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绿色产品和绿色消费主导着世界纺织品和服装消费的新潮流。人们在重视消费过程中环保性能的同时,随着天然纤维的日益枯竭,许多再生纤维获得了发展机遇,经过不断研究具有代表性的“天丝”纤维被大量发展应用,特别是兰精A100天丝更是供不应求。因为国外疫情持续,一些进口原料产量受到了严重影响,伴随着我国的纺织业的复苏使兰精A100原料的供应更加紧张,常规规格的A天丝纤维和纱线出现了供不应求现象,为了应对这种局面我公司与奥地利兰精公司及下游客户共同合作、商讨使用51mm中长纤维来代替开发新品种,同时提高了部分纱线的指标。
一、原料选择
A天丝纤维在生产中本身就具有一定的难度,随着纤维长度的增加,其难度就越大。在相同条件下,纤维较长则成纱强度高,条干均匀,成纱表面光洁,制成的织物牢度好。纤维规格:1.25dtex×51mm。
二、工艺流程
由于天丝纤维截面呈圆形,表面光滑饱满,纤维之间抱合力差,在生产过程中有静电,易粘卷、缠罗拉皮辊,因此要提高纤维回潮率在生产过程中对天丝进行加湿处理。
工艺流程;FA1001圆盘抓棉机→FA029多仓混棉机→FA1131清棉机→棉卷加湿间平衡回潮→A186G型梳棉机→FA316A型并条机(三道)→FA498粗纱机→TH518型细纱机→赐来福络筒机。
三、纺纱工艺参数及措施
3.1 清花质量
清花采用盘混的形式,在抓取时进行加湿处理,天丝的特性决定了其开松要做到精细抓取,以梳代打勤抓少抓,多梳少打,降低各打手速度,避免对纤维的过度打击,尽可能的降低短绒,减少纤维损伤,减少落棉。抓棉机下降动程控制在2mm,开棉机使用豪猪打手,速度降至400 r/min,棉卷米重430g/m,棉卷长度33m,棉卷米重不匀率控制在1.2%以内。
由于天丝纤维光滑容易产生静电,需要在成卷时在两端加入两根生条,保证棉卷分层清晰,避免退卷时黏卷。天丝刚性大光滑,为了保证后工序的顺利生产,采用包卷布将棉卷进行包裹,是防止棉卷在运输过程中出现损坏。把包好的棉卷放到特定的加湿室内放置24小时,为了使天丝纤维更好的吸湿,另一方面可根据实际温湿度进行二次加湿如图1。
图1 根据实际温湿度进行二次加湿
3.2 梳棉
纤维长度长,为了使纤维充分伸直并保持一定的分离度,将纤维梳理成理想状态,需要合理控制锡林和刺辊的速度。既要保护纤维,又要防止纤维损伤减少短绒。保证棉网清洁器的通畅,观察棉网梳理状态,保证棉网清晰度,减少小云斑的出现。周期性测量短绒,分析其原因及时调整,加强对设备维护保养,减少棉结,适当放大部分隔距。主要工艺参数:锡林与盖板五点隔距 9、7、7、7、8英丝,梳棉生条干定量控制在18g/5m,梳棉车速70m/min。
3.3 并条
由于纤维光滑,为降低并条重量CV值,采取三道并条工艺。天丝纤维刚性大,并条三道造成纤维的损伤,短绒增加,要控制好并条的吸风,保证集束器喇叭口清洁。纤维与纺织器件之间也容易产生静电,导致纤维缠罗拉皮辊,末并出现反花落白,并条末道皮辊要特殊处理,型号WRC80A。严格控制车间温湿度,温度控制在25℃~30℃,相对湿度控制在65%~70%。做好清洁工作,适当降低车速200m/min,严格控制末道并条的重量,重量不匀率控制在1.0%以内,有利于粗纱短片段不匀的改善。主要工艺参数见表1。
3.4 粗纱
粗纱工序采用“小定量、大隔距、小捻度”的工艺原则,因纤维较长,捻度偏小掌控有利于下个工序使用,适当放大隔距有助于正常牵伸。控制好粗纱张力,减少意外牵伸。粗纱工艺参数表2;
3.5 细纱
细纱是成纱的关键工序,其合理的工艺配置非常重要。合理的选用钢领、钢丝圈利于降低毛羽,减少断头,罗拉隔距的大小、牵伸倍数的设置对成纱质量都有一定的影响。由于纤维的规格,适当放大罗拉隔距,钢丝圈用布雷克专用圈,控制周期在10天以内,钢领使用PG1 38mm,钳口隔距偏小掌握,以不出硬头为宜。细纱共有两种方案,由于方案一成纱指标不太理想,后续进行了调整,最终以方案二进行大批量生产。主要工艺参数指标对比如表3:
3.6 络筒
天丝光滑,接头难度较大,为保证接头质量采用水捻的方式进行捻接。在保证筒纱成型良好的前提下,注意筒纱张力调整,车速偏低控制。采用乌斯特QUANTUM3光电式电子清纱器,重点对纱线细节进行监控。做好质量监控,有异常情况要分析落实原因,对落后的锭子要及时整改,保证纱线质量。此外还要提高捻接器的捻接效率,保证接头质量。主要参数设置:棉结300%×0.4cm 短粗节140%×2cm长粗节10%×140cm 细节-40%×3cm + -10%×140cm。
四、结束语
关于天丝中长纤维生产中,主要解决纤维的合理牵伸,减少在生产中因损伤产生的短绒,注意清花回潮米重的控制、并条重量不匀以及细纱的顺利牵伸。在生产过程中要注意对纤维保护,加强生产管理,采用适宜的工艺流程,合理的工艺参数配置,最终才能纺织出满足客户需求的纺织用纱。
作者:张作民 青纺联(枣庄)纤维科技有限公司
编辑:中国纱线网新媒体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