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美国商务部公布的数据显示,美国11月商品贸易逆差环比大增17.5%,达到978亿美元,超出市场预期,也创下历史新高。出口下降、进口增长,是美国11月商品贸易逆差大增的原因,巨大的贸易逆差对美国GDP构成拖累。
熬不住通胀的持续攀升,美国此前就有意向要降低中国商品关税。美国贸易代表戴琪称,拜登政府将会启动一些有针对性的豁免程序,以此来免除特朗普政府制定的对中国3700亿美元的商品加征关税的政策。
美国购买的6350亿美元中国商品相当于美国制造业GDP的27%
自2018年1月特朗普总统对中国输美产品大规模加征关税以来,中国对美出口增长了31%。按经季节性调整的年增长率计算,美国正在购买的6350亿美元中国商品相当于美国制造业国内生产总值(GDP)的27%!
在疫情造成大破坏后,外国对中国商品的高需求使中国的产能变得紧张,导致中国出现电力短缺问题,这迫使相关产业减少了产能。
中国控制疫情的速度比任何其他大型工业国都快,因此生产能力受到的破坏也更小。这就部分解释了为什么中国对美出口出现了增长,尽管有大约半数的中国输美商品都被征收了20%的关税。
另一个原因是美国活跃劳动力减少。美国劳动参与率(就业或正在找工作的劳动适龄人口占比)在新冠肺炎疫情出现后急剧下降,至今尚未恢复。
这就解释了为什么特朗普政府施行的关税措施(拜登政府继续执行该措施)未能减少美国对中国制造业的依赖。美国别无选择只能进口更多的中国商品,而消费者则要花更多的钱才能买到这些商品,从而引发了通货膨胀。
长荣宣布发40倍月薪年终奖
美国供应链的糟糕状况是另外一个故事。例如,向美国制造商发出的设备生产订单停滞在1992年的水平,仅为1999年峰值的一半。
以美国为代表的海外疫情严重导致海运拥堵,运费齐涨,今年中国海运行业利润大增也侧面显示了美国疫情严重的影响。据中国台湾《工商时报》2021年12月30日报道,长荣海运向员工发放年终奖,奖金额度高达月薪的40倍。2021年集运市场行情大好,借着这股东风,业界预计长荣海运2021年利润将超过2000亿元新台币,相当于2020年利润的10倍。
报道称,不少长荣海运的员工一早看到账户,直呼:“是不是看错了!”第一反应是“从没见过这么多钱!”
以员工底薪6万元新台币计算,每名长荣海运员工的年终奖预计超过200万元新台币。
△台湾媒体相关报道
中美双边贸易创纪录
实际上,即使没有疫情,中国也一直是美国重要的货物贸易伙伴,是仅次于欧盟的美国第二大贸易伙伴。
从贸易类别来看,机电音像等设备、杂项制品、纺织原料及纺织制品、车辆和航空器等运输设备、塑料橡胶是中美双边前五大贸易商品,2021年1-9月(累计)进出口额分别为2068.35亿美元、601.35亿美元、393.49亿美元、322.65亿美元、304.38亿美元,累计同比增长23.91%、60.07%、-2.98%、61.40%、39.13%。除纺织原料及纺织制品外,其余几大类商品贸易额均实现了20%以上的同比增幅。
从2021年1-9月中国对美国出口商品的类别来看,机电音像等设备、杂项制品、纺织原料及纺织制品、塑料橡胶、贱金属及其制品是中国对美国出口的前五类重要商品,出口额分别为1748.85亿美元、598.31亿美元、374.76亿美元、243.58亿美元、236.34亿美元,分别增长25.83%、60.71%、-3.92%、47.51%、59.87%。
从中国自美进口商品的类别来看,机电音像等设备、植物产品、矿产品、化工产品、车辆和航空器等运输设备是中国自美国进口的前五类商品,2021年1-9月累计进口额分别为319.50亿美元、193.14亿美元、168.51亿美元、153.60亿美元、132.26亿美元,分别增长14.36%、增长193.67%、175.40%、20.47%、52.54%。基本符合中美第一阶段经贸协议对中方增加进口美方制成品、农产品和能源的要求。
综合来看,2021年1-9月,中美双边货物贸易增长势头强劲,中方一直处于顺差地位。除了少数商品贸易额出现小幅度下降之外,排名前五的贸易产品基本处于增幅20%以上的增长态势,个别类别商品增幅高达60%以上。这一结果也反应了贸易战不仅没有减少美中贸易逆差,反而进一步扩大了逆差。
美国发起的对华贸易战以失败告终
种种事实说明美国对中国发动的贸易战已然失败。
事实上,自2017年以来,贸易战就在持续损伤美国经济。受“301调查”和贸易战影响,美国企业遭受压力,商品价格上涨,工人工资、岗位均遭削减。美中贸易全国委员会与牛津经济研究院今年1月发布的报告显示,若中美贸易摩擦进一步升级,美国实际GDP在未来5年有可能减少1.6万亿美元。
反观中国,无论是出口额还是贸易顺差都在稳步增长——2020年贸易顺差高达5350亿美元,同比增长27%。
从对外贸易来看(见图7),自2020年3月以来,中国货物进出口总额一直高于美国,2021年前8个月,美国货物进出口总额累计为4.9万亿美元,贸易顺差1.1万亿美元;中国货物进出口总额累计为5.6万亿美元,贸易顺差2.1万亿美元;2021年中美双边货物贸易继续保持增长,双边贸易额增速较快。从对外投资来看,商务部预计,2021年全年吸收外资将实现两位数增长,这将是十年来中国吸收外资首次实现两位数增长。
同时,美国企业在华投资热情高涨。
根据美国经济分析局(BEA)发布的统计数据,2021年上半年,美国对华直接投资头寸净流出3.90亿美元,同比增长69.5%;中国在美国的直接投资头寸净流出35.58亿美元,规模较上年有所收窄,同比下降38.7%。
间接投资方面,尽管从并购交易数量(89宗)来看美国仍为中企第一大海外并购目的地,但2021年前三季度中企在美国的并购金额仅为61.4亿美元,同比下降12%。
根据全球化智库(CCG)发布的《中美关系走向对在华跨国公司的影响》研究报告,2018年至2021年5月,94家在华的美国企业中,增加在华业务的企业数量达到28家,其中,现有的28家在华美国高科技公司中,有11家增加在华业务,缩减在华业务的企业有7家,还有3家企业选择重组。
综上,不论从中美分别分析(中国经济实力,贸易实力增长强劲),还是从中美双边贸易、双向投资角度分析,美国发起的对华贸易战均以失败而告终。
RCEP来了,零关税的消费品要来了
近期,商务部等部门印发《“十四五”国内贸易发展规划》。国内贸易发展的主要目标为,到2035年,我国消费大国地位进一步稳固,商品和服务消费品质更好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内外贸一体化融合发展,企业竞争力显著提高,全球资源配置能力显著增强。
国际贸易方面,2022年1月1日,RCEP协定将正式生效实施。随着RCEP的生效,美国妄图对我们从国际贸易环境上去封锁的阴谋很难得逞。
RCEP协定生效将带来多重积极效应,我国与RCEP成员国贸易额占我国贸易总额1/3左右,RCEP有利于扩大我国优势产品的出口,并提升我国与其他成员国的相互投资增长。
我国中间品的生产和贸易将获益,纺织原材料、汽车零部件、电子元器件等上游产品的出口将进一步增长。
RCEP生效后,我国对东盟商品的减税有覆盖面广、立即减税至零商品多的特点。
降税完成后,中国从东盟进口的椰子汁、菠萝制品、纸制品,从日本进口的大部分机械设备、仪器仪表、汽车零部件,都将逐步免除关税。同时,中国对日本出口的机电产品、仪器仪表、纺织服装、部分水产品和蔬菜等也将逐步享受零关税待遇。
整体从RCEP协定国的直接进出口结构和供给演变趋势来看,未来随着东南亚地区产能的进一步释放,国内中低端的产品市场将受到一定冲击。国内纺企在混纺、功能性等中高端产品竞争力的提升,将进一步推动我国产品面向RCEP国家出口的增长。
关于数据,有话说
美国贸易数据显示,自2018年美中贸易冲突升级以来,美国对华贸易逆差似乎出现了大幅收窄。相比之下,中国的数据则讲述了一个截然不同的故事:正如中国对美贸易顺差数字所显示的,美国对华贸易逆差在2020年底几乎达到了历史最高水平。
截至美国东部时间12月30日16时21分,美国累计新冠肺炎确诊病例达54215085例,死亡病例达824052例。与24小时前数据相比,美国单日新增确诊超70万,达到708082例,创疫情暴发以来最高纪录。 美国疫情形势严峻导致其产业链供给压力仍较大,其对中国防疫物资以及制造业相关产品都有巨大的需求,产业链的配置或倒逼美国政府不得不从中国进口产品,长期来看中国纺织产业链在全球仍然具有主导地位,用中国棉花制成的商品将涌向美国。
以今年中美贸易情况推算,明年 4、5 月份会出现中国防疫物资出口到美国的可能性,也可能带动中国纺服产业的出口。
来源:中国纱线网整理撰写自观察者网、人大重阳、华尔街见闻、外市场、进出口经理人、中国纺织品进出口商会、上海证券报,转载请注明中国纱线网
编辑:中国纱线网新媒体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