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市场行情
★1、国内棉花延续强势
上周,周初国内棉纺织市场延续观望态势,郑棉弱势运行,随着国家统计局公布第一季度GDP同比增长18.3%,达到近30年单季最高,市场信心有所修复,推动国内棉价止跌企稳。4月16日代表内地标准级皮棉销售的国家棉花价格B指数15551元/吨,较4月9日上涨182元/吨,涨幅1.18%;郑州棉花期货主力合约结算价15360元/吨,较4月9日上涨420元/吨,涨幅2.81%。
★2、国际棉花大幅反弹
上周,受助于美债收益率下降,美国经济数据表现强劲,以及美国得州棉区干旱天气支撑,国际棉价上涨。4月16日代表进口棉中国主港到岸均价的国际棉花指数(M)报价93.31美分/磅,按1%关税下折算人民币价格为14916元/吨,较4月9日上涨510元/吨,涨幅3.54%。
★3、涤纶短纤小幅上涨
江浙涤纶短纤厂家报价局部上调,1.4D主流报价至6700-7000元/吨左右,实单商谈或小幅上涨至6700-6800元/吨左右。福建涤纶短纤厂家报价上涨,1.4D报价上涨至7000元/吨短途送到。山东、河北涤纶短纤价格上涨,1.4D半光商谈价格6750-6850元/吨左右。4月16日涤纶短纤价格指数收报6900元/吨,较4月9日上涨30元/吨,涨幅0.44%。
★4、粘胶短纤价格稳定
粘胶短纤走势较弱,下游补货不积极,等待化纤工厂降价,目前就一些涡流纺客户还存在补货可能,其它刚需客户目前补货都在经销商那里补低价货,粘胶短纤工厂价格14800-15500元/吨,贸易商低价报盘13500-14000元/吨。4月16日粘胶短纤价格指数收报14800元/吨,与前期持平。
★5、国内纱线市场有企稳迹象
纺织市场仍显清淡,企业理性采购,成交略有起色,纱线价格小幅下调后,有企稳迹象。涤纶32S报价11770元/吨,下跌80元/吨;纯棉32S报价24220元/吨,下跌40元/吨;人棉30S报价18300元/吨,下跌300元/吨。受欧美、东南亚疫情影响,国际棉纱价格尚未止跌,但跌幅有所放缓;目前常规外纱高于国产纱144元/吨。国内下游坯布销售仍不理想,纯棉布价格继续小幅下跌。
★6、棉纺织市场展望
上周棉纱市场表现有所分化,具体来看,棉纱普梳表现相对较好,气流纺、高支纱仍维持弱势成交。价格方面各品种涨跌互现,整体持稳为主。 产业运行方面,棉纱市场交投视地域不同有所分化,棉纱价格止跌企稳,纱厂棉纱库存仍处低位,对价格仍有一定的支撑。订单方面,下游订单无明显好转,目前刚需采购为主,纱厂棉纱库存继续积累,后市继续关注订单持续性及布厂、贸易商采购情况。
二、经济及行业运行情况
★1、3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34.2%
3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5484亿元,同比增长34.2%;比2019年3月份增长12.9%,两年平均增速为6.3%。其中,除汽车以外的消费品零售额31554亿元,增长32.5%。扣除价格因素,2021年3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际增长33%,两年平均增长4.4%。从环比看,3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75%。
按消费类型分,3月份,商品零售31974亿元,同比增长29.9%,两年平均增长6.9%;餐饮收入3511亿元,增长91.6%,两年平均增长0.9%。1—3月份,商品零售94625亿元,同比增长30.4%,两年平均增长4.8%;餐饮收入10596亿元,增长75.8%,两年平均下降1.0%。1—3月份,全国网上零售额28093亿元,同比增长29.9%,两年平均增长13.5%。其中,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23067亿元,增长25.8%,两年平均增长15.4%,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21.9%;在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中,吃类、穿类和用类商品分别增长30.5%、39.6%和21.4%,两年平均分别增长31.6%、8.9%和15.6%。
★2、3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4.1%
3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实际增长14.1 %(扣除价格因素的实际增长率)。从环比看,3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月增长0.60%。一季度,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4.5%;比2019年同期增长14.0%,两年平均增长6.8%。
分行业看,3月份,41个大类行业中有37个行业增加值保持同比增长。农副食品加工业增长8.3%,纺织业增长7.5%,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增长11.9%,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增长24.5%,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增长12.3%,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增长5.9%,通用设备制造业增长20.2%,专用设备制造业增长17.9%,汽车制造业增长40.4%,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增长9.8%,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增长24.1%,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长12.2%,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增长13.6%。
★3、湖北:企业经营正常 利润小幅下滑
据湖北某3万锭企业负责人表示,当前企业经营正常,原料库存在2个半月左右,产品库存10天左右。由于中美关系紧张及下游纺织淡季逐渐到来,企业订单较前期有所下降。
据了解,该企业主要生产普梳32S、26S、21S棉纱,平均价格在25000元/吨左右,较前期下调1000元/吨。尽管利润较前期出现下滑,但产业人士对后期棉花价格走势均持相对乐观态度,对棉纺产业未来发展依旧充满信心。
另外,随着印度疫情失控,预计未来印度订单或将再次转入国内,届时纺企将再次迎来春天。
★4、江苏:纺企经营较好 谨慎采购原料
江苏徐州、睢宁等地企业目前经营情况较好,订单充足,因棉价持续震荡,原料采购进度较前期1、2月份有所下滑。
当地某4万锭企业负责人表示,近期正在进行扩产及设备升级改造,企业改造后平均每天可生产50吨纱线,预计今年6月中旬将全面投产。企业经营牛仔布等产品,以10S、12S、16S等低支纱为主,主要出口欧美及少数日韩国家。当前棉价下跌,原料采购较为谨慎。另一家6万锭企业负责人表示,该企业主要以生产精梳40S、45S、50S为主,订单排至5月底,新疆棉事件对其影响很小。
★5、3月我国出口纺织品服装189.263亿美元
据统计,2021年3月我国出口纺织纱线、织物及制品96.735亿美元;2021年1-3月我国出口纺织纱线、织物及制品318.053亿美元,同比增长40.3%;2020年1-3月我国出口纺织纱线、织物及制品226.704亿美元。
2021年3月我国出口纺织纱线、织物及制品92.528亿美元;2021年1-3月我国出口服装及衣着附件332.953亿美元,同比增长47.7%;2020年1-3月我国出口服装及衣着附件225.353亿美元。
★6、2021年1-2月我国棉花进口同比增长67.51%,棉纱进口同比增长24.70%
2021年1-2月,我国进口棉花69.06万吨,。2020/21年度,我国累计进口棉花166.04万吨,同比增长100.70%。
2021年1-2月,我国进口棉纱35.02万吨,同比增长24.70%;出口棉纱4.28万吨,同比下降3.43%;净进口量为30.75万吨。2020/21年度,我国累计进口棉纱104.70万吨,同比增长15.82%;累计出口14.43万吨,同比下降4.83%。
三、行业政策与动态
★1、第129届广交会网上开幕 新展品数量创新高
15日上午,第129届广交会网上开幕。这届广交会设置50个展区,展位总数约6万个,境内外参展企业近2.6万家,参展企业共上传产品超过270万件,较上届总量增加23万件,其中新展品约82万件,数量创新高。与此同时,这届广交会设立“乡村振兴”专区,为49个展区的1160家脱贫地区企业提供零门槛、零费用的贸易平台。
中国对外贸易中心广交会工作处处长肖嵘表示,这届广交会持续优化平台功能,平台在开幕前的试运行情况总体平稳。“企业可以根据需要,有针对性地分配业务员处理供采对接的信息,此外还新增企业店铺分享功能,多渠道一键引流到国内外的采购商。”
★2、 华孚时尚:扭亏转盈 拥18万亩新疆优质棉田拓展国内市场
近日,华孚时尚(002042.SZ)公告称,预计2021年一季度实现净利润1.2亿元至1.5亿元,实现扭亏为盈。而2020年全年,公司亏损4.05亿元,同比降200.65%。
华孚时尚表示,在部分海外品牌限制新疆棉的背景下,公司大力拓展国内市场、非美国际市场,与国内多家品牌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国内品牌的增量弥补了海外订单缺口。产能利用率已回升到疫情前水平,毛利率也明显提升。国内经济持续复苏,服饰消费呈恢复增长态势,前期去库存后补库结构性需求增加,部分海外订单回流中国,原料价格稳步上行,外部经营环境较去年四季度进一步改善。
此前,华孚时尚介绍,公司优质纱线源自新疆好棉花,并在新疆拥有18万亩优质棉田,从源头开始抓棉花质量。
★3、华茂股份(000850):拟斥资4.65亿元投建新型纤维纺纱智能化生产项目
华茂股份(000850.SZ)发布公告,为了企业长远发展,进一步增强企业国际竞争力,适应中国经济升级和世界工业发展的新要求,华茂股份提出全资成立子公司安庆新维智能纺织科技有限公司建设新型纤维纺纱智能化生产项目,该项目总投资4.65亿元。
该项目正常年可生产高档差别化纤维赛络紧密纺纱12,281吨,项目建成投产后,预计可年实现营业收入3.65亿元,净利润4,910万元。
四、国内外要闻回顾
★1、五一火车票售出315万张 是2019年同期的3倍以上
截至17日下午六点,共发售5月1日车票315万张,是2019年同期的3倍以上。今年五一假期,以跨省游为主的长线游非常明显,根据相关数据统计显示,约七成人群选择跨省游。当前,预订五一出行的租车订单比较2019年同期已达到126%的增长。
★2、证监会:禁止房地产、金融投资类企业在科创板上市
证监会发行部副主任李维友表示,对于金融科技、模式创新等类型的企业,将根据企业科创属性情况从严把关,限制在科创板上市;对房地产和主要从事金融投资类业务的企业,将禁止在科创板上市。
★3、国家统计局:一季度GDP同比增长18.3%
国家统计局发布2021年一季度经济数据,一季度国民经济开局良好。初步核算,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249310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18.3%,比2020年四季度环比增长0.6%;比2019年一季度增长10.3%,两年平均增长5.0%。
★4、 拜登签署对俄罗斯制裁新行政令
美国总统拜登签署了对俄罗斯实施新制裁的行政命令,针对一些俄罗斯债券、公司和个人采取制裁措施,美国将从6月14日起禁止银行购买俄罗斯新发行的主权债券。对此,俄罗斯回应称,美方会为关系恶化付出代价,将对等回应美制裁,驱逐10名美使馆人员。
★5、 商务部:一季度中美贸易高速增长 3月自美进口增长61.8%
新闻发言人高峰介绍,一季度中美贸易高速增长,其中我国对美出口同比增长62.7%,自美进口增长57.9%,能源、农产品、汽车及零件等进口都快速增长。3月,我国对美出口同比增长41.6%,自美进口增长61.8%,进口进一步加快。高峰认为,这背后虽然有去年同期受疫情影响基数较低的因素,更主要的是中美两国经济都在较快恢复,双方经济结构、贸易结构高度互补,合作潜力巨大。
★6、 央行工作论文:应全面放开和鼓励生育
央行发表《关于我国人口转型的认识和应对之策》的工作论文提出,我国要认清人口形势已经改变,要认识到人口红利当时用得舒服,事后是需要偿还的负债;要认识到人口惯性是跨代际的巨大力量,其反作用力将导致人口反方向变化;要认识到教育和科技进步难以弥补人口的下降。为此,应全面放开和鼓励生育,切实解决妇女在怀孕、生产、入托、入学中的困难,综合施策,久久为功,努力实现2035年远景规划和百年奋斗目标。
★7、 外交部回应美国支持日本福岛污水入海决定
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表示,日本福岛核电站事故和废水处置问题事关国际海洋环境、食品安全和人类健康。国际权威机构和专家明确指出,福岛核电站含氚废水排入海洋,将对周边国家海洋环境和公众健康造成影响。同时现有经过处理的废水中仍含有其他放射性核素,需进一步净化处理。美方向来重视环境问题,希望美方在真正的环境问题上对事不对人,不要让重视两字被打上引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