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后总工程师——同和公司徐兆山专访

85后总工程师——徐兆山

  近期,同和公司以崭新的面貌活跃在行业内,对于所有关心同和公司的纺织人来说都是一个久违的好消息。2023年10月13日,中国纱线网一行走进常州市同和纺织机械制造有限公司,中国纱线网总工程师孟进采访了常州市同和纺织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徐兆山,探寻同和公司产品创新背后的故事以及即将在纺机展亮相的拳头产品。

85后总工程师——同和公司徐兆山专访

孟进采访徐兆山

  徐兆山,同和公司总工程师,是一个非常年轻的85后,南京工程学院机械工程专业毕业,一直在同和公司,从车间技术员做起,一步一个脚印做到了同和公司总工程师。我们一直都很讶异于他十年就当上总工程师的“神奇”经历,在这么大的企业担任总工程师属实不易。年轻与总工程师的职务反差的背后是董事长崔桂生重视团队年轻化、培养年轻人的良苦用心。虽然年轻会给人经验不足的初步感觉,但是也意味着冲劲和创新,行业也需要这些年轻人尽早释放出自己的聪明才智和满腹才华。

同和公司将有哪些新产品亮相纺机展?

  近期,中国国际纺织机械展览会暨ITMA亚洲展览会即将开幕,也为纺机企业提供了很好的展示契机。同和公司即将展出哪些有竞争力的产品?

  徐兆山说:“同和公司经过两年的精心准备,这次将展出最新的TH698全电子牵伸细纱机,以及THC2022全电子牵伸自动落纱粗纱机和粗细联系统。”

85后总工程师——同和公司徐兆山专访

全电子牵伸细纱机

85后总工程师——同和公司徐兆山专访

全电子牵伸自动落纱粗纱机

  同和公司通过聘请意大利的工业外观设计大师,用时两年,设计出TH698全电子牵伸细纱机时尚大气的外观,更加符合现代人的审美观。

  全电子牵伸细纱机主要有三个特点:

  一是采用闭环的逻辑控制,改变了传统的机械传动模式,翻改纺纱品种,无需更换齿轮,在触摸屏上面就可以灵活简便地设置工艺参数,哪怕是翻改生产品种,也无需对设备进行改造,降低设备的投资成本。目前在用户那里纺棉纱锭速平均能达到22000转/分钟,纺化纤品种最高已达到24200转/分钟。

  二是积极式电子升降,根据纺纱过程中纱线的张力以及成型的要求,通过伺服电机实现钢领板和叶子板的主动运转,较大的卷装成型无尾纱残留,钢领板跟叶子板刚性连接,传统的牵吊装置被取消,这样使得运转过程中纱线张力更加稳定,降低了千锭时断头率,对后道的络筒高速提供了有利条件。

  另外,钢领板主动升降,动作灵活迅速,对留头率的提高提供了便利条件。同和TH698全电子牵伸细纱机落纱以后的留头率,用户纺棉纱时基本上可达到99%以上。

  三是模块基础,徐兆山说:“传统的细纱机安装都是以散件的形式到用户现场去安装的,但是这样很难保证安装精度,同和TH698以及598系列细纱机都是以模组形式发到用户现场,以加工精度来保证安装精度,这样为高锭速运转提供了有利的条件。相对于散件安装,模块安装总安装时间能够节省35%以上。还有风道系统,我们采用的是低风阻的镀锌板的通道,再加上电控技术,使得细纱机能够实现高锭速低能耗,在用户那里试验得出来的数据,吨纱可以节能3-5%左右。”

  在专件器材配置上,同和公司采用了优质的专件器材,同和罗拉标配的新一代超高精度无机械波罗拉,以及最新的板簧145G摇架,包括紧密纺和主机四维一体。

  孟进总工程师说:“同和的罗拉和摇架,其品质是行业公认的,从主机到优质罗拉摇架,同和细纱机都是自己配套自己,应该说是行业的一个亮点。”

  今年纺机展同和公司展出的新型粗纱机是60锭THC2022全电子牵伸粗纱机,徐兆山说:“我们将在细纱机上积累的全电子牵伸的丰富经验运用到了THC2022粗纱机上面,使其使用寿命更长,牵伸更稳定。”

85后总工程师——同和公司徐兆山专访

同和粗细联系统

  同和的粗细联也会在纺机展亮相,经过前几年技术上的深耕,在装置、外观上,都有升级优化。新颖的产品外观相信会让人眼前一亮,全系列产品布局,高速高量的创新突破相信会给业界耳目一新的感觉。

企业迅速发展离不开创新思维

  我们可以看到,同和公司这些年的快速发展都离不开创新思维,公司从上到下都非常重视创新,同和公司的创新思维又有着怎样的内涵呢?

  徐兆山说,我认为有三个方面:

  一是公司的理念。要深入用户现场去听取用户的心声和需求。

  二是产品标杆意识。产品对标业内国际一流品牌,产品标杆不只是对标纺织行业,还会对标全球优秀的汽车工业、航天工业、机床工业等行业,将其他行业的先进技术跨界应用到同和纺机产品上。

  为了广泛吸收应用先进技术,同和公司每年都要组织相关的技术人员、工艺人员,包括车间的骨干到各大城市去参加工博会、汽车展、机床展、航展等展会,比如,今年6月份的意大利米兰国际纺机展,在上海举办的工博会,以及在北京举办的国际机床展、国际机器人展,博采众长,开拓眼界,学习前沿技术。

  三是员工的创新。同和公司每个月都会举行技术创新工作会议,对每个车间、每个部门递交的创新提案,都会按照公司的技术创新管理办法进行评级评审奖励。

85后总工程师——同和公司徐兆山专访

中国纱线网总工程师孟进一行与同和公司领导合影

  近年来,同和公司的细纱机锭速不断突破业内常规认知,大家都很关注同和公司细纱机的发展规划。徐兆山介绍了同和公司从初心出发做细纱机和粗纱机的历程。众所周知,10多年前国内为数不少的知名纺纱企业的关键专件器材及主机大多采用的是进口产品,崔桂生董事长当时就想,作为纺织大国,为什么纺机核心技术被外国企业掌握?他说中国要想成为一个纺织强国,这些核心技术必须要牢牢掌握在中国人自己的手里,抱着这样民族精神和责任感,同和公司要做细纱机和粗纱机就要把它做到最好,要做到世界前三,经过不断努力,同和公司细纱机已经进入了国内国外一些知名企业。

85后总工程师——同和公司徐兆山专访

同和车间

  对于未来的产品规划,徐兆山说:“下一步同和公司的课题是让细纱机、粗纱机更高速、更高效、更少人、更智能化,我将带领我们的研发团队围绕公司的目标去奋斗,实现公司的战略目标,满足全球用户的需求,为中国纺织机械装备做出同和公司的一份贡献。”

给TA打赏
共{{data.count}}人
人已打赏
企业报道

吴忠德悦纺织企业技术中心获得宁夏回族自治区企业技术中心认定

2023-11-16 10:08:54

企业报道

天门纺机全新一代并条机即将亮相中国国际纺织机械展览会暨ITMA亚洲展

2023-11-16 14:33:13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