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 | 转杯纺假捻盘技术进步及选配

一、假捻盘作用及其选配相关因素分析

1.1 假捻盘作用

  假捻盘在纺纱器输纤通道与引纱装置之间,是纤维的终点,是纱线的起点。假捻盘的主要作用是起假捻作用(假捻效应)。在转杯纺纱加捻过程中,由于回转纱条本身围绕其轴线回转,使回转纱条上产生瞬时捻度(假捻),以增加剥离点处纱条的强力,达到减小成纱捻系数、降低断头、提高纱线质量稳定性。假捻作用的大小主要由与假捻盘接触时的纱条所受的力和力矩来决定。

  纺纱工艺对假捻盘的要求:(1)要求光滑无毛刺以免挂毛纱线,以适应纱线的运动和输送;(2)有小的摩擦系数,因为转杯纺纱一端握持,自由端加捻,捻度损失较环锭纺高出3~5%,既要求保证纤维在其圆弧面上高速运动,又要求保证加捻程度;(3)耐磨,防止起槽影响质量。

1.2 假捻盘选配相关因素分析

1.2.1加捻效率

  在纺制高捻纱时,因纱线本身已有足够的捻度,应选择假捻效应小的假捻盘,即摩擦系数小、直径小、圆弧曲率半径小的假捻盘,以减少捻回损失.提高加捻效率。当纺制低捻纱时,因纱线捻度小,传递到剥离点处的初始捻度少,容易引起断头。因此,要选择假捻效应大的假捻盘,即表面摩擦系数大,直径大,圆弧曲率半径大的假捻盘。

1.2.2纺纱支数

  纺纱支数越粗,选用假捻盘的曲率半径越大,主要是为了提高加捻效率,反之则反之。

1.2.3原料半制品

  原料质量好,短绒结杂少,整齐度好的可纺制出质量优转杯纱,主要考虑纱线的光洁度,减少毛羽,同时减少纱线掉毛率;麻、毛、紬丝类产品,纤维抱合力差,与条子的质量、前纺预处理工艺含油量密切相关,因原料因素一般选择摩擦系数大的阻捻头;化纤中涤纶、腈纶、粘胶等原料,油剂、二甘醇、Tio2等含量大,容易磨损及产生静电,因此选配时要注意静电和耐磨度兼顾。静电小的选配刻槽或者螺旋的阻捻头,主要为获得蓬松的纱线风格,静电大为减少断头,需要采用较低效率的光滑铁质假捻盘。

1.2.4断头率

  假捻盘是加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产生静电以及纱线动态强力是影响断头的主要因素。因此在选配时,要注意减少断头。

1.2.5成纱光洁度

  假捻作用并非愈大愈好,适当增强假捻作用,可以获得选用最小的捻系数,增加动态强力,降低成纱断头的目的;但是,成纱强力降低,毛羽增加。

1.2.6转杯负压

  纺纱过程中,假捻盘直接伸到纺杯里面,其孔径大小,决定补入纺杯内气流量的多少,对纺杯内负压高低影响较为重要。转杯负压降低,影响了分梳腔内棉纤维向纺杯转移,使成纱质量下降、断头增多。选配时注意转杯内负压的高低,减少孔径不符造成的断头。

二、假捻盘关键工艺技术进步

2.1 几何工艺参数

  由于转杯纺的受高速高产纤维多组分的影响,假捻盘曲率半径为了提高加捻效率,逐步发展为小曲率半径。圆弧曲率半径,曲率半径小加捻效率高,曲率半径大加捻效率低。随针织纱线的拓展和转杯高速的技术进步,假捻盘曲率半径有减少趋势,有12mm减少到4mm。曲率半径对比见图1.图2.

技术 | 转杯纺假捻盘技术进步及选配

技术 | 转杯纺假捻盘技术进步及选配

技术 | 转杯纺假捻盘技术进步及选配

2.2 材质

  陶瓷假捻盘摩擦系数小,自润滑、自洁能力强,不易粘棉腊油剂,一致性强,加捻效率较为稳定,但是容易产生高热量造成静电断头高;钢质假捻盘散热性能好使用,适用于化纤原料化纤混纺选配钢质支架和陶瓷相结合的假捻盘。转杯纺高速高质后,引纱速度高达120m/min以上,需要静电和散热结合,其材质也有传统的特质发展成为陶瓷、钢质支架加陶瓷芯。假捻盘的各种形状见图3-5。

2.3 假捻盘(槽数)形式

技术 | 转杯纺假捻盘技术进步及选配

  刻槽假捻盘、螺旋陶瓷假捻盘、光面加捻盘,光面假捻效率低纱线光洁单强力低,刻槽假捻效率高强力大毛羽多。随一些要对毛羽要求不高的纱线以及新型纤维出现,刻槽假捻盘的应用更加广泛,槽数也有3槽发展到36槽,更细更密。具体见图6-图8.

技术 | 转杯纺假捻盘技术进步及选配

技术 | 转杯纺假捻盘技术进步及选配

图6 刻槽假捻盘

技术 | 转杯纺假捻盘技术进步及选配

技术 | 转杯纺假捻盘技术进步及选配

图7螺旋假捻盘

技术 | 转杯纺假捻盘技术进步及选配

技术 | 转杯纺假捻盘技术进步及选配

图8 光面假捻盘

2.4 高度

  假捻盘深入转杯越深,离凝聚槽越近,加捻系数越大,强力越高,反之则反之。早期的高度一般在2cm,目前发展到3cm。

2.5 内径

  假捻盘内径主要是纱线通过时,是否顺畅,其工艺设计发展主要是根据支数而进行设计。早期的相对单一,在2.0-2.2mm。目前随纺纱材料多元化影响,纱线支数粗选配内径大的3.0mm,2.8mm;纱线支数细,选配内径小的假捻盘,如1.8mm,2.0mm。同时根据转杯内的负压要求进行合理选配。

具体技术进步见表1,选配与成纱质量的关系见表2.

技术 | 转杯纺假捻盘技术进步及选配

技术 | 转杯纺假捻盘技术进步及选配

备注:- 不相关 ;+相关

三、新型假捻盘选配优化实践

3.1 新型加捻盘在涤棉混纺纱线应用

  涤纶和棉混纺纱线,纤维长度、粗细离散度大、含杂大、粉尘高、纤维抱合力差,所纺纱多为低支纱线。假捻盘有在不影响加捻效率的情况下,采用曲率半径小、陶瓷钢支架、螺旋假捻盘,散热和静电排除相互结合,提高强力,稳定质量。具体选配见表3

技术 | 转杯纺假捻盘技术进步及选配

  表中分析:选配铁质支架加螺旋假捻盘利于减少静电,同时毛羽少,强力CV%好,断头少。

3.2 新型陶瓷假捻盘在纯棉低支纱线的应用

  纺纯棉低支纱58.3tex,为了增加加捻效率采用R10刻槽假捻盘,成纱中细节、粗节明显增多且规律、管间CVb严重恶化,但棉结明显减少。其主要原因:须条在加捻时,受刻槽的影响出现超前滞后运动造成粗节细节增多,规律粗节主要是刻槽的等分造成;棉结减少主要是纱线在沟槽运动,部分杂质被沟槽清除。为进一步分析刻槽假捻盘降低棉结的效果,进一步试验,结果见表4。陶瓷假捻盘与刻槽假捻盘成纱毛羽试验质量指标见表5。

技术 | 转杯纺假捻盘技术进步及选配

  从表4表5分析:R10刻槽假捻盘,可纺制有规律的竹节纱,但不利于纺传统纱线。R10陶瓷假捻盘各项成纱指标明显优于其他假捻盘,摩擦系数小,自润滑能力强,不易粘棉蜡,对提高成纱质量水平有积极的作用。

给TA打赏
共{{data.count}}人
人已打赏
纺织技术

技术 | 转杯纺转杯技术进步及选配

2023-4-25 10:52:46

纺织技术

技术 | 转杯纺分梳辊针布技术进步及选配

2023-4-26 11:05:56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