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贸易战宣告美国失败!疫情导致美供应链危机,中国海运企业发40倍月薪年终奖!RCEP带来哪些红利?

  近日,美国商务部公布的数据显示,美国11月商品贸易逆差环比大增17.5%,达到978亿美元,超出市场预期,也创下历史新高。出口下降、进口增长,是美国11月商品贸易逆差大增的原因,巨大的贸易逆差对美国GDP构成拖累。

  

  熬不住通胀的持续攀升,美国此前就有意向要降低中国商品关税。美国贸易代表戴琪称,拜登政府将会启动一些有针对性的豁免程序,以此来免除特朗普政府制定的对中国3700亿美元的商品加征关税的政策。

美国购买的6350亿美元中国商品相当于美国制造业GDP的27%

  自2018年1月特朗普总统对中国输美产品大规模加征关税以来,中国对美出口增长了31%。按经季节性调整的年增长率计算,美国正在购买的6350亿美元中国商品相当于美国制造业国内生产总值(GDP)的27%!

  

  在疫情造成大破坏后,外国对中国商品的高需求使中国的产能变得紧张,导致中国出现电力短缺问题,这迫使相关产业减少了产能。

  

  中国控制疫情的速度比任何其他大型工业国都快,因此生产能力受到的破坏也更小。这就部分解释了为什么中国对美出口出现了增长,尽管有大约半数的中国输美商品都被征收了20%的关税。

  

  另一个原因是美国活跃劳动力减少。美国劳动参与率(就业或正在找工作的劳动适龄人口占比)在新冠肺炎疫情出现后急剧下降,至今尚未恢复。

  

  这就解释了为什么特朗普政府施行的关税措施(拜登政府继续执行该措施)未能减少美国对中国制造业的依赖。美国别无选择只能进口更多的中国商品,而消费者则要花更多的钱才能买到这些商品,从而引发了通货膨胀。

长荣宣布发40倍月薪年终奖

  美国供应链的糟糕状况是另外一个故事。例如,向美国制造商发出的设备生产订单停滞在1992年的水平,仅为1999年峰值的一半。

  

  以美国为代表的海外疫情严重导致海运拥堵,运费齐涨,今年中国海运行业利润大增也侧面显示了美国疫情严重的影响。据中国台湾《工商时报》2021年12月30日报道,长荣海运向员工发放年终奖,奖金额度高达月薪的40倍。2021年集运市场行情大好,借着这股东风,业界预计长荣海运2021年利润将超过2000亿元新台币,相当于2020年利润的10倍。

  

  报道称,不少长荣海运的员工一早看到账户,直呼:“是不是看错了!”第一反应是“从没见过这么多钱!”

  

  以员工底薪6万元新台币计算,每名长荣海运员工的年终奖预计超过200万元新台币。

中美贸易战宣告美国失败!疫情导致美供应链危机,中国海运企业发40倍月薪年终奖!RCEP带来哪些红利?

△台湾媒体相关报道

中美双边贸易创纪录


  实际上,即使没有疫情,中国也一直是美国重要的货物贸易伙伴,是仅次于欧盟的美国第二大贸易伙伴。

中美贸易战宣告美国失败!疫情导致美供应链危机,中国海运企业发40倍月薪年终奖!RCEP带来哪些红利?

  从贸易类别来看,机电音像等设备、杂项制品、纺织原料及纺织制品、车辆和航空器等运输设备、塑料橡胶是中美双边前五大贸易商品,2021年1-9月(累计)进出口额分别为2068.35亿美元、601.35亿美元、393.49亿美元、322.65亿美元、304.38亿美元,累计同比增长23.91%、60.07%、-2.98%、61.40%、39.13%。除纺织原料及纺织制品外,其余几大类商品贸易额均实现了20%以上的同比增幅。

中美贸易战宣告美国失败!疫情导致美供应链危机,中国海运企业发40倍月薪年终奖!RCEP带来哪些红利?

  从2021年1-9月中国对美国出口商品的类别来看,机电音像等设备、杂项制品、纺织原料及纺织制品、塑料橡胶、贱金属及其制品是中国对美国出口的前五类重要商品,出口额分别为1748.85亿美元、598.31亿美元、374.76亿美元、243.58亿美元、236.34亿美元,分别增长25.83%、60.71%、-3.92%、47.51%、59.87%。

中美贸易战宣告美国失败!疫情导致美供应链危机,中国海运企业发40倍月薪年终奖!RCEP带来哪些红利?

  从中国自美进口商品的类别来看,机电音像等设备、植物产品、矿产品、化工产品、车辆和航空器等运输设备是中国自美国进口的前五类商品,2021年1-9月累计进口额分别为319.50亿美元、193.14亿美元、168.51亿美元、153.60亿美元、132.26亿美元,分别增长14.36%、增长193.67%、175.40%、20.47%、52.54%。基本符合中美第一阶段经贸协议对中方增加进口美方制成品、农产品和能源的要求。

中美贸易战宣告美国失败!疫情导致美供应链危机,中国海运企业发40倍月薪年终奖!RCEP带来哪些红利?

  综合来看,2021年1-9月,中美双边货物贸易增长势头强劲,中方一直处于顺差地位。除了少数商品贸易额出现小幅度下降之外,排名前五的贸易产品基本处于增幅20%以上的增长态势,个别类别商品增幅高达60%以上。这一结果也反应了贸易战不仅没有减少美中贸易逆差,反而进一步扩大了逆差。

美国发起的对华贸易战以失败告终

  种种事实说明美国对中国发动的贸易战已然失败。

  

  事实上,自2017年以来,贸易战就在持续损伤美国经济。受“301调查”和贸易战影响,美国企业遭受压力,商品价格上涨,工人工资、岗位均遭削减。美中贸易全国委员会与牛津经济研究院今年1月发布的报告显示,若中美贸易摩擦进一步升级,美国实际GDP在未来5年有可能减少1.6万亿美元。

  

  反观中国,无论是出口额还是贸易顺差都在稳步增长——2020年贸易顺差高达5350亿美元,同比增长27%。

中美贸易战宣告美国失败!疫情导致美供应链危机,中国海运企业发40倍月薪年终奖!RCEP带来哪些红利?

  从对外贸易来看(见图7),自2020年3月以来,中国货物进出口总额一直高于美国,2021年前8个月,美国货物进出口总额累计为4.9万亿美元,贸易顺差1.1万亿美元;中国货物进出口总额累计为5.6万亿美元,贸易顺差2.1万亿美元;2021年中美双边货物贸易继续保持增长,双边贸易额增速较快。从对外投资来看,商务部预计,2021年全年吸收外资将实现两位数增长,这将是十年来中国吸收外资首次实现两位数增长。

  

  同时,美国企业在华投资热情高涨。

  

  根据美国经济分析局(BEA)发布的统计数据,2021年上半年,美国对华直接投资头寸净流出3.90亿美元,同比增长69.5%;中国在美国的直接投资头寸净流出35.58亿美元,规模较上年有所收窄,同比下降38.7%。

  

  间接投资方面,尽管从并购交易数量(89宗)来看美国仍为中企第一大海外并购目的地,但2021年前三季度中企在美国的并购金额仅为61.4亿美元,同比下降12%。

  

  根据全球化智库(CCG)发布的《中美关系走向对在华跨国公司的影响》研究报告,2018年至2021年5月,94家在华的美国企业中,增加在华业务的企业数量达到28家,其中,现有的28家在华美国高科技公司中,有11家增加在华业务,缩减在华业务的企业有7家,还有3家企业选择重组。

  

  综上,不论从中美分别分析(中国经济实力,贸易实力增长强劲),还是从中美双边贸易、双向投资角度分析,美国发起的对华贸易战均以失败而告终。

RCEP来了,零关税的消费品要来了

  近期,商务部等部门印发《“十四五”国内贸易发展规划》。国内贸易发展的主要目标为,到2035年,我国消费大国地位进一步稳固,商品和服务消费品质更好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内外贸一体化融合发展,企业竞争力显著提高,全球资源配置能力显著增强。

中美贸易战宣告美国失败!疫情导致美供应链危机,中国海运企业发40倍月薪年终奖!RCEP带来哪些红利?

  国际贸易方面,2022年1月1日,RCEP协定将正式生效实施。随着RCEP的生效,美国妄图对我们从国际贸易环境上去封锁的阴谋很难得逞。

  RCEP协定生效将带来多重积极效应,我国与RCEP成员国贸易额占我国贸易总额1/3左右,RCEP有利于扩大我国优势产品的出口,并提升我国与其他成员国的相互投资增长。

  我国中间品的生产和贸易将获益,纺织原材料、汽车零部件、电子元器件等上游产品的出口将进一步增长。

中美贸易战宣告美国失败!疫情导致美供应链危机,中国海运企业发40倍月薪年终奖!RCEP带来哪些红利?

  RCEP生效后,我国对东盟商品的减税有覆盖面广、立即减税至零商品多的特点。

  

  降税完成后,中国从东盟进口的椰子汁、菠萝制品、纸制品,从日本进口的大部分机械设备、仪器仪表、汽车零部件,都将逐步免除关税。同时,中国对日本出口的机电产品、仪器仪表、纺织服装、部分水产品和蔬菜等也将逐步享受零关税待遇。

  

  整体从RCEP协定国的直接进出口结构和供给演变趋势来看,未来随着东南亚地区产能的进一步释放,国内中低端的产品市场将受到一定冲击。国内纺企在混纺、功能性等中高端产品竞争力的提升,将进一步推动我国产品面向RCEP国家出口的增长。

关于数据,有话说

  美国贸易数据显示,自2018年美中贸易冲突升级以来,美国对华贸易逆差似乎出现了大幅收窄。相比之下,中国的数据则讲述了一个截然不同的故事:正如中国对美贸易顺差数字所显示的,美国对华贸易逆差在2020年底几乎达到了历史最高水平。

  

  截至美国东部时间12月30日16时21分,美国累计新冠肺炎确诊病例达54215085例,死亡病例达824052例。与24小时前数据相比,美国单日新增确诊超70万,达到708082例,创疫情暴发以来最高纪录。 美国疫情形势严峻导致其产业链供给压力仍较大,其对中国防疫物资以及制造业相关产品都有巨大的需求,产业链的配置或倒逼美国政府不得不从中国进口产品,长期来看中国纺织产业链在全球仍然具有主导地位,用中国棉花制成的商品将涌向美国。

  

  以今年中美贸易情况推算,明年 4、5 月份会出现中国防疫物资出口到美国的可能性,也可能带动中国纺服产业的出口。

  

  来源:中国纱线网整理撰写自观察者网、人大重阳、华尔街见闻、外市场、进出口经理人、中国纺织品进出口商会、上海证券报,转载请注明中国纱线网

  编辑:中国纱线网新媒体团队

给TA打赏
共{{data.count}}人
人已打赏
国内棉花

元旦假期来临 纺企避险观望  ——中国棉花市场周报(2021年12月20-24日) 来源:中国棉花网2021-12-31 17:12:59编辑:KK 本周,国内外棉价攀升;国内外棉纱价格继续下跌;涤纶短纤价格震荡上涨。一、国内棉价上涨本周,元旦临近,纺织企业弱势未改,新棉成交仍有限,棉花上下游延续僵持,国内棉价随ICE期棉上涨后,现货呈现有价无市格局。2021年12月27-31日,代表内地标准级皮棉市场价格的国家棉花价格B指数均价21345元/吨,较前周上涨329元/吨,涨幅1.6%;郑州商品交易所棉花期货主力合约结算均价20257元/吨,较前周上涨397元/吨,涨幅2.0%。二、国际棉价上涨本周,原油价格上涨推动金融市场情绪升温,国际棉花跟随价格上涨。2021年12月27-31日,美国洲际交易所棉花期货(ICE)主力合约结算均价112.42美分/磅,较前周上涨4.73美分/磅,涨幅4.4%;代表进口棉中国主港到岸均价的国际棉花指数(M)均价128.18美分/磅,较前周上涨4.20美分/磅,涨幅3.4%,折人民币进口成本19890元/吨(按1%关税计算,不含港杂和运费),较前周上涨652元/吨,涨幅3.4%。国际棉价比国内棉价低1455元/吨,价差较前周缩小323元/吨。三、国内外棉纱价格继续下跌本周,纺织市场行情延续弱势,部分纺织企业在大幅让利去库存后,降价幅度有所收窄,国内棉纱价格延续小幅下跌态势。进口纱成交仍无起色,中国港口越南、印度等地高配纱线销势好于低支纱,外纱价格跌幅收窄,常规外纱均价仍高于常规国产纱143元/吨。坯布市场行情仍冷清,出货继续减少,纯棉布价格较前周持平。涤纶短纤价格随PTA震荡。四、后市展望市场情绪升温或是暂时,消费后劲不足继续施压国际棉价。世界银行警告称,通胀飙升和全球新一轮的新冠疫情限制措施,可能引发全球经济再次出现衰退。欧洲央行表示,明年应开始退出负利率和非常规货币政策。国际棉市方面,美棉签约量继续下降,装运量边际增加,美国农业部周度出口报告显示,上周2020/21年度美棉签约量4.52万吨,环比下降20%;装运量3.84万吨,环比增长25%。美国乔治亚州物流受阻新棉堆积,加工进度被迫放缓。印度棉花联合会称,2021/22年度印度棉花产量预计超过600万吨。巴基斯坦棉花收获收尾,相关机构预计总产同比增加24%。国际纺织市场方面,印度服装市场持续复苏,该国内纺织企业用棉需求相对旺盛。奥密克戎毒株未抵挡美国人的圣诞热情,圣诞节消费情况边际改善,相关机构数据显示,实体店访问量和2019年相比仍暴跌90%,同时供应链窘境也使得部分商店屡现断货潮。短期,市场情绪主导商品市场走势,消费黯淡向棉价继续施压。双节临近,提防资金离场带来的下行风险。商务部12月29日会议提出,明年将更加注重稳字当头,稳住消费回暖势头,稳住外贸外资基本盘。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12月小型企业PMI为46.5%,比上月下降2.0个百分点。国内棉市方面,当前棉价高位运行提振棉农植棉信心,国家棉花市场监测系统调查显示,2022年中国棉花意向种植面积同比增加1.0%。皮棉现货购销整体情况仍疲软,贸易商和纺织企业采购热情低迷,2021/22年度新疆棉销售进度较往年大幅下滑,轧花企业库存及资金压力依旧较大。国家棉花市场监测系统调查显示,本周全国销售皮棉17万吨,环比增加0.3万吨;截至12月30日全国累计销售皮棉109.6万吨,同比减少92.9万吨。据中国棉花网调查结果显示,当前约9成企业订单不足以撑到春节后,大幅低于去年同期水平;处亏损边缘甚至早已亏损企业占61%;元旦过后纺织企业将陆续迎来放假潮,春节放假时长较往年延长的占53%,平均延长时间11.4天。短期,资本情绪牵动金融市场,棉纺织产业链趋弱状况进一步显现,谨防撤资离场对棉价造成波动。  资讯权限图标说明:   1、红锁图标: 为A、B等级会员、资讯会员专享;   2、绿锁图标: 为注册并登陆会员专享;   3、圆点图标: 为完全开放资讯; 本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锦桥纺织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锦桥纺织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获得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锦桥纺织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侵权责任的权利。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锦桥纺织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及投稿事宜,请联系:0532-66886655 E-mail:gao@sinotex.cn 相关文章  手机扫下列任意二维码,轻松便捷获得纺织商务和资讯信息!

2021-12-31 17:12:59

国内棉花

国内外棉价上涨 棉纺企业调整品种结构自救 RCEP生效!中日首次建立双边自贸关系

2022-1-5 10:32:29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