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清梳联合机组在很大成度可以提高生条质量,降低生条短绒率,提高了劳动生产率,降低劳动强度,也利于提高生条制成率,缩短了工艺流程,实现自动化,连续化。如果清梳联工段频繁出现坏车现象,必然影响生产效率,严重时造成生产脱供现象,所以要严格控制清梳联坏车频率,为下工序提供质量合格的产品,为下工序生产提供富裕的棉条。
一、目前生产情况
近期清梳联坏车停台数量多,停台时间长,影响供应,生产效率只有85%。通过轮班反馈,车间坏车现象出现较频繁,特别是在下班后及周末,超三小时停台数量一月有24台,公司召集了紧急会议,对清梳联3小时以上设备坏车现状做了初步了解,经过原因分析:
1.1 维修人员处理故障熟练程度不够
对真正坏车原因没有查清楚,导致停台时间较长,另保全工、修机工维修能力比较差,员工流动导致人员培训不到位。针对此现象,车间加大培训保全工技能水平,按照揩车交接表内容进行揩车,工段长必须100%检查,检查问题及时指出整改,对保全进行技能水平培训,以老带新提升保全整体技术能力。
1.2 设备自身的缺陷
A、多仓斜帘上罗拉锁紧套锁不紧,造成轴头磨损;B、抓棉机行走轮锁紧套锁不紧,车轮跑位磨损。
发现设备问题后,及时和设备厂家沟通,对这两个部位的轴承锁紧方式进行改造。
1.3 机件正常磨损或意外损坏
设备在运行中会出现磨损,平时员工不易发现,会导致坏车停台时间较长,车间组织人员特制定易损部位检查周期,检查时定人、定时、定位。易损件及时补充备件,保证易损件随时随地有备件更换,车间设备主任加强监督检查管理工作。
1.4 维修方法存在差异
保全工维修方法存在差异,影响维修故障质量和效率。组织保全工进行系统的学习,并每周对保全工进行现场讲解分析故障和处理办法。让技术好的保全工现身说法,进一步提升员工的技能水平。
1.5 保全人员责任心不到位
下班后,主要保全人员都下班不在岗,平时工作时间检查较疏忽,没有做好责任机台分工及检查工作。针对该现象,组织保全人员进行培训,特别对责任机台加大检查考核力度,是谁的责任机台出现问题,就要承担相对性考核,要求无论是下班时间还是周末休息时间,只要车间反馈设备坏车停台,轮班人员维修不了,该机台责任人要第一时间到车间与相关电气人员共同解决此问题。
1.6 设备坏车与电气换车分工不明确
机台停台时间较长,部分原因就是设备说是电气原因,电气检查后说是设备原因,然后存在互相推诿现象,机台停在车间,班长不及时反馈,就会出现停台超三小时现象,针对这样问题,组织车间保全人员、电器人员、车间管理人员开会,对出现的问题原因不明确的,要求必须双方人员都要在场,如果能确定是电器原因,那么轮班电工要及时进行检查维修,如果能力有限不能及时修复,尽快反馈给上一级领导协助维修,不能耽搁时间太长,最终会纳入考核。
如果确定是设备原因造成停台,车间维修人员如果没有办法进行及时维修,要反馈到上一级车间设备负责人,协助维修设备,缩短停车时间,保证车间生产正常运行。
二、对于发现问题进行整改办法
车间对设备晨检、揩车、部保按照维修指导书内容进行检查,并对上月发生故障最多的部位进行重点检查。使设备故障减少,机台停台数量也能减少,提升机修工维修效率和质量,从而减少3小时以上停车时间,进行3个月计划安排培训。
每月对保全工统一培训,考试。各工段根据各工段保全技能水平进行系统的培训判断故障、处理故障的方法,进行上机实践操作。
对晨检、揩车、部保严格按照维修计划内容进行检查,维修。严格执行夜班维修制度,减少停台时间。定期培训保全工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故障分析和处理办法。车间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1)结合晨检、揩车、部保,对重点易损检查及时维修处理;
(2)严格执行维修计划内容进行检查和维护;
(3)对机配件质量差异,进行及时退厂更换;
(4)定期对设备维修人员进行培训,故障处理方法统一培训;
(5)创新、改造提高维修效率的工具和机件。
三、整改前后坏车停台对比
东湖兴纺织厂清梳联设备情况,环纺清花共10条生产线,142台梳棉,涡流纺共3条生产线,30台梳棉,气流纺5条生产线,54台梳棉,公司共有清花生产线18条,梳棉机台共226台。
表1 整改前后坏处车停台对比
根据以上数据可以看出,通过对坏车停台采取措施后,超过三小时停台数从6月分24台/月减少到12月12台/月,减少了一半的坏车停台,车间交接班时注意清洁时间,机台生产效率从原来85%提高到现在92%。
四、结论
清梳联设备的完好,能保证梳棉棉条的质量稳定,也能保证生产正常运行,清梳联在生产设备中至关紧要,容不得马虎,在我们工作中要不断地在工作实践中找解决办法,提高操作工的操作水平,提高保全保养人员的维修水平,提高电器人员技能水平,我们要不断提升所有工作人员的技能水平,才能保证设备正常,质量稳定,生产有序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