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全国人大代表王晓菲介绍
王晓菲是谁?
王晓菲,女,汉族,1985年7月出生,山东省陵县人,中共党员,大学学历,高级技师。2003年7月毕业于德棉技校,2003年7月至2010年9月德棉股份细纱车间值车工,2010年9月至2014年3月细纱车间操作员,2018年月毕业于中国劳动关系学院,本科学历,现任德州恒丰集团高技能教练。
王晓菲常年工作在基层,处处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练就了过硬的操作本领,2008年6月参加山东省细纱工操作技术比赛取得第六名,同年9月参加全国细纱工职业技能大赛“常山杯”取得第一名的好成绩。工作中总结出了氨纶包芯纱“食指勾断氨纶丝”接头法和“罗卡丝紧密纺”皮辊上单手接头法,减少接头动作50%,速度提高了2倍。摸索出了“不停台改纺操作法”和“紧密纺斜接头操作法”减轻了劳动强度减少了用工成本。
由于工作出色,她先后多次被评为公司青年岗位能手标兵,德棉好青年标兵,公司“劳动模范”,2018年3月出席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2018年获得中华技能大奖。
02 顺利抵达北京 20日,王晓菲代表抵京,向大会报到。 20日13时许,住鲁全国人大代表们在济南珍珠泉宾馆集合,准备集体赶赴济南火车站进京。 图片来源:山东人大公众号 赴京途中,王晓菲与其他代表就部分议案建议展开积极讨论,她表示,对即将召开的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充满期待。 20日16:40左右,王晓菲代表抵达驻地宾馆——中国职工之家。 疫情期间的就餐怎么安排?看,代表们就餐桌上增加了透明的间隔板,起到间隔保护的作用。 21日下午,王晓菲代表参加了山东代表团的建团会。下午6时集合,王晓菲代表集合去大会堂开预备会。 03 今年两会晓菲带着哪些建议参会? 在“战疫情、促发展”的关键时刻, 王晓菲为出席全国人代会做了哪些准备? 有四类企业即抵御疫情冲击能力较弱的中小微企业、产品深度融入国际供应链的外贸型企业、身处重点疫区和贫困地区的企业、对供应链有带动效应但短期资金压力较大的龙头企业,对国家稳定就业、维护社会稳定、经济强链补链、实现全面脱贫有重要作用。 对应建议:关于对四类企业给与更多关注的建议 王晓菲建议在政策落实中对四类企业给予特别关注,一是落实国家及各级地方政府出台的免缴社保费用、降低工业电价、贷款延期还本付息等政策措施,结合疫情全球化后的新变化,合理延长优惠政策期限,有效减轻企业负担。建议进一步出台降税减费措施,继续延长企业免交养老、失业等社保费用时限至8月以后,延长企业申请缓交社保、公积金的时限,允许企业在2020年12月31日前结清当年应缴纳金额即可,小微企业可以视情况进一步延长缓交时限。建议政府结合财政条件,对本地企业、商铺等适当给予场地租金补贴、设备租赁租金补贴、贷款利息补贴、防疫补贴等支持。推动商业体降低实体店面租金,鼓励对疫情未开业期间实行免租。疫情期间免缴残疾人就业保障金,疫情结束后一段时间内,建议对解决就业能力强的企业实施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实行封顶处理。建议各级地方政府组织公益性法律援助项目,帮助外贸企业、中小微企业应对合约纠纷,最大限度减少损失,保障权益。建议改善融资环境,引导金融资源服务实体经济。降低信用贷款门槛及减少审批手续,提供贷款减息和免息补贴。对于到期贷款,如企业资信情况正常且有续贷意愿,允许在不归还本金的情况下自动续转贷款;对符合资信要求的纺织企业与投资项目给予充分信贷支持,杜绝附加条件放贷等行为;以企业库存和出口订单为依据,申请抵押贷款。对停工及减产期间企业支付的贷款利息予以适当减免,贷款延期还本付息;对暂时受困的企业和项目,不盲目抽贷、断贷。建议加强政策引导,推动产融合作对接,拓宽行业企业融资渠道。向金融机构推介具有行业创新价值的融资项目,加强对制造企业和项目融资风险评估的指导,推动金融机构与重点制造企业对接融资需求等。引导建立纺织产业基金,鼓励优质社会资本支持行业发展。建议给与纺织企业实实在在的政策资金支持,解决长期存在顽疾特别是当前疫情下的多重困难。扩大就业率、实现国家全部脱贫目标。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的战略要求,而这一切离不开具有全球竞争力的高素质职工队伍。在美国《财富》杂志发布的2018年世界500强排行榜单中,我国企业数量达到120家,仅次于美国的126家,排名世界第二。但是,大而不强也是我们不容回避的问题。 对应建议:关于推动职工文化对产业工人队伍建设影响重大的建议 由于对新时代职工文化的理解差异,职工文化建设的质量和效果也千差万别,出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突出问题。这些问题如果不及时有效解决,将影响新时代职工文化建设的健康持续发展,从而影响职工队伍整体素质乃至企业竞争力的提升。(内容有删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