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郑棉期货价格在外盘站稳80美分以后迅速上涨,并且连续几日站稳了17000元/吨关口之上,7月17日却大幅回调,给追高的投资者一击。
近期棉花主力合约市场走势
在美国农业部7月份报告中,全球棉花产量略微上调,消费量却调降较多,供给再次大于消费,市场确实不缺棉花。目前,国内棉花下游纺纱亏损面扩大,坯布环节利润微薄,如果以“需求决定价格”角度来看棉价,将会完全看错行情。如果以“供给决定价格”角度分析棉价,也难以解释去年5月份以来大幅下跌行情。因此在不同时期,多角度、多维度分析供求关系,将有助于分析未来价格走势。
全球消费回升价格逐步走高
以USDA月度供需平衡表中消费量为参考数据,全球棉花消费在2022年4月份就开始被调降,报告公布时ICE棉花价格在133美分左右,而国际棉价却并不理会,继续上涨,当5月份需求数据再次被调低时,ICE棉花对应价格已经飙升到150美分。此阶段郑棉价格在4月份21000元/吨左右冲击22000元/吨后回落到21300元/吨,涨幅明显小于外盘,似乎已经意识到需求减弱的压力。
随后,当美国农业部持续调低全球棉花消费量,直到2023年4月份才停止,ICE棉花价格在4月份一直保持在84美分以下,但2022年11月份的低点并未再被刷新,需求减弱确实打压了国际棉花价格。反观国内棉花,在去年11月份见底以来,价格一路震荡上涨,已经提前于USDA调整消费量的时间段。当5月份美国农业部调高棉花消费量时,国内价格已经接近16000元/吨,7月份数据公布后棉花价格站稳了17000元/吨。
后期消费被调低概率较小
美国农业部调低棉花消费可能基于两点:一是棉花价格高企,高价棉花必然抑制需求。在去年4-5月份,ICE棉花价格上涨到150美分、国内棉花价格高达21000元/吨,如此高的棉花,必然要受到化纤需求挤压;二是宏观环境变差,美国自3月份开始加息,欧洲部分国家也纷纷加息应对通货膨胀,资产收缩趋势下,需求也会相应减少
再观当前情况,虽然国内棉花价格在17000元/吨之上,比去年12000元/吨大幅上涨40%多,但ICE棉花却处于83美分左右,明显处于低位;7月份数据表明,美国CPI重新回到了3时代,市场预期美国年内最多加息两次,加息幅度总计在0.5%,资产收缩进入尾声阶段。在这种背景下,美国农业部再调低全球棉花消费量空间很小,不太可能重新回到4月份水平。
因此,我们通过分析过去全球棉花需求量数据,认为在未来一段时间,棉花消费量将会稳步增加,如果以“需求决定价格”角度看棉花,或许价格还将稳步上行。
抛储落地棉花“涨途”能否延续?
7月18日中国储备棉管理有限公司发布了组织销售部分中央储备棉的公告,本次公告未明确抛储的时间以及数量。首先从政策各项细节的表达上可以看出,本次储备棉轮出更多希望能过补充棉花市场供应的问题,满足纺织企业的需求,抑制不断上涨的棉花价格。其次本次公告中对于抛储的时间和抛售的数量的表达上的也有一定的不确定性,后期如何执行对于整个市场的影响还是比较大的。最后,本轮抛储在前期就有较长时间的预期,本次抛储可以说是预期兑现,目前对市场的利空相对有限。整个在抛出消息公布后,市场解读存在分歧。一方认为可供应量较大(比如100万吨之上),盘面将承压下行,一方认为实际抛储量有限,将其解读为利空出尽。从盘面反应来看,实际利空不大,预计价格难以深跌,但考虑淡季需求施压,短期大幅上涨也存阻力。
中小棉纺织企业深陷棉纱亏损面偏大
据了解,虽然7月20日山东、江苏、河南等地内库“双28”(或单29)新疆机采棉公重报价普遍上调至18000-18200元/吨(CF2309合约早盘震荡向上),但实际成交比较稀少,部分棉花企业只能采取“高报价,大让利”的模式刺激出货,但难改纺企整体拿货低迷的现状。
江苏徐州某纺企判断,与上游棉花等原料强势拉涨相比,中小棉纺织企业深陷棉纱亏损面偏大、纱布累库率提高、现金流趋紧、支出上涨的极端不利于状态,因此要么棉纱成本大涨的压力向下游、终端传递并释放,产业链逐渐理顺;要么棉纱布价格“原地踏步”,压力向上游反推,棉花加工企业/贸易商让出利润空间,否则持续处于“上下两难,腹背受敌”的困境,7/8月份将有更多更大规模的纺企被迫选择减产甚至停产以降低亏损。
后期关注因素
一是关注近期新疆棉区天气。近期全疆大部气温偏高、降水偏少,农民需要加大田间管理力度,及时补充水肥。据气象预报,7-9月份我国主产棉区将出现厄尔尼诺现象,包括新疆内大部省份将面临持续高温、干旱的考验,是否会对棉花单产造成破坏需要高度关注。
二是棉花进口同比持续大幅下滑或加剧2023年7-10月棉花供应压力。2023年1-5月我国累计进口棉花同比减少约50.9%,考虑到人民币持续升值、2023年滑准关税配额迟迟没有出台等因素,7-10月棉花进口预计仍将表现低迷。
三是2023/24年度棉价高位运行的预期已经形成。一方面2023年全国/新疆棉植棉面积一定幅度下降,叠加疫情后棉花消费需求释放及全球经济、纺服消费逐渐复苏的向好预期,棉花期现中长线反弹的概率较大,另一方面2023年度新疆地区籽棉抢收或难以规避,高成本推动郑棉稳中上行。
四是2023年下半年央行货币政策将延续宽松、超宽松,利于股市、商品期货市场反弹。6月20日,央行公布了最新一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1年期LPR为3.55%,5年期以上LPR为4.2%,这是继2022年8月以来央行首次下调LPR。业内分析,下半年货币政策将采取“总量+结构”双重宽松,预计仍有降准、降息,结构性政策工具仍将持续发力。
从供应端来看,2023年上半年,棉花减产之声不绝于耳,目前预估减产幅度高达15%,减产幅度一再增加,给市场带来紧张情绪,带动棉价一路上涨。从需求端来看,需求疲软是拖累2023年棉花上涨速度的一个重要因素,且目前并未好转,纺织淡季深入,纱厂接单不足,部分工厂纱线库存积压,原料采购积极性较低。综合来看,2023年度供小于需格局已定,第三季度籽棉抢收现象大概率重现,支撑本年度棉花价格继续走高,不过投资者依然要着重关注需求端的拖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