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薄荷粘胶纤维物理性能分析
薄荷粘胶纤维是粘胶纤维的一种,是在粘胶纺丝液中添加薄荷精油再纺丝而成,该种纤维由于添加了薄荷精油,薄荷精油中主要组份为薄荷醇、薄荷酮和薄荷醋酸酯等。其中薄荷酮和薄荷醋酸酯等对粘胶纤维成形及性能具有明显的影响。图1和图2所显示的是粘胶添加薄荷精油前后的截面对比图。普通粘胶纤维的横截面,外缘具有不规则的锯齿形,并且具有皮芯结构。薄荷粘胶纤维横截面比普通粘胶纤维平滑呈不规则圆形,外缘形状的曲率变化较小。
表面形貌的变化导致薄荷粘胶纤维与普通粘胶纤维的摩察系数存在明显的差异,薄荷粘胶纤维在静态条件下摩擦系数明显大于普通粘胶纤维,增加幅度达到11.90%。纺纱时,薄荷粘胶纤维与皮辊之间运动速度很慢,尤其是在纺制高支纱线时,粗纱行进的速度更慢,纤维与皮辊之间动静摩擦均有。薄荷粘胶纤维由于添加了薄荷精油,对其吸湿能力有一定的影响。薄荷粘胶纤维的回潮率明显低于普通粘胶纤维,降幅达到10.35%。薄荷粘胶纤维摩擦系数大且回潮率较低,因此在正常的纺纱过程中容易造成静电、缠绕等问题,质量控制具有一定的难度。
二、工艺流程
薄荷粘胶纤维:FA002A型抓棉机→ZFA018型混开棉机→FA022型多仓混棉机→FA106B开棉机→ZFA134型振动棉箱→A076F型单打手成卷机→FA224B梳棉机→FA317A并条机;
棉纤维:Bo-2300抓棉机→SP-MF多功能分离器→MX-1多仓混棉机→CL-C3清棉机→SP-F异物分离器→TC03梳棉机→FA317A并条机→JWF1381条卷机→JWF1272精梳机;
混合:FA317A并条机(3并)→HY491A粗纱机→EJM138JLD细纱机→No.21C自动络筒机(Uster Quantum2电子清纱器)。
三、开清棉工序要点
根据薄荷粘胶纤维的特性,纺纱过程中静电现象突出,因此养生处理比较重要。生产使用前需把原料放入车间平衡24小时以后再进行生产。薄荷粘胶纤维整齐度好,杂质少,所以清花各单机采用低打手速度以减少纤维损伤以及束丝的产生。FA002抓棉机打手速度采用720r/min,FA106B开棉机打手速度420r/min,棉卷定量偏轻掌握,设计为380g/m,棉卷长度30m,棉卷米重不匀率控制在1.2%以内以确保后工序重量稳定。
四、薄荷纤维梳棉工序要点
纤维已经过预处理,开松度较好,疵点少,因此梳棉工序重点是保证分梳前提下,加快纤维转移,减少落棉率。梳棉机优化刺辊到给棉罗拉等各处纤维损伤重点部位的工艺隔距,如刺辊到给棉罗拉隔距偏松控制在30-35英丝,前棉网清洁器隔距偏松控制在20-25英丝。各处分梳打手速度偏低控制,如锡林转速控制在350r/min,刺辊转速750r/min,盖板速度130mm/min。各针布专件优选,锡林针布型号由AC2030*01840D调整为AC2030*01550P,刺辊针布型号由YE-5010Y-8调整为AT5605*05611型针布,活动盖板针布型号由PT43型调整为MCHT45D型针布。
五、并条工序要点
并条主要工艺设置,薄荷粘胶纤维预并合采用6根并合,后区牵伸倍数1.67倍,罗拉隔距采用10×24mm,一并4根棉3根薄荷粘胶,后牵伸倍数1.66,二并并合数6根,后牵伸倍数1.66倍,三并并合数6根,后牵伸倍数1.50。由于薄荷粘胶纤维易出现缠绕胶辊问题,在并条工序,我们采用复合涂料胶辊以减轻静电引起的缠绕问题。
六、粗纱工序要点
粗纱定量设定5.0g/10m,牵伸隔距11×25×34mm,后区牵伸倍数设定为1.197倍,钳口隔距5.0mm,捻系数适当偏小控制在85左右,以保证细纱顺利牵伸,适当调整粗纱纺纱段张力,压掌道数使用3道,保证粗纱外观光洁,成型良好。
七、细纱工序要点
根据原料指标情况优化细纱工艺,细纱牵伸隔距采用17×45mm,隔距块使用2.5mm带压力棒型,后区牵伸倍数设定在1.19倍,大的后区牵伸隔距配合小的后区牵伸倍数,以保证成纱乌斯特条干均匀度。
八、络筒工序要点
重点做好捻结参数调整,保证捻结外观和捻结强力。优化电清工艺,优选张力值,纺制前对纱线通道如气圈跟踪器、张力箱、瓷牙、槽筒等进行彻底清洁,以保证筒纱条干各项指标、强力以及毛羽不出现恶化问题。
对各工序进行专件优选,工艺合理进行调整后,从半成品到成纱纺制顺利,细纱生产状态良好,成纱各项指标达到预期效果。成纱质量请见表1。
表1 成纱指标情况
九、结束语
在生产薄荷粘胶纤维与棉混纺纱线过程中,重点是优选好清梳工序打手速度和各处隔距,减少纤维损伤,加快纤维转移。前纺工序相对湿度适当提高,优选抗绕专件,避免静电缠绕等问题。经过攻关,薄荷粘胶纤维与棉混纺类纱线成功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