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市场行情
★1、国内棉花现货高位坚挺
上周周初国内棉价跟随国际棉价快速上涨,下游春季旺季预期到来推波助澜,后期外棉价格大幅回调,期货价格跟随下跌,现货价格维持高位。代表内地标准级皮棉销售的国家棉花价格B指数16558元/吨,较2月20日上涨446元/吨,涨幅2.77%;郑州棉花期货主力合约结算价16410元/吨,较2月20日上涨350元/吨,涨幅2.18%。
★2、国际棉花冲高回落
拜登政府1.9万亿美元的纾困法案在众议院过关,推动美股再创历史新高,ICE棉价一度突破90美分/磅;随着美债收益率飙升,周四美股大跌,大宗商品全线下跌,ICE棉价一度跌停。2月20日代表进口棉中国主港到岸均价的国际棉花指数(M)报价96.03美分/磅,按1%关税下折算人民币价格为15311元/吨,较2月20日下跌342元/吨,跌幅2.18%。
★3、涤纶短纤价格大涨
★4、粘胶短纤延续强势
★5、国内纱线市场火热
国内纺织市场热度较高,棉纱多次上调,订货以当天的报价为准,32-40支以及气流纺品种销势较好,高支品种需求略弱,部分企业订单可延续三月到四月份,运行较好企业订单可排至6月份。涤纶32S报价13100元/吨,上涨1100元/吨;纯棉32S报价26080元/吨,上涨1000元/吨;人棉30S报价19000元/吨,上涨700元/吨。海外棉纺市场延续复苏,外纱价格继续快速上涨,目前常规外纱高于国产纱444元/吨,价差较上周有所收窄。国内下游纯棉布价格跟棉纱价格调涨,面料成交批次局部增加,企业拿货相对谨慎。
★6、第十四周新疆棉轮入竞买最高限价16670元/吨
根据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财政部公告(2020年第2号)对中央储备棉轮入竞买最高限价的计算公式,第十四周(3月1日-5日)新疆棉轮入竞买最高限价为16670元/吨(折标准级3128B),较上一周上涨416元/吨。由于国内外棉价差维持在800元/吨以上,本周新疆棉轮入工作仍未能正常启动。
图源:中国棉花网
★7、后市展望
上周全球资本市场波动较为剧烈,受通胀预期影响美债收益率出现大幅飙升,大宗商品剧烈震荡。1.9万亿美元刺激法案的通过将有利于加快美国经济的发展,但也会进一步的增加市场对通胀的担忧。
从供应端来看,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发布,棉花作为重要农产品,要确保种植稳定,供给安全,棉花种植面积不会呈现大幅增减,在需求端持续向好的前提下,供应端持稳或将对棉价形成支撑。
从需求端角度来看,节后第二周纺织市场以复工为主,成交逐渐跟进。初十开始中小织厂复工增加,截止目前约8成左右工厂开工,局部因工人到岗问题生产还在恢复,目前整体开机率6成以上,较去年同期增加3成上下,复工快于去年。印染厂开工增加,但工人多未到齐,目前排单维持15-20天为主。目前来看,下游情况整体表现尚可,短期内关注“ 金三银四”传统纺织行业旺季的表现。
二、行业运行情况
★1、2月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50.6%
2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0.6%,低于上月0.7个百分点,连续12个月位于临界点以上,制造业景气水平较上月有所回落。从分类指数看,在构成制造业PMI的5个分类指数中,生产指数、新订单指数均高于临界点,原材料库存指数、从业人员指数和供应商配送时间指数均低于临界点。
生产指数为51.9%,比上月回落1.6个百分点,高于临界点,表明制造业生产扩张步伐有所放慢。新订单指数为51.5%,比上月回落0.8个百分点,高于临界点,表明制造业市场需求增速放缓。原材料库存指数为47.7%,比上月下降1.3个百分点,低于临界点,表明制造业主要原材料库存量继续降低。从业人员指数为48.1%,比上月下降0.3个百分点,表明制造业企业用工景气度较上月下降。 供应商配送时间指数为47.9%,比上月下降0.9个百分点,表明制造业原材料供应商交货时间有所延长。
★2、纱价频繁上调 纺企接单谨慎
春节后棉纺市场归纳如下几点:一、棉纱、混纺纱等报价较混乱,同品质价差达到300-500元/吨,随着下游织布、面料、服装企业排单、生产,棉纱成交向好;二、江苏、浙江、广东市场普梳、精梳纱供应持续偏紧(轻纺市场中间商库存偏低),报价涨幅明显高于中低支棉纱,一些纱厂抓紧采购内地库高品质新疆棉,扩大高支纱排单;三、由于棉花看涨追多情绪高涨,加上货币宽松政策下通胀压力大,纺企既担忧3-4月棉花期现货大幅上涨后高位调整下行,因此对中低支棉纱接单谨慎。
山东某10万锭棉纺厂反映,表面看2月棉纱报涨1500-2000元/吨(40S及以下棉纱),但实际成交价低于报价200-300元/吨,纱厂大多主动让利,随着棉纱、涤棉纱等报价再次大幅上调,织造、服装等终端企业询价、接受能力较之前明显下降,部分采购商观望。
★3、中小纺企节后原料采购缓慢
春节过后,棉花及棉纱价格大幅上涨,标准级皮棉公检到厂价高达每吨17000元。按照过去市场所谓“买涨不买落”的传统操作,加上节后复工开机需要,纺织企业应该提高加工原料的采购力度,但现行市场并非如此。据调查了解,中小纺纱、织布企业春节后原料组批参差不齐,总体购进势头偏弱,有相当一部分开工企业暂未采购原棉,并且企业观望氛围浓厚。
分析其原因:一是当前中小纺企库存较大。受物流影响,年末购销有些缓慢,但纺企在腊月上中旬已完成补库工作,节前消化有限。春节停机时,一般5万锭左右的纺织厂拥有原棉库存300-500吨,企业在当下棉价大涨的形势下并不急于囤棉。二是担心市场峰回路转。国际国内棉花价格“升升不歇”,这样的价格走势对企业内心是喜忧参半。受访企业认为,棉花市场变化多、急转快的特点已经越来越鲜明。多位业主表示,棉价大幅上行已经脱离基本面,国际形势、疫情控制、后续订单等仍存在变数。三是市场保供与物流保障给企业带来信心,进口棉、储备棉等丰富资源早已使用棉企业无后顾之忧,只要资金充足,随时可以拿到所需生产原料。
★4、中国需求抬高印巴纱价格
上周,印度棉纱价格在国内外需求带动下连续第二周大幅上涨,中国春节后询价明显增多,出口报价大幅上调。当周,印度棉纱报价上涨1-3%,但尚未回到1月中旬高点。今年年初,印度棉纱供应紧张导致价格大涨,之后预期价格将大幅回落,但当前国际需求非常活跃,其中一个原因是新疆棉产品出口美国受限。在出口需求支撑下,印度纱线价格再度走强。
此外,疫情后需求复苏也助推纱价走高。目前,欧洲国家零售强势,带动印度棉纱出口价格大幅反弹,当周上涨5-10美分/公斤,涨幅达到1.3-3%,回到1月底水平。总体看,当前中国需求抬高印巴纱价格。上周,巴基斯坦棉花和棉纱价格大幅上涨,部分原因是中国春节后需求增加。20支普梳纯棉纱出口价格单周上涨10.31%,国内30支普梳纯棉纱上涨5.88%。同时,100%化纤纱、涤棉纱、涤粘纱也上涨超过5%。
在纱厂需求带动下,巴基斯坦棉花价格大幅上涨,卡拉奇现货指数上涨6.36%达到11700卢比/毛德。进口美棉价格上涨到101美分/磅,涨幅5.65%。
三、行业政策与动态
★1、印度对中国粘胶短纤维启动第二次反倾销日落复审立案调查
2021年2月22日,印度商工部发布公告称,应印度人造纤维业协会提交的申请,对原产于或进口自中国、印度尼西亚的粘胶短纤维(竹纤维除外)启动第二次反倾销日落复审立案调查。本案涉及印度海关编码5504.10.00项下的产品。此次调查的产品不包括竹纤维、染色纤维、莫代尔纤维、阻燃纤维及所有其他类型的粘胶短纤维。本案倾销调查期为2019年9月1日-2020年10月31日(12个月),损害调查期为2017年4月1日-2018年3月31日、2018年4月1日-2019年3月31日、2019年4月1日-2020年3月31日及倾销调查期。
★2、 印尼对进口服装及服饰配件作出保障措施肯定性终裁
2021年2月23日,WTO保障措施委员会发布印度尼西亚代表团于2月22日向其提交的保障措施通报。印度尼西亚调查机关对进口服装及服饰配件作出保障措施肯定性终裁,建议印度尼西亚政府对涉案产品征收为期三年的保障措施税,本案涉及7大类服装及服饰配件134个印尼税号项下的产品。保障措施实施以印度尼西亚财政部在其官方公报发布的法令为准。
2020年10月1日,应印尼纺织协会于2020年9月9日提交的申请,印度尼西亚保障措施委员会对进口服装及服饰配件启动保障措施立案调查,案件调查期为2017年~2019年。
★3、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召开纺织业16名个人4个集体获殊荣
2月25日上午,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经《纺织服装周刊》初步统计,纺织业共有16名个人、4个集体获此殊荣。纺织工业是“母亲行业”,不仅创造了大量的就业岗位,提供了丰厚的薪金收入,纺织工业的发展也直接惠及“三农”,繁荣了经济,扶贫富农更是纺织工业民生作用的重要体现。
目前全国纺织全行业就业超过2000万人,大部分为农村转移劳动力。纺织产业为农村务工人员提供1000万个就业岗位和数千亿现金收入,每年使用国产天然纤维如棉花、麻类纤维、桑蚕丝、羊毛等900万吨原料,为农村、农民、农业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4、中国企业将在巴基斯坦投资纺织工业园
根据巴基斯坦《黎明报》报道,一家中国企业将投资1.5亿美元在巴基斯坦拉合尔与卡苏尔边境建设工业园区,主要从事纺织品和服装加工等,产品将向欧美及亚太等地区出口。公司负责人表示,明年7月,公司在巴基斯坦投资的时尚产业园(Fashion Industrial Park)一旦启动,预计将带动巴基斯坦运动服装出口额增加1.2亿美元,未来几年出口额将增至4亿美元。
四、国内外要闻回顾
★1、美国众议院投票通过1.9万亿美元经济救助计划
当地时间2月27日凌晨,美国众议院投票通过了1.9万亿美元新一轮经济救助计划,现提交至参议院。这项由美国总统拜登提出的总额达1.9万亿美元的新一轮经济救助计划,旨在为受新冠疫情影响的美国家庭和企业提供财政支持。
★2、 国家统计局: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101.6万亿元,比上年增长2.3%
★3、 人社部:正研究延迟退休具体改革方案,将广泛听取各方意见
人社部表示,正会同相关部门研究延迟退休年龄具体改革方案。个人养老金制度目前已形成初步思路,总的考虑是,建立以账户制为基础、个人自愿参加、国家财政从税收上给予支持,资金形成市场化投资运营的个人养老金制度,正在紧锣密鼓地推出。人社部同时透露,结存养老保险基金投资运营规模不断扩大,目前委托资金已达1.2万亿元。
★4、商务部回应下一阶段中美经贸关系
针对下一阶段中美经贸关系,商务部部长王文涛2月24日表示,下一阶段我也期待着我们与美国的同事共同努力,按照两国元首的通话精神,加强沟通,增进了解,聚焦合作,管控分歧,推动双边经贸关系重回合作的轨道。
★5、联储主席鲍威尔表示,宽松货币政策将继续存在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重申将保持利率接近零,直到充分就业和通货膨胀上升到2%,并有望在一段时间内适度超过2%。不认为财政支持或支出的激增会导致高通胀,如果出现不必要的通货膨胀,会准备有应对的手段。
★6、 中国重新成为印度最大贸易伙伴,且为最大贸易逆差来源
中国在2020年重新成为印度最大的贸易伙伴。根据印度商务部的临时数据,中印之间的双边贸易额2020年达到777亿美元,贸易逆差接近400亿美元,成为印度最大的贸易逆差来源。
★7、 海关总署:正全面推进RCEP原产地规则和关税减让实施的技术准备工作
海关总署表示,目前正在全面推进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原产地规则和关税减让实施的技术准备工作。目前已完成原产地标准转版和原产地规则实施指引等中方提案的拟定,并将积极推动RCEP各方尽早达成共识。包含出口签证、协定税率适用等功能在内RCEP的原产地管理信息化系统正在抓紧完成系统调整准备。
来源:中国棉花网、格隆汇
编辑:中国纱线网新媒体团队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