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 | 转杯纺生产新型纤维混纺技术探讨

前言

  转杯纺是短纤纺纱的主要纺纱形式之一。目前国内各个纺纱厂广泛应用,而且市场效益还很不错。由于新型纺纱与传统环锭纺纱比较:具有纺纱工序序短,生产效率高 、劳动用工省 、加工成本低等优势 。转杯纺具有高速高产、工序短、改善劳动条件、原料适用广泛、成纱条干均匀、结杂少、耐磨和染色性能好等特点,同时也存在纱强较低、手感偏硬和不适合纺制细号纱等问题。综合而言,转杯纺是目前技术上最成熟、应用面最广、经济效益明显的一种新型纺纱方法。转杯纺目前甚至成为每个纯棉或棉混纺纺纱厂的必备设备。可以充分利用环锭纺车间产出的各类下脚料,合理配棉纺纱,节约资源、提高公司的效益。转杯纺不仅可生产纯棉纱线外还可以生产纯棉、化纤混纺的纱线,下面我们一起探讨气流纺 棉/莱赛尔60/40 40s 品种生产技术。

一、原料选配

  1.1 棉和莱赛尔指标

  选配采用新疆农一师机采棉40%和赛得利莱赛尔60%,棉平均含杂2.84%,平均长度25.63mm,马克隆值4.43,短绒率6.42%。强度29.79CN。以下表1为原棉指标。表2为莱赛尔原料的指标。

表1 原棉指标

技术 | 转杯纺生产新型纤维混纺技术探讨

  表2 莱赛尔纤维指标

技术 | 转杯纺生产新型纤维混纺技术探讨

二、转杯纺棉/莱赛尔 60/40 40s 生产工艺流程

  2.1 棉流程

  型自动抓棉机(棉)→JWF1053单轴流机→FT217型重物分离器→JWF1029-160型多仓混棉机→JWF1115-160型精开棉机→型除异纤机→型强力除尘机→JWF1177型喂棉箱→JWF1213型梳棉机

  2.2 莱赛尔流程

  圆盘抓棉机→JWF1029型多仓混棉机→JWF1115型精开棉机→A045B型凝棉器→FA046A型振动棉箱→FA076F棉卷机→JWF1203梳棉机→TMFD81S并条机预并

  2.3 棉和莱赛尔并合

  型并条机(一并)→型并条机(二并) TMFD81L型并条机(末并)→ 德国赐来福(纯进口)A9型气流机→打包→入库

三、莱赛尔生条工艺要求

  3.1 清花工序

  棉/莱赛尔60/40 40s品种选择条混方式混合原料,棉和莱赛尔分开生产,产出生条。由于莱赛尔纤维比较干净,没有杂质,因此生产莱赛尔纤维时必须减少落棉、减少纤维的损伤。在清花工序进行了工艺调整。降低打手速度,调整尘棒隔距。

  3.2 梳棉工序

  梳棉工序对莱赛尔纤维生产的梳棉机台,进行了隔距调整,以减少纤维损伤和棉结为原则,增大锡林与刺辊线速比为1:2,提高转移率,从而减少纤维损伤和刺辊返花现象。为提高道夫与锡林的转移率,道夫到锡林隔距由7-8英丝调整为6英丝。梳棉落棉率控制在5%-7%,控制用棉量。为了降低落棉率我们把刺辊除尘刀隔距由19英丝调至22英丝,除尘刀角度调整为87°,落棉率减少5%~6%。主要工艺参数出条速度80m/min,刺辊速度735转/min,道夫速度22转/min,锡林速度349转/min,生条重量为22.2g/5m,五点隔距为(10×9×9×9×9)英丝。莱赛尔生条棉结控制到5粒/50克左右即可。为了试验数据的准确及试验顺利梳棉机调整工艺的同时做好各部件完整,试验机台最好选择当天的扫车部保机台作为试验生产机台,后期生产改纺时按扫车周期进行整机后开始生产新品种。

  3.3 并条工序

  气流纺设备的特殊性我们选择了32mm长度的莱赛尔纤纤维,莱赛尔纤维手感滑润、强度高、基本不缩水,但是抱合力差,因此需要改善大隔距牵伸,提高粘胶纤维的伸直度,适当的调整后区牵伸倍数有利于条干均匀度。因粘胶纤维容易缠罗拉、缠皮辊,头末并车速控制在220转/min-240转/min。并条的温湿度严格控制在分别为;温度25.5-27℃、相对湿度50-55%。

表3 并条工序主要工艺参数

技术 | 转杯纺生产新型纤维混纺技术探讨

  乌斯特条干头并是3.68%、末并是2.75%,由于莱赛尔纤维的回潮率大、抱合力差的原因在实际生产中特别重视温湿度控制,刚开机先低速开车,挡车工适应后可以适当的提速。挡车工及时巡回防止纤维缠罗拉、缠皮辊。交接班保证牵伸区的清洁。

  3.4 转杯纺生产工艺要求

  转杯纺主要是纱线强力比环锭纺小,因此调整转杯纺工艺参数是关键。本次棉/莱赛尔60/40 40s品种工艺参数如下:喂入棉条重量为26g/5m,纺杯速度109000r/min,分梳辊速度9800r/min,设计捻度150捻/10cm,捻系数380,牵伸倍数385,纺杯直径28mm。温度28℃左右,相对湿度55%左右。

四、不同工艺参数指标完成情况

  不同工艺,不同配棉都对纱线质量影响。实际生产中我们通过纺杯速度不同进行分析,纺杯速度对纱线质量的影响。表4是不同纺杯速度纱线质量变化的明细。

表4 不同纺杯速度纱线质量变化

技术 | 转杯纺生产新型纤维混纺技术探讨

  通过以上数据来分析,纺杯速度对纱线条干CV%、捻度、强力等指标影响不大,但是对+200%的棉结、+280%的棉结影响较大。当纺杯速度为105000r/min时,+200%的棉结279粒/千米。110000r/min时,+200%的棉结530粒/千米、120000r/min时,+200%的棉结643粒/千米,随着纺杯速度的提高,棉结指标呈上升趋势,因此我们可以通过降低纺杯速度,降低棉结数量,保证产品质量。最终我们选择了纺杯速度105000转/分钟的速度。

五、结语

  开发转杯纺纯棉纤维和莱赛尔纤维混纺产品,主要根据纤维的特点,解决开清棉、梳棉工序的充分混和、开松、分梳、转移、并条混合均匀、转杯纺高效率、高速度等方面去思考,设计纺纱工艺流程。未来转杯纺会参与高支纱、功能纱线等领域。因此,纺纱厂更应该关注如何提高转杯纺纺纱技术,补充转杯纺纱线性能劣势,发挥好优势。

给TA打赏
共{{data.count}}人
人已打赏
纺织技术

技术 | SAVIO Polar E型全自动托盘式络筒机轨道输送部件革新与实践

2024-7-15 17:36:55

纺织技术

技术 | 提高全项操作技能管理实践

2024-7-17 9:48:34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