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假期后,在棉花期货冲上近十年高点、棉花、棉纱现货联手大涨后,下游对高价棉花接受程度不高,成交不多。近几日,郑棉行情出现明显调整,10月13日,郑棉主力合约盘中震幅高达1450元,虽最终收盘于20945元/吨,仍比盘中最高价下跌了830元/吨。震幅之大,令人心惊胆战,是郑棉不香了吗?近日的郑棉行情是短期调整还是会一路下跌?在“双控双降”持续进行下,近期粘胶短纤供应趋于紧张,节后国内粘胶短纤价格快速上涨,粘胶后市如何?
01
棉纺类期货跌声一片
因美国农业部(USDA)周二在10月供需报告中预估全球棉花产量及年末库存将增加,洲际交易所(ICE)棉花期货周二周三连续下跌,今日美棉跌0.62美分/磅,收盘价为105.34美分/磅。
10月13日,期货市场价格
10月13日,国内棉纺产业链期货收盘价普遍收跌,郑棉期货主力合约跌315元/吨,收盘价为20945元/吨,棉纱期货主力合约跌245元/吨,收盘价为28570元/吨,涤纶短纤期货跌296元/吨,收盘价为8002元/吨。自10月8日至10月13日,郑棉期货主力合约跌310元/吨。
近期棉花期货走势
对于棉花期货,中国纱线网认为,目前市场还在消化国家宏观调控、储备棉持续投放以及可能出台的新的调控政策给市场带来的未知风险。棉花期货经过近两日暴涨后回调,目前点价成交增加,企业生产刚需则纷纷抓住回调的机会补仓,棉花从“光芒万丈”到如今“绿光一片”。
前期暴涨的价格或将继续调整,近期可能还会出现新的价格水平。当前新疆棉抢收和下游需求疲软的矛盾显著,加上政策调控意向明显,资金的后续流入或更加谨慎。
现货方面,10月13日,代表内地标准级皮棉销售的国家棉花价格B指数为21518元/吨,较前一日下跌81元/吨,较10月8日下跌1368元/吨。10月13日,纯棉32S报价30000元/吨,较10月8日上涨1500元/吨;据隆众石化网化纤消息,伴随着原棉价格松动,前期封盘的棉纺厂陆续出台新报价,高报盘的棉纺厂自10月12日起陆续回调500-1000元/吨。
目前下游市场整体偏弱,纺企小幅累库,下游织造厂走货较少,库存压力较前期增加,平均维持在一个月左右的水平,下游织造厂产品价格未跟随棉花上涨。
02
新疆棉收购博弈继续
图源:喀什零距离
巴楚县近100万亩棉花喜获丰收,采棉机在棉田进行机械化采收
新疆棉收购行情有所降温,继周末籽棉价格下跌之后,10月11日至12日,巴楚县两日合计下调幅度达1元/公斤。10月12日机采棉多在10-10.1元/公斤,手摘棉40衣分11元/公斤。但是收购量均不大,棉农仍有一定的惜售情绪。目前有不少企业已经订出一部分以回笼资金。由于原油以及粘胶价格的上涨,多数轧花厂仍较为看好棉籽的后市,认为起码会有相对稳定的价格。
图源:喀什零距离
巴楚县纺织企业员工正在调试设备
预计收购博弈还将继续,目前新棉是卖方市场,棉农仍占据博弈主动方,由于籽棉的收购价波动比较大,当前客户询价多,实际成交量有所下降。新疆棉即将进入大量上市期,目前下游需求对棉花价格的支撑较弱,如果新棉价格过高,棉花价格能否向坯布、服装等下游顺利传导?这是接下来市场能否走好的关键。
03
棉花价格脱离供需基本面
节后棉花“一飞冲天”上21255元,显然是基于新疆棉抢收预期,但是需求层面,下游纱线织造纺服消费表现一般,此轮暴涨行情显然已经脱离了基本面,难以持续下去。
近期新疆棉抢收及棉花期货暴涨现象引发较高关注,国家打出“组合拳”缓解了市场对新疆棉抢收及棉花暴涨的担忧。中国储备棉管理有限公司发布公告称,将于2021年10月—11月组织2021年第一批中央储备棉投放。投放期间每个法定工作日原则上投放1.5万吨左右。挂牌销售底价随行就市动态确定,原则上与国内外棉花现货价格挂钩联动,由国内市场棉花现货价格指数和国际市场棉花现货价格指数各按50%的权重计算确定,每周调整一次。10月11日储备棉成交率98.01%,平均成交价格18241元/吨,较前一日下跌2637元/吨;10月12日储备棉成交率96.48%,平均成交价格18380元/吨,较前一日上涨139元/吨,高成交率反应了下游企业对棉花后市的预期。
中国纱线网认为,棉花作为棉纺产业重要原料,棉花市场的平稳运行有利于满足棉纺企业的生产需求,也有利于棉纺产业稳定。棉花是商品,价格形成应遵循市场规律,应受供求关系等多重因素影响,脱离了供需基本面的行情本身是不科学的,棉花价格终会遵循市场规律,呼应市场供需关系。
短期棉花期货及新棉收购价在政策打压降温后,虽然有所回调,但是棉花期货价格仍然处于高位,在新棉大量上市之前,仍有继续走高可能。
04
“双控”持续,粘胶短纤价格快速上涨
在“双控双降”持续进行下,化纤厂负荷承压,各个环节或抬升价格。由于粘胶供应紧张,以及原料涨价和开工率降低等原因,节后国内粘胶短纤价格快速上涨,部分粘胶厂商上调价格,市场报价看涨情绪较浓。“双控”背景下,供需双减是不可避免的趋势,下游企业“买涨不买跌”的心态或有发酵可能。10月9日,国内粘胶短纤最新价格报14000元/吨,较节前上涨2000元/吨,涨幅达16.67%,并创下近半年来新高,部分厂家报价已飙涨至15000元/吨。10月13日,国内粘胶短纤最新价格报13800元/吨,较10月12日上涨600元/吨,较10月8日上涨1200元/吨。
05
棉花高位震荡,短期粘短回暖
四季度,“能耗双控”、“错峰生产常态化”、“限电”等因素将对纺织行业供应形成压缩效应,11月12月,为往年纺织企业为“双十一”“圣诞节”备货旺季,纺织市场需求有望提升,四季度随着国内内需不断释放,也不排除海外订单进一步回流,市场需求或许会不断恢复,为后续纺织市场需求提供了支撑。因此,中长期看,我们仍相对看好棉花市场走势。随着“双控”的持续进行,以及油价上涨,预计粘胶短纤价格短期将回暖,后续仍需关注政策变化。
来源:中国纱线网原创,授权转载
编辑:中国纱线网新媒体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