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 | 新型自络的工艺设定和质量把关

一、设置合理的工艺参数

  1.1 工艺设计要求

  (1)工艺设计必须坚持质量第一。从原料的投入到半成品、成品的生成,都要达到规定的质量要求。

  (2)工艺设计必须考虑可行性。工艺设计要根据生产条件、结合原料特性,设备特点和值车工的素质,全面考虑工艺流程、工艺参数和操作方法,从而使工艺切实可行。

  (3)工艺设计必须考虑先进性。“优质、高效、低耗”是衡量工艺设计先进性的重要标志。

  (4)工艺设计必须重视经济性。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前提下,对原料结构和流程选择尽量符合经济性原则。

  1.2 工艺参数指导

  (1)全面了解,系统把握。根据设备完善工艺,综合分析,合理配置,取长补短,成为企业独特的工艺配置。

  (2)满足产品质量要求,优化经济效益的提高。即符合提高质量,降低消耗和生产成本,提高劳动生产率和保证安全生产的基本要求。

  (3)采用先进工艺。主要体现在:提高质量、纱线稳定性和节约用棉,降低能耗,减轻工人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

二、乌斯特工艺参数合理设定

  (1)乌斯特电清是个检测仪器,清纱的过程是在用接头来取代疵点与络筒效率损失之间的一种折衷措施,即使接头质量与纱线相同,每次切割仍会导致络筒锭位的停顿,用提高络筒速度的办法来弥补效率损失将会极大地影响纱线质量。清纱器的主要功能是通过检测数据反映,产生问题的根源采取有效措施,如果靠切疵弥补纱线的质量问题是不科学的选择。

  (2)清纱过程的图解

技术 | 新型自络的工艺设定和质量把关

图1 清纱过程的图解

  ①检测管纱并把管纱退绕卷装成符合规格的大筒纱。

  ②检测到异常时切断。

  ③把异常部分处理掉。

  ④把切断的纱重新自动接在一起。

  ⑤继续检测并卷绕。

三、设备维护保养的根本

  (1)制定全面精细的保养计划周期,对重点部位保养要专人负责并检查执行到位。

  (2)善于归纳总结,对每天出现的问题做好记录和统计,提前预防。

  (3)控制捻结失败率4.5%以下,随时保持工艺通道光滑清洁。每天包机人对捻结失败率高的锭子,检查维修,消除落后锭子。定期检查加捻管退捻管角度和剪刀的锋利程度。

  (4)控制找头成功率98%以上,做好大吸嘴清洁,及时清理小吸嘴挂回丝,合理设定槽筒反转速度和断头刹车时间,防止纱头漂移到两端,调整大吸嘴与筒纱距离5mm,每月检查一次。

  (5)每次揩车时对空捻器上下剪刀、落纱小车及KVB找头剪刀进行润滑保养(RS400)。

  四、SPID智能把关系统

  (1)通过VC操作面板亮红/黄灯亮起,并点击黄灯/显示/打印,操作工拔出管纱,并插入空管。

  (2)通过连续多次“示警管纱”报告来查找细纱机锭位,减少坏纱。

  (3)“示警管纱”偶发事件概率很大,同时也会出现由于编码错误,导致与细纱机锭位不对应情况。

  (4)“非标准”报告要时刻关注,“示警管纱”报告信息传递并处理。

技术 | 新型自络的工艺设定和质量把关

图2 “示警管纱”报告信息传递

五、高效的运转管理

  (1)巡回做好“四个及时”

  ①及时处理红灯、红灯率1%以下。

  ②合理制定巡回方法,清洁通道回丝要及时。

  ③出现黄灯、人工处理站管纱处理要及时。

  ④空管交换器掉管处理要及时,确保物流畅通。

  (2)检查做到三到位,每月测定全项操作考评要执行到位,值车工质量意识和技能操作培训要到位,纱线通道清洁检查要执行到位。

  (3)创新操作法标准,值车工看台标准突破,自动化程度系统突破,目前值车工看台达到15台/330锭,大大减少了用工。

六、关注点

  (1)不能依靠络筒剪切改善纱线的本身质量,前道工序严把质量关,减轻络筒压力提高效率。

  (2)同样参数下,如果边机台切疵较多,可以稍作参数修正。切疵偏多时要分析那一项偏多,针对性查找前道工序问题。

  (3)巡回要及时,处理人工准备站的管纱,以免造成找头效率降低,影响生产效率。

七、结语

  自动络筒机是具有人性化、高效、节能的智能化新型设备,在智能化、数字化一目了然,通俗易懂,做到了智能化与设备运用的融合,在技术、质量把控、工艺设置、不合格管纱剔除上科学合理运用,为纱线提供了强有力的质量保障。

给TA打赏
共{{data.count}}人
人已打赏
纺织技术

技术 | 提高全项操作技能管理实践

2024-7-17 9:48:34

纺织技术

技术 | 运转操作与质量的关系(上)

2024-7-19 15:02:42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