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份以来,随着下游订单的好转以及纱厂和布厂产成品库存快速下降,棉花补库带动郑棉持续反弹,郑棉主力合约再次触及万六关口。目前,随着春节的临近,下游补库接近尾声且开机率开始下滑,郑棉上涨步伐受阻,节前或将维持震荡局面。
内销增长显著出口降幅收窄
据海关统计数据显示,12月份,我国纺服终端零售额为1576亿元,环比增加4.9%,较全社会消费品零售额环比增幅高2.5个百分点;同比大增26%,较全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同比增幅高18.6个百分点,且零售额创近6年同期新高。
据海关统计数据显示,12月,全国纺织品服装出口额为252.7亿美元,同比下滑0.1%,降幅显著收窄。其中,纺织品出口额为112.1亿美元,同比下滑1.8%;服装出口额为140.7亿美元,同比下滑1.6%。
补库逐渐结束下游开机回落
据有关数据显示,12月份国内棉纺织行业PMI为50.89,环比大增20.71个百分点,创6月份以来新高。其中,新订单指数为53.26,该指数11月份为23.81,且为今年4月份以来首次站上荣枯线。
随着订单的好转,下游开机率上升,同时企业也开始补库棉花。从开机率变化来看,纺企开机率从12月中旬开始止跌回升,阶段性高点在1月中旬;布厂开机率止跌回升的时间早于纺企,发生在12月初,并且阶段性高点晚于纺企,是在1月中下旬。
开机率回升叠加节前补库需求,纺企和布厂补库增加,这对国内棉花价格形成强有力的支撑。从棉花库存变化来看,12月下旬纺企棉花库存明显增加,布厂则是在12月中下旬开始显著补库,且补库力度明显要快于纺企。目前,纺企棉花库存已达2021年同期位置,布厂原料库存已为近年同期最高。
随着春节的临近,下游开工率本周以来有回落迹象,截至本周三,纱厂开机率为51.1%,较1月份阶段性高点回落2.1个百分点;布厂开机率为55.5%,较月份阶段性高点回落0.3个百分点。
1月24日,央行宣布将于2月5日下调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本次央行降准释放了积极稳增长信号,提振市场信心,助力经济加快恢复。从宏观面和目前订单情况看,节后下游需求可期。同时,随着郑棉价格走高,轧花厂套保压力位随之上移,加上植棉面积下降预期等因素,郑棉较难连续下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