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 | 牛仔布用纱的开发创新与质量控制(上)

一、牛仔布的发展促进牛仔布用纱多样化

牛仔布与牛仔服装是深受国内外消费者喜爱的纺织产品。这种产品在世界上已流行100多年,特别是在欧美国家用牛仔布制成的牛仔服装是受男女老幼最爱穿的服装之一,畅销不衰。在我国20世纪80年代以来牛仔服装开始流行,由于织物具有手感厚实,色泽鲜艳,织纹清晰、并有良好的吸湿性和保形性,穿着舒适、朴素大方等特点,也受到不同消费阶层的喜爱,穿着人群越来越多,使牛仔布得到快速发展。据相关资料报导:我国目前年产牛仔布已超过30亿米,约占世界牛仔布产量的1/3。按每米牛仔布平均用纱0.65公斤计算,需用各种牛仔布纱近200万吨,中国已成为世界上牛仔布和牛仔服装最大的生产国和出口国。牛仔布用纱也成为纱线中的一个生产量较大、品种较多的纱线品种。

技术 | 牛仔布用纱的开发创新与质量控制(上)

我国虽然牛仔布与牛仔服装生产起步较欧美国家晚了几十年,但经历30多年的发展与创新,使牛仔布从颜色、质地、外观、风格、原料使用、纱线线密度、纱线结构、后整理加工工艺,服用舒适性等方面都发生了全新的变化,形成了传统牛仔布和花色牛仔布两大系列。传统牛仔布又称经典牛仔布,继续保留粗犷简洁、手感厚实、返璞归真的风格,使用原料以纯棉97~36.4tex(6-16s)粗支纱为主。花色牛仔布又称新颖牛仔布,以精细轻质,组织多样为主要风格。织物的表面织纹也由传统的3/1斜纹向多纹织发展,使用原料也从单一的棉纤维向多种纤维原料发展,纱线的线密度也由原来的粗特号纱向中、细特号发展。

纺纱工艺也由原来的单一转杯纺纱向多种纺纱工艺与多纤混纺技术发展。开发出多种结构如包芯纱、包覆纱、竹节纱、彩点纱、结子纱等花色纱线和新型纱线,使牛仔布进入了向多用途,全气候全年四季均可穿着方向发展的新阶段。同时,由于高档牛仔织物的出现,牛仔服已由家居服、休闲服、度假服、发展成为社交场合中服饰。

技术 | 牛仔布用纱的开发创新与质量控制(上)

二、牛仔布对纱线质量的要求

由于牛仔布品种的发展,不同品种牛仔布对使用纱线质量也有不同要求。但目前全棉靛兰牛仔布仍占有较大份额,这类牛仔布是粗支高密织物,要求布面平整光洁、织纹清晰、纹路挺直、色泽均匀,具有立体感,这就对纱线的质量有较高要求,其基本要求是:

2.1纱线必须具有较好的匀染性和渗透性

为了获得较好的染色性能选择棉纤维时应选用成熟度较好而且含杂质较少的棉花。如果棉纤维的成熟度差或纤维中含有僵死棉,经纱染色后将会造成严重的染色不匀,影响色光,导致条花或色班染疵。

2.2纱线必须具有一定的强力和弹性

牛仔布在织造过程中,为了获得牛仔布风格所必须的稳定织造状态,一般采用较大的上机张力,并需经受多次开口拉伸。故要求经纱有较高的强力和优良的弹性以58.3tex纱为例。用绳状染色的原纱断裂强度要求达到12.5~13.5CN/tex用片状染色的原纱断裂强度要达到11.5~12.5CN/tex。

2.3纱线要条干均匀纱疵少

牛仔布纬纱条干和纱疵要比经纱要求严。当纬纱的条干不匀大或竹节纱疵较多时,会造成纱线强力较低,强力不匀率大,严重影响牛仔布的布面风格和外观质量。当纬纱竹节严重时,在布面上会形成隐约可见的节状白色痕迹,有损于牛仔布面“蓝中透白”的特有风格。以58.3tex为例要求条干均匀度CV%少于13%。

2.4纱线毛羽要少

毛羽多会使浆纱及整经工序分纱困难,断头增多,毛羽多也会引起织造时经纱开口不清,影响布面风格。

2.5纱线的接头少和小

牛仔布一般采用3/1右斜纹的组织结构,经纱的结头比较容易露于布面,形成一个与布面色泽不一致的黑点或白点造成疵点。对于纬纱的结头和疵点,虽不如经纱结头明显和易于外露而影响成品的外观质量,但过多的结头也会造成布面分散性的白星疵点。转杯纺由于卷装容量大、结头比环锭纺要少,这是其优点之一。

2.6纱线的重量不匀率与重量偏差要小

在国际市场上牛仔布的品种和价格主要决定于织物单位面积克重,因此要严格控制纱线的重量偏差,降低重量不匀率,否则或导至最终产品达不到标准克重而造成降等损失。国家标准规定,百米重量偏差月累计要少于±0.5,百米重量不匀率要控制在2.0%以内。

2.7转杯纺牛仔织物用纱

为了使了牛仔布有较高的强力和优良的弹性,用转杯纺作牛仔织物用纱时,经纱捻系数要高于环锭纱20~30%,在450-470捻/米,纬纱捻系数可适当低于经纱,但不低于390捻/米。

以上几点是生产纯棉牛仔布时对纱线质量的基本要求,但如果采用的准备与织造工艺不同及牛仔布的规格不同,对纱线质量的要求也是有一定区别的。

第一,目前加工纯棉牛仔布的织前准备工艺有绳状染色的经纱工艺与片状染色的经纱工艺两种,前者为球经整经—束状染色—分经—浆纱,其经纱的染色均匀性好,但这个工艺流程长,由于在分经到浆纱的过程中经纱承受二次张力,故对纱线强力弹性和毛羽有更高要求,纱线强力低、毛羽多,分经时造成断头较多,并影响经纱排列与张力均匀。而后者工艺为整经——染浆联合、流程短,对经纱损伤少,故对经纱强力弹性等质量要求没有第一种工艺要求高,但因其染色时间短,色泽均匀度稍差,故目前对染色均匀性要求高的高档牛仔布,采用球经染色工艺为好,但对原纱质量要求要高于片状染色。

第二,牛仔布的织造工艺不同对纱线质量要求也是不同的。80年代开始时采用有梭织机织制牛仔布,因车速低,经纱开口角度小,承受张力小,故对使用纱线质量要求不高,生产牛仔布的档次也较低。但从90年代以来,随着牛仔服装流行,牛仔织物用的织机也从有梭织机向无梭的剑杆织机和片梭织机发展,不但速度比有梭织机提高一倍以上,同时为适应牛仔织物强打纬的要求,均采用大张力来提高开口清晰度,故对用于牛仔布纱线质量提出了较高要求,不但要求平均强力高,且要求强力不匀率低,尤其是纱线最低强力不能低于平均强力80%。目前轻薄牛仔布也有用喷气织机织制,其速度高达600-800r/min,不但要求纱线强力高、而且要求纱线毛羽少,毛羽多经纱开口不清增加纬纱断头,影响生产效率与布面质量。因此用不同无梭织机织制牛仔布对纱线质量也是有一定区别的。

第三,常规牛仔布有轻型、中型、重型之分,三种类型牛仔布使用纱支与经纬密度也不同,使用纱支越粗、经纬密度高的织物,因其织物总紧度高,上机张力要大,如果上机张力不足,打不紧纬纱会影响织造的顺利进行,故对纱线质量要比纱支稍细,经纬密度较低的要求高。

第四,目前随着花色牛仔布的发展,已打破了常规牛仔布分类概念,由于织物向轻薄化、多样化发展,使用纱线支数更细,使用原料范围更广,对纱线质量及线密度要求更高,尤其是作经纱的都采用合股加捻或精梳工艺,来提高纱线强力与光洁度。如经纬双向弹力牛仔织物,采用纯棉精梳包芯纱为原料,经向用CJ18.2×2+77.8dtex(氨纶丝),纬向为C36.4+77.8dtex(氨纶丝),由于经纬向均用弹力包芯纱,技术含量高,织造难度大,故采用精梳+合股工艺来提高经纱强力与光洁度。又如轻薄双色纬向弹力牛仔布,采用纯棉高支CJ9.7tex×2股线作经纱,棉氨纶包芯纱22.2tex+44dtex作纬纱,使用纱支更细,制成织物更轻薄,档次更高,对纱线质量要求也更高。

技术 | 牛仔布用纱的开发创新与质量控制(上)

(未完待续)

作者:章友鹤

编辑:中国纱线网新媒体团队

给TA打赏
共{{data.count}}人
人已打赏
纺织技术

技术 | 波谱分析的应用实践

2022-8-16 10:39:27

纺织技术

技术 | 牛仔布用纱的开发创新与质量控制(下)

2022-8-19 10:27:23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