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竹炭纤维/大麻纤维/Coolplus纤维/棉精梳混纺柔洁纱的可纺性研究与生产实践(下)

  2.3 并条工序主要工艺特点及关键技术(灰竹炭/大麻纤维/Coolplus/棉纤维)

  并条工序主要任务是提高纤维伸直平行度,改善纱条的均匀度。并条工序主要任务是提高纤维伸直平行度,改善纱条的均匀度。合理选择并条根数,使棉条的粗段、细段有机会相互重合,降低条子的长片段不匀率;有效控制熟条定量,保证成纱的重量偏差;确保罗拉钳口对须条有足够的摩擦力,以保证牵伸顺利进行。合理控制罗拉握持力,保证须条在罗拉钳口下不打滑,提高牵伸效率,避免出硬头,提高须条的均匀度。确定合理的并条道数、选择优良的工艺参数,以提高纤维伸直平行度,提高条干均匀度。采用顺牵伸工艺,使用自调匀整装置,改善熟条的整体质量。采用合适的皮辊,加强对纤维的有效控制,提高条干均匀度。

  保持牵伸通道光洁畅通,避免通道不光洁而使棉条外层纤维受到搓擦而形成棉结。合理控制车间温湿度,当温湿度过低时,纤维脆硬发毛,容易形成条子表面逆向纤维而增加棉结。当温湿度过高时,纤维粘软,容易缠绕部件而形成棉结。湿度增大罗拉隔距、改变牵伸分配、调整后区牵伸倍数、减少牵伸负担、改变后钳口的控制力,以提高成纱质量。工艺参数见表4。

表4 并条工序主要工艺参数

灰竹炭纤维/大麻纤维/Coolplus纤维/棉精梳混纺柔洁纱的可纺性研究与生产实践(下)

  采取自调匀整装置、压力棒、新型胶辊胶圈等和技术措施后,纺出的熟条质量为:萨氏条干为12.1~13.8%, Uster条干水平为2.87~ 3.41%, 熟条质量明显改善。

  2.4 精梳工序主要工艺特点及技术措施(棉纤维)

  适当减轻精梳小卷定量,保证精梳机前牵伸适中;适当放大落棉隔距,加大落棉率,加强排除短纤维和棉结。精梳机适当降低速度,使锡林梳理负荷下降,避免精梳产生嵌花等不良现象,有利于减少短绒、结杂和纱疵等;加强设备管理工作,保证运转良好,使顶梳和锡林梳针不损伤,保持状态良好、少损伤、不断齿、少缺齿。要加强运转班的管理工作,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加强清洁工作,使棉网状态良好。适当控制小卷定量和给棉长度,减少棉网破边。准备工序的并合数和牵伸倍数要适当控制,采取少并合、小牵伸,防止烂卷的产生。准备工序喂入的棉条要紧密平行喂入,增加纤维间的抱合力,防止分层的产生。后区牵伸适当偏大掌握,减少纤维前弯钩。工艺参数见表5所示。

表5 精梳工序主要工艺参数

灰竹炭纤维/大麻纤维/Coolplus纤维/棉精梳混纺柔洁纱的可纺性研究与生产实践(下)

  2.5 粗纱工序主要工艺特点及关键技术(灰竹炭/大麻纤维/Coolplus/棉纤维)

  因三种纤维具有不同的性能,为保证细纱机顺利牵伸和不出现硬头的前提下,合理掌握粗纱捻系数,粗纱回潮率适当偏大控制。要求粗纱外观良好,里外质量一致,纵向和横向卷绕密度合理一致,不允许粗纱出现发毛等不良现象;采用抗缠绕和抗静电的优质胶辊和上下皮圈等;采用新型假捻器,降低伸长率差异,控制好粗纱张力,避免出现细节。合理配置加压量、罗拉隔距、后区牵伸倍数和粗纱捻系数,改善粗纱质量。

  优选工艺参数和纺纱器材,采用重加压、小张力、防止意外伸长的指导思想,控制粗纱张力,减小大中粗纱伸长率的差异,加强对牵伸纤维的有效控制,改善均匀度,从而稳定地提高粗纱质量。工艺参数见表6所示。

表6 粗纱工序主要工艺参数

灰竹炭纤维/大麻纤维/Coolplus纤维/棉精梳混纺柔洁纱的可纺性研究与生产实践(下)

  采取上述有关技术措施后,粗纱重量CV%值为0.75~1.12%,Uster条干CV%值为3.01~3.52%,萨氏条干CV%值为13.1~14.7%,伸长率为1.65~1.10%,粗纱质量明显得以改善。

  2.6 细纱工序主要工艺特点及关键技术(灰竹炭/大麻纤维/Coolplus/棉纤维)

  细纱工序合理控制粗纱捻度,利用粗纱捻回产生的附加摩擦力界有效控制纤维运动,使纤维变速点推迟和稳定,有利于改善条干,减少毛羽和细节,提高成纱强力。选用合适的压力棒隔距块和上销,提高条干水平。握持力要大于牵伸力,避免牵伸不开而出现硬头。加强设备管理,平整好钢领板和叶子板和消除顿挫等不良现象。调整好清洁器隔距,做好锭子三同心工作,并调整好活气圈,温度纺纱张力,减少断头率。选用新型不变形锭带,统一锭带长短和张力,消除锭带扭花。使用质量好的机油给锭子和锭带盘加油,确保转动灵活。确保设备运转状态良好,加强运转操作和清洁工作,减少纱疵数量,提高条干水平,降低千米节结。采用柔洁纺纱技术时,前罗拉钳口到导纱钩位置,要改造成假捻轮盘,通过“假捻”作用,使这段原来较低的捻度,且易断头的纺纱段捻度和强力,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可显着降低纺纱段的断头,提高纱线的整体质量。

  柔洁纺原理是:当纱线设计捻系数很低时,一般300以下,纱线可纺性会降低,生产难度大。此时我们在叶子板位置加了一个类似粗纱假捻器的配件,使纱线在运动过程中增加了纺纱段的捻度大大提高,来解决可纺性和车速低,品质差的问题,它与粗纱假捻器的功能接近,细纱假捻装置如图1-2所示,工艺参数见表7所示。

灰竹炭纤维/大麻纤维/Coolplus纤维/棉精梳混纺柔洁纱的可纺性研究与生产实践(下)

图1 细纱假捻装置

灰竹炭纤维/大麻纤维/Coolplus纤维/棉精梳混纺柔洁纱的可纺性研究与生产实践(下)

图2 细纱机上使用假捻装置的示意图

表7 细纱工序主要工艺参数

灰竹炭纤维/大麻纤维/Coolplus纤维/棉精梳混纺柔洁纱的可纺性研究与生产实践(下)

三、成纱质量情况

  在低捻度纺纱情况下,采用柔洁纱纺纱技术,可减少细纱断头、提高产量和效率,使产品质量不断提高,不仅提高了产品档次,而且提升了产品市场竞争力。结果见表8所示。

表8 成纱品质

灰竹炭纤维/大麻纤维/Coolplus纤维/棉精梳混纺柔洁纱的可纺性研究与生产实践(下)

四、结语

  用4种不同特点纤维研发的混纺柔洁纱,在经过预处理后,在开清棉工序要采用短流程、精细抓棉、高效除杂的工艺原则,减少对纤维的重复打击,降低纤维损伤。在梳棉工序要保证给棉和剥棉部分的主要机件状态良好,合理设计工艺参数,并保证工艺上车。加强运转操作管理,做好防纱疵捉纱疵的工作。严格控制梳棉机各机台之间的差异,控制好生条的重量差异,并及时调整超标机台。精梳工序要高效清除棉结。短绒和细小杂质,提高精梳条内在重量;并条工序要降低质量不匀率,改善条干均匀度,减少纱疵;粗纱工序的重点在于降低大中小纱的伸长率,优选工艺参数和纺纱器材,改善条干CV%值和降低重量不匀率;细纱工序采用新型纺专器材;严格控制细纱车间的温湿度,强化设备。优化工艺,提高操作水平,进行全面质量管理工作,重视质量追踪工作,确保车间生活好做,从而提高成纱的整体质量。利用灰竹炭纤维、大麻纤维、Coolplus纤维和棉纤维的优点,开发了系列功能性混纺柔洁纱,开发的高档针织面料具有性能独特、品种繁多和风格独特等特征,具有广阔的市场潜力。

给TA打赏
共{{data.count}}人
人已打赏
纺织技术

灰竹炭纤维/大麻纤维/Coolplus纤维/棉精梳混纺柔洁纱的可纺性研究与生产实践(上)

2024-8-5 10:53:45

纺织技术

浅析环锭纺细纱机捻度不匀及改进措施

2024-8-6 17:40:52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