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 | 全自动转杯纺纱机操作要领

一、操作要领

  1.1 巡回要求

  (1)正常情况下,不允许值车工私自落纱。

  (2)注意机上信号灯及时处理空管。

  (3)处理断头纱锭必须打开纺纱器做纺纱杯各处的清洁必须在接头机接头以前做此项工作。

  (4)穿条子时棉条必须拉直以免接头机的传感器感应不到,此时不允许启动自动喂棉装置只准手动顺时针扭动喂棉罗拉。

  (5)车头车尾除杂毛刷2小时清洁一次随时注意吸风口有无堵塞。

  (6)打开关闭纺纱器一定要轻。

  (7)巡回过程中,不允许触摸接头机。

  (8)风机排风网用小毛刷每个巡回清洁一次。

  1.2 质量把关

  五防

  (1)防接头疵点:提高接头质量,接头前要做到三查:即查棉条质量;查纺杯凝聚槽、阻捻头、排杂通道的清洁;查纱线条干。接头时防白点、油污、回丝、飞花附入,油手不接头。

  (2)防换条疵点:掌握包卷接头要领,提高包卷质量。防条筒底尘杂,废花带入条内,里外排棉条拉毛等。

  (3)防清洁疵点:严格按清洁进度和清洁要求做好清洁工作。做到眼到手到,轻做彻底做,防止飞花附入纱、条,造成纱疵。

  (4)防机槭原因造成的疵点:如分梳辊磨损,梳棉通道毛刺等。

  (5)防坏筒纱疵点:在开车、接头,落纱后都要检查纱线进行是否正常,防止出坏筒纱。

  三捉

  捉棉条疵点:利用巡回换棉条、接头时,注意左右的粗细条、错支及三花一丝附入等。

  捉机械疵点:接头引纱时,注意纱线条干,查找断头原因。如发现条干不匀及时检查纺杯凝 聚槽、阻捻头、引纱管内是否嵌有杂物或伤痕。如发现纱条杂质、棉结多,应及时检查分梳辊腔排杂孔是否堵塞有杂物。

  捉坏筒纱:利用巡回、接头、做清洁的时间,检查纱线运行路线,成形不良的筒纱要拿下来,两个筒纱不能相互调换位置。

  六把关

  扫纺杯时,注意纺杯内纤维是否增多或特少,有无棉结杂质,如果不正常,应检查给棉自停是否失灵。

  巡回和接头时,注意探针是否抖动,断头自停装置是否正常。

  巡回中,检查筒纱是否内松外紧,如果有应立即调换筒管,并通知维修人员修理。

  长时间停车后开车接头时,要防止污渍纱。

  把好生产变动关:翻改品种、调换工艺、平揩车、开冷车后应加强检查,防止出现影响质量的问题。

  把好高空清洁关:高空清洁后,要注意捉净飞花,拣净筒纱上、棉条上、条筒内、引纱罗拉、胶辊等处的 飞花,防止夹入造成疵点。

二、转杯纺纱疵品产生的原因和预防

  2.1 规律性条干不匀(波纹纱)

  疵品产生原因

  (1)纺杯凝聚槽嵌有5~6mm 长的杂质如籽壳、草丝、麻丝等。

  (2)通道不光洁或纺杯内壁碰毛。

  (3)纺纱器中的给棉板、分梳辊、纺杯安装位置不良分梳辊倒齿。

  预防措施

  (1)严格执行纺杯清扫周期。

  (2)严格保全保养周期。

  (3)加强操作管理。

  2.2 细节

  疵品产生原因

  (1)给棉电磁离合器不灵活。

  (2)断头自停装置失灵,可靠性差。

  (3)给棉压力太重。

  (4)给棉喇叭口太小。

  (5)离合器齿轮磨灭或龊合不良。

  预防措施

  (1)保证断头自停和电磁离合器性能稳定可靠。

  (2)控制给棉压力在2.5~3daN。

  (3)给棉喇叭口与给棉板配套使用,按工艺要求上车。

  (4)对离合器齿轮定期检查调换。

  2.3 粗节

  疵品产生原因

  (1)通道不光洁或隔离盘有毛刺。

  (2)分梳棍齿尖不锋利,严重磨损有断齿、弯齿。

  (3)给棉压力不足棉条包卷不良。

  (4)给棉喇叭损坏或开口太大。

  (5)给棉部分有挂花造成明显粗节棉条。

  预防措施

  (1)所有通道保持光洁,防止 钩挂、吊花现象。

  (2)检查分梳辊锯齿状态。

  (3)检查分梳辊灵活性。

  (4)保证给棉压力。

  (5)按棉条操作法执行。

  2.4 棉球纱(棉杂密集)

  疵品产生原因

  (1)排气孔安全塞堵塞。

  (2)短绒或杂质在纺纱器中积聚。

  (3)分梳腔气流不平衡,纤维中杂质不能排出。

  (4)分梳辊锯齿不锋利或绕花。

  预防措施

  (1)保证风管和蜗壳内部不阻塞。

  (2)确保分梳辊锯齿锋利度。

  (3)确保分梳辊转速正常。

  (4)消除所有通道的钩挂吊花现象。

  2.5 接头粗节

  疵品产生原因

  (1)断头自停装置的探针位置不当。

  (2)给棉罗拉过早给棉。

  (3)操作不熟练,动作不连贯,接头前纺杯内少量剩余纤维未扫净。

  预防措施

  (1)保证断头自停装置的安装正常。

  (2)磁钢、干簧管的工作状态良好。

  (3)严格执行接头操作顺序,符合质量要求。

  2.6 个别筒纱偏细

  疵品产生原因

  (1)排气孔不畅棉条重量偏差太大。

  (2)纺纱器负压低。

  (3)给棉板与给棉罗拉位置安装不当。

  (4)里排条筒棉条太高,与下挡板摩擦产生意外牵伸。

  (5)棉条破条。

  预防措施

  (1)保证风管和蜗壳内部不阻塞。

  (2)保证棉条重量不匀率

  (3)纺纱器锁紧螺丝紧固,密封圈良好。

  (4)确保给棉板与给棉罗拉之间安装位置符合工艺要求。

  (5)保持条筒内棉条适当高度。

  2.7 弱捻纱

  疵品产生原因

  (1)无假捻盘纺纱。

  (2)纺杯未锁紧漏气。

  (3)纺杯转速过慢。

  预防措施

  (1)检查假捻盘状态。

  (2)及时发现不良现象,做到合理调整。

  (3)加强操作管理。

  2.8 油污纱

  疵品产生原因

  (1)油手接头。

  (2)油污疵点带入。

  (3)筒纱落地,容器不洁。

  (4)机械部件漏油。

  预防措施

  手、容器清洁,无油污。落纱动作要轻、稳。各部件整洁,无油污现象。

三、质量把关措施

  (1)严格执行操作法所规定的内容要求、方法和质量标准,做到不违规操作。

  (2)接班时严格检查,实行对口交接。

  (3)平揩车、品种翻改时,应严格检查机器运转情况和产品质量,筒管色头、规格,条简号是否符合规定,号数牌及时更正。

  (4)改变原棉成份时,应及时清除存放筒纱、筒脚、棉条、防止纺错号数,造成质量事故。

  (5)各号纱使用的条筒应有明显的标记,防止错用纺错品种。

  (6)严格执行固定供应下先用。

  (7)不同品种的回条、回丝必须分别放置,不使用沾污的棉条和容器。

  (8)发现条子有问题和成形不良的筒纱要及时拔出,以减少浪费。

  (9)正常改车机台及停台重开机台,开车后车间要立即送样到实验室,试验有关质量指标梳棉:棉杂、重量;并条:重量、乌氏条干转杯纺纱:重量、萨氏条干、捻度,由实验室开合格单后方能正式生产。

  (10)定期走访用户或后工序,听取意见,了解本工序影响质量的情况,及时改进产品质量,达到用户满意。

  (11)如本工序发现由于机械造成的质量事故,应立即报告,找出原因,采取措施,防止造成大面积质量波动,并通知后工序拣清疵品,妥善处理,如发现前道工序条子有质量问题,应及时通知前工序追查原因,落实措施,本工序应及时拣出不合格条子,防止重大质量事故的发生。

给TA打赏
共{{data.count}}人
人已打赏
纺织技术

技术 | 如何降低清梳联设备坏车的管理方法

2024-7-8 16:39:38

纺织技术

技术 | 腈纶/白玉兰粘胶/粘胶/丝光羊毛/桑蚕丝多组分混纺纱的生产实践

2024-7-10 14:19:56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