。由于LF天丝中杂质较少,重点以控制棉结增加和减少纤维损伤为主,因此流程设置以柔和开松为主,尽可能的避开强烈的开松,减少打击对纤维的损伤。清梳联流程一般为:抓棉机→自由落杂→单轴流开棉机→多仓混棉机→精清棉机→除微尘机→喂给棉箱→梳棉机。开松和梳理形式是:锯片开松→自由落杂→角钉尘棒除杂→时差混棉→锯片或者梳针开松→气流输送除微尘→角钉打手→针布梳理。由于流程的分工不同,流程过多造成了棉结增加强力下降。具体流程质量对比见表2.质量对比见表3.

技术 | 清梳联流程LF天丝工艺优化实践

技术 | 清梳联流程LF天丝工艺优化实践

表中分析:合理的流程设计,减少不必要的落杂工序,减少输送棉流的揉搓造成的棉结增加,减少打击点对LF天丝质量有利。

3.3 抓棉机工艺优化及效果

LF天丝多为单唛生产,一般采用圆盘抓棉。抓棉机工艺参数主要有:抓棉打手速度,下降高度,打手伸出肋条距离,行走速度,以及整盘重量。LF天丝工艺一般采用:勤抓少抓,轻打细开,充分混合,增加盘重稳定质量等措施,具体工艺优化效果见表4.

技术 | 清梳联流程LF天丝工艺优化实践

表中分析:通过勤抓少抓,打手速度降低,实现了柔和开松,提高了成纱质量和成纱强力。

3.4 精清棉机工艺优化效果对比

精清棉机主要作用是精细开松去除杂质,提高纤维取向度。其打手形式主要有:梳针打手和锯片鼻翼打手。其工艺参数主要有:棉箱宽度,打手速度。LF天丝具体工艺设计一般选用梳针打手,同时减少棉箱内的储存棉量,保证纤维蓬松度;降低打手速度,减少对纤维的损伤;为了减少落棉,可以对尘棒进行全封闭。后道工序梳棉机附加分梳器材较多的设备,可以直接去除精清机设备,进一步减少对纤维的打击。具体质量优化指标对比见表5。

技术 | 清梳联流程LF天丝工艺优化实践

表中分析:针对LF天丝,精清棉机在清梳联流程中的作用在抓棉机效果得到保证的情况下,可以直接跳过,从而减少对纤维的损伤,保证产品质量。

3.5 合理优化梳理工艺减少纤维损伤

影响LF天丝梳理效果的因素主要有:梳棉机的锡林和刺辊速度,锡林盖板隔距。LF天丝易损伤,短绒增加造成棉结大幅度增长,因此优化锡林和刺辊的速度,合理盖板锡林隔距,对LF天丝尤其重要。在短流程清梳联工艺过程中,纤维经过开松和喂入棉箱的进一步开松,纤维的取向度得到了改善,同时由于纤维的抱合力差,回潮增加后强力低等因素,一般采取较低的锡林和刺辊速度,稍大的梳理隔距。具体工艺优化和质量对比见表6.

技术 | 清梳联流程LF天丝工艺优化实践

表中分析:在梳理工序实现柔和开松,渐进梳理,减少打击,提高伸直三度对产品质量有利。

3.6 梳棉后固定盖板嵌杂的工艺优化

固定盖板是清梳联梳棉机重要附加器材,其后部是预分梳作用,前部是整理作用,其数量增加与梳理质量有一定的正相关。LF天丝含油率相对较大,在梳理过程中,容易滞留在固定盖板上面造成挂花,影响成纱质量,甚至分梳数量增加质量反而下降。部分流程设计中直接去掉了固定盖板,最终影响了梳理效果。具体见图1.图2.

技术 | 清梳联流程LF天丝工艺优化实践

固定盖板影响梳理质量的因素主要有:植针形式,盖板角度,梳理根数,和排列组合。植针形式决定对纤维的梳理强度;针齿角度决定对纤维的控制和释放,是嵌杂挂花的重要因素;梳理根数和组合形式决定梳理质量。根据LF天丝的特点合理选用固定盖板植针形式和角度,对成纱质量具有明显的改善。固定盖板不同植针形式见表7,优化组合后质量对比见表8

技术 | 清梳联流程LF天丝工艺优化实践

技术 | 清梳联流程LF天丝工艺优化实践

表中分析:后固定盖板嵌杂需要3天一清理,原配置为5度,固定盖板,调整为0度,采用方案四反装和0的配合,实现了纤维释放和控制相互结合的措施,减少了嵌杂,实现了质量稳定。

3.7针布优化配置提高效率稳定质量

低效率工艺与生产成本质量之间矛盾突出是LF天丝清梳联应用的瓶颈之一。针对生产、质量、效率、成本、管理之间的矛盾突出的问题采用合理的针布优化,能够实现高速高质。梳理针布配置原理分析:① 锡林针布直齿尖转移梳理兼顾减少针面负荷,齿尖变薄,齿身锥齿化处理,穿刺能力强提高梳理效果;②道夫齿深大、容纤量大、直齿带横纹控制落网;③盖板渐密性梳理效果充分角度大落棉少。具体配置和效果分析对比见表9.

技术 | 清梳联流程LF天丝工艺优化实践

表中分析:针布配置AC2030-01740(直尖齿),MCH52-76度,AD4030-02090G2(直齿形)的配置,实现了梳理锡林齿密增加穿刺能力强,盖板角度大,释放能力强落棉降低,道夫直齿加横纹控制释放相互结合,产量增加整体质量稳定。

四、结 语

清梳联流程生产LF天丝的难点是:纤维结晶度高、含油率高,生产过程中纤维损伤大、成纱质量差等问题。在生产中采取短流程,低速度渐进柔性梳理工艺,合理针布选型和配置,充分梳理且不过度梳理,能够保证产品质量,实现高质高效。

作者:陈玉峰 光山白鲨针布有限公司 张红梅 江苏大生集团

编辑:中国纱线网新媒体团队

给TA打赏
共{{data.count}}人
人已打赏
纺织技术

技术 | 金属针布磨损机理分析及维护方法探讨(下)

2022-8-8 19:44:18

纺织技术

技术 | 超细旦莫代尔的纺纱实践

2022-8-11 10:41:54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