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络筒工序
自络的工艺重点是要稳定筒纱质量,提高生产效率。
生产莱赛尔纤维品种,自络是纺纱流程中的关键工序,由于产品直接面对客户,如果筒纱出现成型不良、乱线、接头不良等问题,就很容易遭到客户的反馈和投诉。因此,强化自络工序设备管理水平,改善捻接质量,全面提高筒纱整体质量水平显得极为重要。
2.4.1 整体要求
(1)为确保设备持续稳定地运行,要制定合理的保全保养计划,规划好每天、每周、每月、每季度、半年及全年的维护保养工作。
(2)在莱赛尔品种的生产过程中,提高结头质量的关键在于对捻接器适应性的改造,以及捻结工艺的优化。莱赛尔纱线通常采用水捻接头方式,要求自络设备具备高精度和高稳定性的工作特性。以Autoconer×5为例,我们通常会选择DZ1、DZ3、16.1EB等捻腔进行配置,以确保产品质量和效率。
(3)针对莱赛尔品种特定的生产需求,应通过控制管纱质量、气压、温湿度等生产条件,以及专件器材的调整试验,来提高产品质量的稳定性,并应制定针对莱赛尔高支纱及其差别化品种的捻接工艺、捻接质量控制标准,以确保产品质量的稳定性和一致性。我公司生产的A天丝100-60S赛紧系列产品,在整经速度高达500r/min的情况下,实现了整经万米百根断头率1.0次以下的要求。
2.4.2 各类筒纱成型不良产生原因及解决办法
2.4.2.1 乱线带回丝
(1)大吸嘴与筒纱之间的距离过近,纱层容易被大吸嘴吸乱。建议在筒纱大头直径为150mm时,将大吸嘴与筒纱距离调整导4-5mm。
(2)合理在设置大吸嘴的找头次数,以防止纱层被吸乱或吸松,建议将找头次数设置为2次。
(3)大吸嘴负压过大容易导致纱层被吸乱,建议大吸嘴负压风机设置为40-45Hz。
(4)切疵过高或捻接不良时,大吸嘴会频繁找头而导致纱层被吸乱,并带入回丝,因此要优化纱线和接头质量。
(5)对于特性较滑、毛羽较少的纱线(如A天丝),大吸嘴容易吸乱纱层,要对大吸嘴的找头次数、与筒纱距离及吸风负压等参数进行优化。
(6)若管纱的成型不良,脱圈纱容易被带入筒纱内,因此,必须改善细纱的成型工艺。
(7)捕纱器堵塞或剪刀切线异常可能会导致回丝带入,因此,必须定期检查并清理堵塞的捕纱器,及时更换和保养异常部件。
2.4.2.2 成型不良
(1)张力盘缠、带杂物,转动异常,导致张力不均衡而影响筒纱成型。应加强检查和维修,及时清理张力盘缠、带的杂物。
(2)槽筒有毛刺,表面不光滑,纱线行走不规律,导致筒纱成型不良。发现有毛刺应及时处理。
(3)筒子臂高度不标准导致筒纱成型不良。应按照标准调节。
2.4.2.3 网筒
(1)化纤类纱线较滑,在高速退绕中会导致纱线滑边。应根据品种合理调整车速。
(2)筒子与槽筒接触压力过小,造成筒纱卷绕过程中出现滑移而形成网纱。应适当增加筒子接触压力。
(3)管纱退绕过程中张力波动较大易造成网筒。应关注管纱成型质量。
(4)纸管严重偏心,或是纸管与槽筒接触面角度过大,筒子在运行时出现跳动现象。应提高纸管的制造精度。
(5)筒子摇架松动,夹纱头运转不良。应及时修复或更换。
(6)筒纱、槽筒刹车不灵容易出现滑边。应及时更换异常件。
(7)温湿度波动大易产生网纱。应做好温湿度的控制。
2.4.2.4 腰带纱
(1)检查槽筒沟槽内部是否有磨损,锈蚀,防护罩有无损伤。及时处理异常部位。
(2)检查张力传感器是否正常。有异常及时停锭维修。
2.4.3 莱赛尔品种的捻接质量控制
2.4.3.1 接头退捻效果的要求
(1)破捻过度:纱尾松散度不够,出现重新扭结,且偏长,见图7。应减小退捻时长或调小退捻压力。
图7 破捻过度
(2)退捻不足:纱尾松散度不够,且长度偏短,仅末端纤维松散开,见图8。需增加退捻时长或调大退捻压力。
图8 退捻不足
(3)退捻效果良好时,纱尾长度合适,松散度恰到好处,纤维末端舒展,整体形态像毛笔尖状,见图9。
图9 退捻良好
2.4.3.2 接头加捻效果的要求
(1)螺丝接:纱尾呈螺丝状缠绕在纱体上,且接头多偏粗,见图10,接头本身成为一个有害纱疵。接头强力低易滑脱。
图10 螺丝接
出现这种接头,基本上都是因为破捻不合格而导致的,需要查验退捻效果。
(2)接头细节:接头总体偏短,一端呈现出明显细节,且两端轻微包卷不良,见图11,强力偏小易拉断。
图11 接头细节
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一是喂入手臂代码偏大,二是加捻代码B值偏小,或是破捻过度,三个参数需要相互结合进行调整。
(3)接头翘尾:纱尾发毛,一端翘起,且有时会形成棉结状疵点,见图12,但接头强力尚可。
图12 接头翘尾
出现这种情况,多为加捻代码C偏小导致,可增加C值进行调整。
(4)良好的捻接效果,接头处粗细合适,一般在原纱直径的1-1.3倍之间,以1.2倍最佳,长度在3cm左右,外观几无瑕疵,见图13,强力在80%以上。
图13 良好的接头
2.4.3.3 衡量捻接质量的参数
(1)捻接失误率:自络车头的电脑界面里一般会显示捻接失误率,它是基于络筒自身的检查功能计算出的捻接不合格率,该数值越小越好。
莱赛尔类品种我们一般控制在10%以下,若超出此控制标准需要对各项捻接工艺参数、专件型号、设备状态、气压压力、纱线质量进行重新检查、确认。
(2)捻接强力百分率:接头取样后,采用强力仪对接头处的强力进行测试确认,数值越大越好。莱赛尔类品种一般控制在80%以上。
(3)接头外观:接头取样在黑板上进行目测确认。外观粗细合适(在1-1.3倍之间)形态光洁、无明显瑕疵。
(4)其他:电清JP/JM数值也是衡量捻接质量的一对参数,这两项数据越小越好,一般控制在8个/100km以下。
2.5 温湿度控制
莱赛尔纤维对车间温湿度比较敏感,温湿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对纤维的物理特性产生直接的影响,而且对生产设备的精度也有直接的影响。适宜而稳定的生产环境是稳定纺纱质量的重要因素。
(1)清花:要求相对湿度大些,以减少纤维损伤,控制短绒增长率。
(2)梳棉:与清棉接近或偏低掌握,使棉卷少量放湿,以利于分梳。相对湿度太低会产生静电,使棉网破裂和短绒率增加。
(3)并粗:要求相对湿度稍微大一些,以增加纤维之间的抱合力,有利于改善牵伸效果,但应以不绕皮辊为限。
(4)细纱:比并粗小一些,使粗纱在细纱放湿,湿度太高容易绕皮辊、罗拉,增加断头;湿度太低容易产生飞花、毛羽,影响纱线强力。
(5)络筒:要求相对湿度偏大掌握,湿度太低,容易增加毛羽,筒子成形不良;湿度太高,容易造成筒纱粘连,同时会对电容电清产生误切,影响效率。
我公司各车间温湿度的控制标准见表2。
表2 各车间温湿度控制标准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