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国内棉花价格稳中有升
上周,中储棉发布公告轮入50万吨新疆棉,国内棉价小幅上涨,郑棉期货市场上提振效果不明显。代表内地标准级皮棉销售的国家棉花价格B指数13077,较11月8日上涨31元/吨,涨幅0.24%;郑州棉花期货主力合约结算价13025元/吨,较11月8日上涨5元/吨,涨幅0.04%。
2、国际棉花价格小幅上涨
上周受中美达成贸易协议希望重燃以及美棉出口数据亮眼提振,国际棉花价格小幅上涨。代表进口棉中国主港到岸均价的国际棉花指数(M)报价75.75美分/磅,按1%关税下折算人民币价格为13207元/吨,较11月8日上涨45元/吨,涨幅0.34%。
3、涤纶短纤大幅下跌
上周涤纶短纤价格受原料PTA带动继续大幅下调,实单出货商谈为主,厂家让利去库存。上周五涤纶短纤价格收报6700元/吨,较11月8日下跌150元/吨,降幅2.19%。主流市场报价6750-7100元/吨。
4、粘胶短纤持续走弱
上周粘胶短纤价格继续下探,降幅进一步缩窄。厂商普遍库存较高,不得已让利出货,但是下游需求疲软,补货意愿不强。上周五粘胶短纤收报10500元/吨,较11月1日下跌100元/吨,降幅0.94%。
5、棉纱价格稳中有涨,涤粘纱受原料影响继续下跌
上周国内纺织市场平稳为主,因棉花市场行情支撑,纯棉纱价格稳中有涨,销售略有回暖。涤纶纱及人棉纱受原料下跌影响,上周有不同程度回落,市场仍在等待下游需求复苏。国际棉纱销售迟缓,外纱价格持稳,常规国产纱线均价低于外纱699元/吨;国内坯布市场成交不佳,纯棉布价格相对稳定。
二、经济及行业运行情况
1、10月我国纱、布、化纤产量统计
2019年10月,我国纱产量248.7万吨,环比下降6.22%,同比降低6.10%,1-10月累计生产2431.1万吨,同比下降0.3%;布产量37.9亿米,环比下降12.06%,同比降低13.70%,1-10月累计生产399.9亿米,同比下降2%;化学纤维产量541.1万吨,环比增长2.91%,同比上涨16.9%,1-10月累计生产4956.9万吨,同比增长12.8%。
2、10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4.7%
2019年10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实际增长4.7%(以下增加值增速均为扣除价格因素的实际增长率),比9月份回落1.1个百分点。从环比看,10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月增长0.17%。1—10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6%。分行业看,10月份,41个大类行业中有31个行业增加值保持同比增长,其中纺织业下降1.3%。
3、10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7.2%
2019年10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8104亿元,同比名义增长7.2%。其中,除汽车以外的消费品零售额34876亿元,增长8.3%。
2019年1-10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34778亿元,同比增长8.1%。其中,除汽车以外的消费品零售额303066亿元,增长9.0%。
2019年1-10月份,全国网上零售额82307亿元,同比增长16.4%。其中,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65172亿元,增长19.8%,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19.5%;在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中,吃、穿和用类商品分别增长34.8%、7.1%和16.6%。
4、1-10月新疆出口纺织品服装312.98亿元
据统计,2019年1-10月新疆口岸纺织纱线、织物及制品出口金额48.59亿元,同比减少12.92%;服装及衣着附件出口金额264.39亿元,同比增加17.77%。
2019年1-10月新疆口岸棉花进口金额13.34亿元,同比增加32.08%;纺织纱线、织物及制品进口总额2.03亿元,同比增加40.64%;纺织机械及零件进口金额5.66亿元,同比减少55.30%。
5、河南南阳:纺企开工率增加 棉纱销售行情继续回暖
近日,河南南阳纺企开工率开始增加,销售订单继续回温。当前不论是小微纺企还是大中型纺企普遍反映,销售行情有所好转,特别是下游企业采购意愿继续增加,询价明显回暖。
从市场看,棉纱销售价格不一,库存大的纺企仍未涨价,价格继续保持稳定,同时量大还可以优惠100-500元;库存小的纺企报价微涨,涨幅100-300元不等;没库存的纺企报价坚挺,涨价意愿强,主要是由于棉花从前期低点到目前,实际成交价已经上涨了1000元/吨以上,纺企在销售好转的行情下,涨价意愿强。部分纺企表示,如果行情仍在回升,将会适当提高销售报价,以保证企业有盈利。
三、行业政策与动态
1、中央储备棉决定轮入50万吨新疆棉
为加强中央储备棉管理,进一步优化储备结构、提高储备质量,决定轮入部分新疆棉。轮入时间为2019年12月2日至2020年3月31日的国家法定工作日。总量50万吨左右,每日挂牌竞买7000吨左右。轮入工作由中国储备粮管理集团有限公司具体实施,通过全国棉花交易市场公开竞价交易。轮入竞买最高限价(到库价格)随行就市动态确定,原则上与国内棉花现货价格挂钩联动并上浮一定比例,每周调整一次。
2、中巴自贸协定第二阶段将促进巴基斯坦纺织品对中国出口
巴基斯坦总理商务顾问达乌德在第35届国际服装联合会世界时装大会开幕式上表示,中巴自贸协定第二阶段即将生效实施,将为巴基斯坦服装业对中国出口提供难得机遇。
达乌德表示,增加出口是巴基斯坦经济政策核心之一,巴基斯坦将通过扩大出口克服贸易和经常账户逆差以促进经济发展。中巴自贸协定第二阶段实施后,巴基斯坦所有主要出口产品,特别是纺织产品都将更加容易进入中国市场。
3、印尼对进口织物征收临时保障措施税
2019年11月6日,WTO保障措施委员会发布印尼代表团于2019年11月5日向其提交的保障措施通报。印尼保障措施委员会进口织物(Fabrics)作出保障措施初步裁决,建议对涉案产品征收临时保障措施税,有效期为200天。进口自中国澳门特别行政区的涉案产品不适用上述保障措施。涉及产品包括:棉织物、长丝面料、短纤维织物、特殊面料、针织面料。
四、多空因素交织 油价震荡上行

上周国际原油期货价格整体呈现震荡上行走势。提振油价上涨的主要因素有以下几点:
其一,中美贸易局势乐观情绪继续升温,如果双方达成第一阶段协议,有望等比率取消已加征关税,市场乐观情绪提振油价走势;其二,俄罗斯紧急部表示,俄罗斯黑海港口地下油库发生火灾,导致五人受伤。不过,据俄罗斯石油运输公司方面最新消息,大火已经被扑灭,油库火灾没有对原油运输产生影响;其三,根据中国海关数据显示,10月中国原油进口同比急升17%至纪录新高的1076万桶/日,今年头10个月原油进口也同比大增10.5%至1000万桶/日上方。
另一方面,原油市场的利空压力仍旧存在,首先,尽管投资者对原油的供应过剩仍感到焦虑,但OPEC能否扩大减产依旧存疑,OPEC代表表示,OPEC和以俄罗斯为首的非OPEC产油国将维持当前减产目标直至明年。同时还指出OPEC不会扩大减产规模来缓和全球供应过剩现象。此外,虽然市场之前预期中美双方有望在本月签订部分贸易协议,但美国总统特朗普周六表示,中美双方谈判进展顺利但有关美国将去除有关关税的说法是不正确的。
五、人民币小幅贬值 失守7.0关口

上周人民币汇率在7.0关口上方窄幅波动,周中一度突破7.03,但随后出现反弹,但仍然未能收复7.0关口。周五离岸人民币收报7.0053,中间价调降8个基点,报7.0091。
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近日撰文表示,汇率的涨跌是一种常态现象,“破7”和“返6”都是人民币汇率正常的双向波动。近期人民币升值是经济基本面、计价货币强弱、收益率溢价、预期及持有意愿、政策调控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本次汇率回升反映出人民币汇率的市场化定价特征逐渐增强,汇率弹性不断加大,未来人民币汇率完全具有保持稳定的基础,将继续在合理均衡水平上双向波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