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贸不好 内销破局?节后开工首日,棉纺企业生产销售形势向好 预计棉价上调400元 贸易商库存低 纱价有调涨预期

内需市场有望修复

外需订单承压

2022年国内服装零售整体下降,2023年有望走出阴霾。受疫情影响,2022年居民出行减少,线下服装消费受到抑制。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2年12月,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零售额1321亿元,同比下降12.5%,1-12月累计零售额为13003亿元,同比下降6.5%,其中网上“穿类”商品零售额同比实现3.5%增速。随着国内防疫政策调整,扩大内需政策逐渐推开,2023年服装内销市场回暖仍十分可期。

外贸不好 内销破局?节后开工首日,棉纺企业生产销售形势向好 预计棉价上调400元 贸易商库存低 纱价有调涨预期

2022年3月底至今,绝大部分时间内外棉价差维持倒挂,国产棉纺商品国际竞争力增强,然而,由于外贸环境受到限制,出口数据并不理想,12月我国服装出口连续第四个月负增长,2022全年为正增长。据海关数据显示,2022年12月我国服装出口额为142.94亿美元,同比下降11.8%,是自2020年12月后出现负增长的第四个月;2022年9-12月服装出口累计额为570.5亿美元,同比下降11.57%;2022年1-12月,服装出口累计额为1753.9亿美元,同比增长3.02%。2022年棉布出口量64.75亿米,较2021年减少12.91%,较前4年均值减少15.58%。在海外需求下降,订单转移等多重压力下,我国服装出口形势承压。

外贸不好 内销破局?节后开工首日,棉纺企业生产销售形势向好 预计棉价上调400元 贸易商库存低 纱价有调涨预期

随着防疫政策优化给消费恢复注入信心,纺织市场较前期有所活跃。国内纺织市场迎来久违的小幅回暖迹象。据国家棉花市场监测系统调查显示,截至2023年1月初,产成品库存下降的纺企接近65%,计划延长假期的企业也较去年大幅减少35个百分点,但纱线新增订单依然有限,主要以短单为主,订单在7-15天的企业占据四成,外单量延续稳中下降态势,市场普遍等待春节后消费预期的进一步兑现。

消费有望逐步恢复

成为稳定行情的基础力量

伴随着疫情防控政策优化,以及中央工作经济会议定调扩大内需的主要工作方针后,消费复苏成为市场较为关注的方向。短期来看,随着各地疫情感染过峰和居民出行逐渐恢复,对于国内服装消费修复形成利好,对纺织市场行情形成一定支撑,同时要警惕预期提前消化,现实消费恢复缓慢带来的回落风险,长端的消费修复需要通过经济环境的好转才能得以改善。

外贸不好 内销破局?节后开工首日,棉纺企业生产销售形势向好 预计棉价上调400元 贸易商库存低 纱价有调涨预期

未来国内棉花消费可能强劲复苏

从2022年5月开始,棉价见顶回落,开启了一波大熊市,核心因素主要是货币紧缩、消费下行和扩种增产。

货币紧缩是第一大核心因素。在高通胀压力下,欧美等主要经济体持续加息,紧缩货币,导致大宗商品市场持续承压,棉花自然难独善其身。

消费下行是这轮棉花熊市的第二大核心因素,从2022年5月开始,“国外消费好、国内消费差”的分化结束,转变为国内外棉花消费同时下降,消费端利空一直持续到11月。

扩种增产是这轮棉花熊市的第三大核心因素,因棉花价格达到历史高位引发全球扩种,在7月美旱巴涝极端天气之前,扩种增产利空施压棉价下跌。从全球范围来看,2021/22年度主流的棉花种植成本约为61-69美分/磅,棉花种植利润理论上超过80%,势必会激励农民增加对下年度棉花的种植。

2022年2月之后,尤其是俄乌战争爆发导致谷物价格大涨,棉花的比价优势缩小,但并没有转化为种植劣势。在消费下行的情况下,产量增加可能导致供求关系逆转,去库存周期转为累库存周期,驱动棉价筑顶下跌。

不过,天有不测风云,2022年8月出现了美旱巴涝极端天气,对冲了扩种增产利空,引发了8月份美棉熊市大反弹。

外贸不好 内销破局?节后开工首日,棉纺企业生产销售形势向好 预计棉价上调400元 贸易商库存低 纱价有调涨预期

这轮棉花熊市大概率已经结束。

首先,从利空能量来看,郑棉在这轮熊市中最大跌幅达47%,比熊市跌幅均值多12%,对利空的释放非常充分。

其次,支撑熊市的三个核心因素都发生了变化。11月,货币紧缩变为加息放缓;扩种增产被极端天气对冲,2022/23年度全球产量持平甚至会略降;国内外消费共同下行出现分化,国外维持衰退下行,但国内交易开始复苏。

未来影响棉价的核心因素会逐步切换为“低估值修复、消费边际好转和下年度种植面积减少”,国际棉价有可能震荡反弹。全球市场方面,棉花消费持续下调,已抵消大部分紧缩衰退风险。美旱巴涝,极端天气对冲扩种增产利空,如果印度产量不及预期,2022/23年度全球棉花可能小幅减产。棉粮比处于历史低位,未来有减面积偏差。

这三大核心因素,支持美棉震荡反弹。国内市场方面,高库存叠加丰产,供应压力较大,但收购成本固化在13000元/吨附近,提供底部支撑。11月开始,国内防疫放开,参考国外经验,2023年国内棉花消费可能强劲复苏。低估值吸引资金流入,目前郑棉和整体商品比价仍在历史低位,国内外棉价仍然倒挂,估值修复行情还会持续。这三大核心因素,支持郑棉震荡反弹。风险因素,主要来自政策、面积和天气,需要持续跟踪。

纺企生产形势向好

1月28日,节后开工首日,棉纺企业生产销售形势向好,纺企开工生产积极性较高,无论开机率还是复工率都保持了较高水平。

春节期间,ICE美棉震荡上涨,国内棉市虽然处于停盘期间,但在下游生产向好的刺激下,棉花企业和贸易商调涨预期强烈,棉价面临较大上涨压力。一位棉花贸易商说,节前新疆地区棉花报价在15100元/吨左右,预计节后棉花报价将上调300-400元/吨,新疆棉运至内地的报价则在16000元/吨以上,当然实际采购或还有一定议价空间。目前下游企业刚开工,采购原料意愿不强。

除了以上原因外,节后棉价调涨预期强烈还与下游企业原料库存水平偏低有很大关系,该贸易商表示,目前下游织造企业纱线原料库存普遍偏低,加之纱线贸易商库存低,支撑纱价保持上涨势头,在此条件下棉价也有调涨的预期。

外贸不好 内销破局?节后开工首日,棉纺企业生产销售形势向好 预计棉价上调400元 贸易商库存低 纱价有调涨预期

节后纺织企业复工率如何?

河南南阳一位棉纺人士表示,目前所在地区纺织企业均已开工,开工率达到80%以上,已开工企业则保持了满负荷运转。现在企业原料库存规模在15-30天,眼下没有继续扩大原料规模的预期,棉价波动大,企业仍然谨慎采购。中大型纺企基本没有成品库存,小型纺企成品库存周转期在2-3天,库存规模也很小,棉纱销售压力较低。该地区是以混纺产品为主,纯棉产品较少,随着纱价上涨,纱线利润明显好转。

在全球经济增速放缓,国际形势不确定因素仍在加剧的情况下,国际纺织品服装需求大幅下滑。中国疫情防控政策调整后,居民消费有望逐渐恢复,为市场复苏注入信心。短期内,国内消费预期和收购加工成本均有望对郑棉形成一定程度支撑。春节假期结束,国内纺企陆续复工复产,纱价试探性上调,市场对于国内消费抱有较高期望。

随着经济运转步入正轨,下游消费开始反弹,棉纺产业链信心整体恢复,过低的棉价和纱价有望得到有效修复,外界普遍对于节后棉价走势更加乐观。当然,有的棉纺人士则持谨慎乐观态度,认为现在郑棉价格已经和内地库存放的新疆棉现货价格基本持平,均保持在16000元/吨附近;前期上涨是期货价格贴水现货,现在两者基本持平,况且前面棉价过低给郑棉上涨预留了足够的空间,棉价已经恢复到正常水平。

来源:中国棉花网、世界服装鞋帽网、我的钢铁网

编辑:中国纱线网新媒体团队

给TA打赏
共{{data.count}}人
人已打赏
国内棉花

郑棉冲高回落 关注下游订单 来源:锦桥纺织网2023/1/30 15:10:59编辑:KK 春节后首个交易日,郑棉主力合约早盘冲高,一度触及15120元/吨阶段性高位,但随后涨幅缩窄,午后回落更加明显,该合约最终收于14885元/吨,日涨幅录得0.24%。外盘棉花走势偏强,给国内盘面带来提振。国内需求预期能否兑现还需等待下游表现以验证。春节假期过后,纺织厂陆续开工。纯棉纺企陆续开工,但下游开工略晚,当前成交稀少,预计2月1日后逐渐恢复正常。春节假期期间,棉花出现较大幅上涨,在成本推动及纺企低库存下,纺企纯棉纱涨价情绪较高,部分报价上调500元/吨,但仍有较多纺企选择观望。全棉布仍处恢复阶段,目前兰溪地区织厂全面复工,仅少量外地工人尚未返工,织机基本开齐,其余多地大型织厂复工,中小织厂则尚未复工。目前织厂询价、报价仍少,价格整体维持年前,但织厂多表示涨价预期强烈。目前织厂接单、发货尚未启动,预计随着染厂复工将逐渐增加。对于市场逻辑演变,国泰君安期货表示,郑棉预计保持偏强势头,下游纺织产业情绪明显好转,春节后下游普遍有涨价预期,下游开工率有望回升,将推动纺织厂原料补库,在整体商品市场对中国需求乐观预期被证伪之前,良好情绪将推动棉花期现货价格共振上涨。不过需要注意的是下游实际订单,如果新增订单不理想,则棉花实际需求预计有限,将限制棉价上涨空间,一旦产业情绪掉头,轧花厂套保需求上升,也会对棉价构成压力。总体看短期乐观情绪维持。 资讯权限图标说明:   1、红锁图标: 为A、B等级会员、资讯会员专享;   2、绿锁图标: 为注册并登陆会员专享;   3、圆点图标: 为完全开放资讯; 本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锦桥纺织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锦桥纺织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获得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锦桥纺织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侵权责任的权利。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锦桥纺织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及投稿事宜,请联系:0532-66886655 E-mail:gao@sinotex.cn 相关文章 手机扫下列任意二维码,轻松便捷获得纺织商务和资讯信息!

2023-1-30 15:10:59

国内棉花

期棉高开低走 轧花厂套保纠结   来源:中国棉花网2023-01-30 20:01:10编辑:KK 春节后首个交易日,郑棉与股市、大部分商品期货品种迎来“开门红”,CF2305主力合约高点达到15120元/吨,不过随后承压回落至万五关口下方。从调查看,一部分纺企将棉纱报价普遍上调300-500元/吨,致使新疆内外棉花现货一口价、基差报价均应声普遍上涨200-400元/吨。安徽某贸易商表示,1月30日新疆监管库“双28”(或单29)机采棉报价涨至15150-15400元/吨(因具体指标及仓储库不同有一些差异),较春节前明显上涨,该公司以公重15200元/吨价格采购3批北疆库3129级机采棉。据了解,近几日棉花贸易商、轧花厂陆续复工,棉企报价逐渐增多,企业出货意愿较高,为加快销售回款,少数棉企甚至承诺负担1-2个月疆内棉花铁路出库费(之前销售方只负担1个月公路出库费)。由于春后大部分棉纺厂、贸易商仍处复工复产状态,对棉花期现货以观望为主,并未启动补库工作。此外棉纱出厂价有较大幅提涨,织布厂、终端能否接受消化仍存变数,成交量跟进成为关键,因此棉花现货成交有些清淡,仍需要以时间换空间。阿克苏某轧花厂表示,虽郑棉CF2305合约已突破15000元/吨,套保、交割已有500元/吨以上净利润(包括财务成本、短倒、监管库“包干费”等),但考虑到3月底还贷压力偏大、产业链看多情绪浓重等影响,套保热情仍有待恢复。  资讯权限图标说明:   1、红锁图标: 为A、B等级会员、资讯会员专享;   2、绿锁图标: 为注册并登陆会员专享;   3、圆点图标: 为完全开放资讯; 本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锦桥纺织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锦桥纺织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获得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锦桥纺织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侵权责任的权利。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锦桥纺织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及投稿事宜,请联系:0532-66886655 E-mail:gao@sinotex.cn 相关文章  手机扫下列任意二维码,轻松便捷获得纺织商务和资讯信息!

2023-1-30 20:01:10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