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大纺纱方法,你真的分得清吗?

当前棉纺领域有5种实用的纺纱方法,即传统环锭纺、转杯纺、喷气纺、涡流纺和紧密纺(改进环锭纺)。

环锭纺纱方法已有逾150年的历史,而后四者则是在近几十年陆续发展起来的,统称为新型纺纱方法。

那么,不同的纺纱方法在产量、质量、成纱结构和纱线特性方面各有什么独特之处?

传统环锭纺

环锭纺纱指条子或粗纱经牵伸后的纤维条通过环锭钢丝圈旋转引入,筒管卷绕速度比钢丝圈快,棉纱被加捻制成细纱,广泛应用于各种短纤维的纺纱工程。如普梳、精梳及混纺,钢丝圈由筒管通过纱条带动绕钢领回转进行加捻,同时,钢领的摩擦使其转速略小于筒管而得到卷绕。纺纱速度高,环锭纱的形态,为纤维大多呈内外转移的圆锥形螺旋线,使纤维在纱中内外缠绕联结,纱的结构紧密,强力高,适用于制线以及机织和针织等各种产品。

转 杯 纺

转杯纺又称气流纺,属于自由端纺纱方法。

转杯纺不用锭子,主要靠分梳辊、纺杯、假捻装置等多个部件。分梳辊用来抓取和分梳喂入的棉条纤维,同过它的高速回转所产生的离心力可把抓取的纤维甩出。纺杯是个小小的金属杯子,它的旋转速度比分梳辊高出10倍以上,由此产生的离心作用,把杯子里的空气向外排;根据流体压强的原理,使棉纤维进入气流杯,并形成纤维流,沿着杯的内壁不断运动。这时,杯子外有一根纱头,把杯子内壁的纤维引出来,并连接起来,再加上杯子带着纱尾高速旋转所产生的钻作用,就好像一边“喂”棉纤维,一边加纱线搓捏,使纱线与杯子内壁的纤维连接,在纱筒的旋绕拉力下进行牵伸,连续不断的输出纱线,完成气流纺纱的过程。

转杯纺纱有速度大、纱卷大、适应性广、机构简单和不用锭子、钢领、钢丝圈的优点,可成倍的提高细纱的产量。

喷 气 纺

喷气纺采用棉条喂入,四罗拉双短胶圈超大牵伸,当棉条被牵成一定线密度(定量)后,须条进入位于前罗拉钳口处的喷嘴假捻器吸口,加捻器由两个喷嘴串联组成,喷出的气流旋转方向相反,第二喷嘴气压大于第一喷嘴,两者相互作用完成加捻成纱并经引纱罗拉输出,纱条引出后,通过清纱器绕到纱筒上,直接绕成筒子纱。喷气纺纺纱速度高,工艺流程短,产品质量好,有特色,品种适应广。

涡 流 纺

涡流纺纱是继MJS之后,村田公司推出的新一代的喷气纺纱技术MVS。涡流纺的成纱原理是棉条直接喂入牵伸装置,经牵伸后的须条从前罗拉钳口输出,立即被纺纱器的直喷嘴中涡流所产生的负压吸入,形成芯纤维,当纤维的末端脱离前罗拉时,因涡流作用而扩张,覆盖在空心锭子表面,并沿着固定的空心内壁回转,随着纱条的向前运动,纤维末端缠绕于纱芯上使纱线获得捻度而成纱。涡流纺的工序短,速度快产量高,易操作、车间管理方便,适应性广。

改进环锭纺——紧密纺

紧密纺是在改进的新型环锭细纱机上进行纺纱的一种新型纺纱技术。

其纺纱机理主要是:在环锭细纱机牵引装置前增加了一个纤维凝聚区,基本消除了前罗拉至加捻点之间的纺纱加捻三角区。纤维须条从前罗拉前口输出后,先经过异形吸风管外套网眼皮圈,须条在网眼皮圈上运动,由于气流的收缩和聚合作用,通过异形管的吸风槽使须条集聚、转动,逐步从扁平带状转为圆柱体,纤维的端头均捻入纱线内,因此成纱非常紧密,纱线外观光洁、毛羽少。紧密纺纱线强力较高,毛羽较少。在编织过程中最不易产生磨毛的现象。

来源:尉氏合盛纺织

给TA打赏
共{{data.count}}人
人已打赏
企业报道

木棉纤维的特点及应用

2022-2-28 15:00:58

企业报道

SORONA® x 灯光针织 |【韧】我舒爽一夏!

2022-2-28 17:00:13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