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市场行情
★1、国内棉花先涨后跌
上周,持续上涨的大宗商品引发关注,5月12日,国务院常务会议要求,“有效应对大宗商品价格过快上涨及其连带影响”,交易所纷纷实施提高多个期货品种交易保证金比例等多项措施,确保市场平稳运行,国内棉价随商品市场冲高回落。代表内地标准级皮棉销售的国家棉花价格B指数15912元/吨,较5月8日下跌203元/吨,降幅1.26%;郑州棉花期货主力合约结算价15675元/吨,较5月8日下跌360元/吨,降幅2.25%。
★2、国际棉花大幅下跌
上周,美国通胀数据大幅攀升至12年高位,加大投资者对美联储货币政策收紧预期,叠加巴以冲突导致油价下跌和美国得州天气改善,拖累国际棉价下跌明显。5月14日代表进口棉中国主港到岸均价的国际棉花指数(M)报价94.02美分/磅,按1%关税下折算人民币价格为15043元/吨,较5月8日下跌639元/吨,跌幅4.07%。
★3、涤纶短纤价格大幅回落
江浙涤纶短纤厂家报价下调,实单6850-7050元/吨左右。福建涤纶短纤厂家报价个别小跌,实单商谈或维持6900-7000元左右。山东、河北涤纶短纤调整,商谈出货为主。5月14日涤纶短纤价格指数收报6600元/吨,较5月8日下跌400元/吨,降幅5.71%。
★4、粘胶短纤价格继续下跌
粘胶短纤工厂进行降价促销,成交有所放量,压力有所减缓,低价签单结束后,高端工厂报价恢复至15000元/吨附近,中端货价格偏低,主流13500-14000元/吨,近期签单也表现不错,不过目前下游纱线依旧表现较差,纱线成交量不大。5月14日粘胶短纤价格指数收报14000元/吨,较5月8日下跌200元/吨,降幅1.41%。
★5、国内纱线价格涨跌互现
周初国内棉纱市场询价、销售交投有所好转,主要集中在常规品种上,支撑国内棉纱价格出现上涨,随着郑棉回落,纯棉纱成交减少,价格略有回落,涤纶纱价格平稳而人棉纱则持续下跌。涤纶32S报价11925元/吨,上涨5元/吨;纯棉32S报价25000元/吨,上涨350元/吨;人棉30S报价17600元/吨,下跌300元/吨。国际棉价回落后,外纱价格呈现止涨下跌态势,目前印纱外盘价格稳中偏弱,越南普梳纱价稳为主,成交重心向下;常规印度外纱价格低于国产纱383元/吨。国内下游面料市场放样、询价增多,纱价上调推动棉布价格上涨,市场销量并未明显好转。
★6、棉纺织市场展望
美国上周申请失业金人数创疫情以来新低,4月PPI上涨超过预期,美联储官员继续淡化通胀担忧的作法遭到市场质疑,风险资产出现抛售,涨幅较大的商品市场也惨遭牵连。美国农业部虽然下调2021/22年度期末库存,但预计2021/22年度全球产量预计上升5.6%,消费量仅上涨3.47%,全球棉花库存消费比由2020/21年度的79.35%下降至74.9%,2019/20年度为95%,库存消费比的年度间降速明显放缓。
国内加工企业棉花库存持续减少,按国家棉花市场监测系统公布的2020年度中国棉花产量595.0万吨测算,截至5月8日,全国棉花加工企业棉花库存为22.9万吨,上年同期为103万吨。另据调查,下游棉纺织企业的原料库存水平明显高于去年同期。下游棉纱市场分化,部分企业订单接到五月底,下游织布厂订单变动不大。考虑到5月份是传统淡季,终端需求预计有限,贸易商库存可能会增加。加上近期国内再现本土病例,市场情绪趋谨,预计短期国内棉纺市场再度进入观望期。
二、经济及行业运行情况
★1、4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7.7%
4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3153亿元,同比增长17.7%;比2019年4月份增长8.8%,两年平均增速为4.3%。扣除价格因素,4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际增长15.8%,两年平均增长2.6%。从环比看,4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0.32%。
★2、4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9.8%
4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实际增长9.8%(扣除价格因素的实际增长率),比2019年同期增长14.1%,两年平均增长6.8%。从环比看,4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月增长0.52%。1—4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0.3%。
分行业看,4月份,41个大类行业中有37个行业增加值保持同比增长。农副食品加工业增长3.4%,纺织业增长2.5%,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增长8.7%,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增长12.6%,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增长10.9%,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增长1.4%,通用设备制造业增长14.9%,专用设备制造业增长10.2%,汽车制造业增长7.7%,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增长7.7%,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增长22.6%,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长10.4%,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增长9.8%。
★3、郑棉逼近15500 纺企逢低采购
近几个交易日,郑棉各合约现“断崖”式下跌,CF2109从16355元/吨高点直线下挫,盘中低点逼近15500元/吨,引发棉花加工企业、贸易商、投机商一定程度的恐慌。
从调查来看,近两日逐渐入市询价、拿货的棉纺织厂、中间商较5月初逐渐增多,现货成交气氛好转。部分涉棉企业认为采购正当时,原因归纳如下几点:
一是近半个月来,棉纱、坯布等销售量价齐升,尤其C40S、C32S、C26S等常规纱产销表现理想(广东、江浙等地部分轻纺市场反映40S中高配纱供应趋紧),对棉价承受、消化能力增强;二是从时间上来推算,为了保持配棉等级、保持棉纱品质稳定,5月中下旬大部分棉纺厂进入原料补库周期;三是受近期下游面料、服装及终端接单形势持续回暖,纱布货款回收进度加快,纺企资金流压力明显缓解,因此补库意愿、底气不断回升;四是近期新疆棉区天气炒作、大宗商品输入性压力仍很突出,入市采购风险相对比较低。
★4、山东菏泽:棉花、棉纱期货回落 现货行情稳中走弱
上周,棉花、棉纱期货冲高回落,现货行情稳中走弱。目前,山东菏泽郓城地区纺织厂开工率尚可,市场购销正常。当地皮棉现货行情表现一般,菏泽郓城地区三级皮棉采购到厂价至16400元/吨,较周三高位下调100元/吨,厂家原料库存仅一周左右,仍坚持随用随购策略。现货棉纱行情稳定为主,因订单相对充足,菏泽郓城地区棉纱厂五一没有放假,目前开机正常,其中针织普梳环锭纺40支出厂价在24400元/吨(不带票,较周三高位回落200元/吨)。
截至目前,当地企业新增订单尚可,五一节后,小订单偏多,个别厂家订单已排到6月份,产品库存偏低,纺织厂利润尚可。因产品多销往国内周边和南方市场,前期新疆棉事件对当地影响不大。本周下半周期货皮棉、棉纱再次回落,厂家担忧二季度需求季节性走弱,但因当前国外疫情仍较严峻,国内市场暂有支撑,未来行情或仍较可期。
★5、1-4月新疆出口纺织品服装67.32亿元
据统计,2021年1-4月新疆口岸纺织纱线、织物及制品出口金额9.87亿元,同比增长4.51%;服装及衣着附件出口金额57.45亿元,同比增长21.74%。
2021年1-4月新疆口岸纺织纱线、织物及制品进口金额1.15亿元,同比增长7.99%;服装及衣着附件进口金额0.04亿元,同比下降92.65%。
三、行业政策与动态
★1、中国与中东欧17国贸易同比增长约五成
今年一季度,中国与中东欧17国贸易额达301.3亿美元,同比增长50.2%,超出同期中国外贸增速11个百分点。
2020年,中国与中东欧17国贸易额首次突破千亿美元,达到1034.5亿美元,同比增长8.4%。中国与中东欧国家合作取得长足进步还体现在投资合作日趋紧密、基础设施项目稳步实施、互联互通保持稳定。
2012年至2020年,中国与中东欧17国双边贸易年均增长8%,是中国与欧盟贸易增速的2倍以上。其中,中国从中东欧国家进口年均增长9.1%,出口年均增长7.6%。今年一季度,中国自中东欧国家进口额达81.7亿美元,同比增长44.7%。未来5年,中国计划从中东欧国家累计进口1700亿美元以上的商品。
★2、 葡政府呼吁在纺织服装鞋类等领域建立创新联合体
葡卢萨社2021年5月10日报道,葡政府呼吁在纺织服装、鞋类和天然树脂领域建立联合体以寻找新材料和制造工艺,包括公司、研究中心、大学、非政府组织参与寻找对环境破坏较小的生产机制。该项内容是欧洲复苏与弹性计划的目标之一,将投资1.29亿欧元用于创新和以生态可持续方式进行生产,其中纺织品服装7100万欧元,鞋类4100万欧元,天然树脂1750万。葡环境和气候行动部长费尔南德斯表示,“我们深信欧洲必须重新工业化,疫情证明有必要利用我们现有的资源建立短供应链。”
★3、本财年前9月巴基斯坦纺织出口额同比增9.06%
据巴基斯坦《商业纪事报》报道,巴基斯坦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作为巴基斯坦出口支柱产业的纺织业本财年前9个月(2020年7月至2021年3月)出口额达113.55亿美元,相比上年同期增长9.06%。其中3月纺织品出口额为13.55亿美元,相比2月环比增长9.85%,相比2020年3月同比大幅增长30.38%。
巴基斯坦统计局数据显示,本财年前9个月巴基斯坦出口总额为186.88亿美元,相比去年同期增长7.14%,排在前几位的出口产品为针织衣物、床上用品、棉布、棉纱等。
本财年前9个月巴基斯坦进口总额为395.19亿美元,相比去年同期增长13.59%。主要进口产品为机电设备、未经加工的棉花等。本财年前9个月巴基斯坦贸易逆差为20.83亿美元,相比去年同期扩大20.08%。
★4、2000至2020年中国对俄罗斯纺织服装出口额累计增近6倍
中国纺织品进出口商会副会长张锡安日前表示,中国对俄罗斯纺织服装贸易以出口为主,占比超过99%。俄罗斯在中国出口目标市场中位列第八,2000至2020年间,中国对俄罗斯纺织服装出口额从11.1亿美元增至2020年的76.5亿美元,20年间,中国对俄罗斯纺织服装出口累计增长了近6倍。俄罗斯联邦作为中国“一带一路”沿线重要市场,是中国与欧洲加强经贸联系的主要通道,也是后疫情时代跨境开拓的重要国别市场之一。
据悉,俄罗斯强制电子标签政策解读会以线上直播的方式举行,会议旨在帮助中国轻工品类企业深入了解该法规,探讨应对电子标签实施后外贸业务的变化以及解决方案等。
四、国内外要闻回顾
★1、安徽辽宁新增5例本土确诊 台湾1天暴增206例
疫情警报再度拉响,聚焦在辽宁、安徽两省。据央视新闻客户端,安徽省六安市16日再增2例本土确诊病例。截至5月16日12时至19时,辽宁省营口市新增2例本土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均为无症状感染者转归),辽宁省沈阳市16日新增1例。
另外,台湾流行疫情指挥中心昨日公布,岛内新增207例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分别为206例本土及1例境外输入。指挥中心称,截至目前台湾新冠肺炎确诊病例累计达1682例,其中550为本土病例。
★2、印度首都第四次延长封城
印度首都新德里首席部长16日表示,目前首都地区新增新冠确诊病例数呈下降趋势。为了防止防疫成果毁于一旦,决定将“封城”措施延长至24日凌晨5时 。这是新德里第四次延长“封城”措施。印度卫生部16日公布的疫情数据显示,印度较前一日新增新冠确诊病例311170例,累计确诊24684007例。
★3、滴滴、货拉拉等10家交通运输平台被8部门联合约谈
5月14日上午,交通部等8部委对滴滴出行、首汽约车、曹操出行、美团出行、T3出行、高德、嘀嗒出行、满帮、货拉拉、快狗打车等10家交通运输新业态平台公司进行联合约谈。约谈内容包括平台抽成比例高、分配机制不公开透明、随意调整计价规则,垄断货运信息、恶意压低运价、随意上涨会员费等问题。要求各平台公司要正视自身存在的问题,立即开展整改。
★4、阿里巴巴:第四财季营收1874亿元,净亏损54.79亿元
第四财季营收1874亿元人民币,市场预估1804亿元人民币。去年同期1143.14亿元。第四季度净亏损54.79亿元,市场预期净利润91.86亿元,去年同期净利润31.62亿元。2021财年全年营收7172.89亿元,市场预期7092.33亿元,去年同期5097.11亿元。全年净利润1503.08亿元,市场预期1651.75亿元,去年同期1492.63亿元。
★5、 小米集团起诉美国政府的诉讼达成和解 将被移出清单
美国时间2021年5月11日,小米集团和美国国防部再次就军事清单诉讼发布了联合状态报告。这份报告显示,根据此前的联合报告,双方已经同意和平解决诉讼案,考虑到已经生效的临时禁令和国防部决定不对临时禁令上诉,国防部等被告一致认为采用最终决议将小米集团移出1月14日的军事清单是合适的。这意味着,美国政府承认了军事清单上的程序正义问题,愿意和小米集团进行和解,并将小米集团移出军事清单。截至收盘,小米涨超6%。
★6、 2020年美国对华商品出口总额1231亿美元,同比增长18%
美中贸委会数据显示,2020年,美国对华商品出口总额达1231亿美元,同比增长185亿美元,增幅约18%。美国对华商品出口在2020年的表现可以用“健康反弹”形容,中国继续保持美国第三大商品出口市场的地位。
★7、 美国4月CPI同比4.2%超预期
美国4月CPI同比4.2%,录得2008年9月以来最高值,预期3.6%,前值2.6%;4月核心CPI同比3%,预期2.3%,前值1.6%。市场分析称,美国4月CPI数据大幅超预期,因二手车成本录得创纪录升幅,且显示通胀压力正在累积,因需求上升让企业有空间转嫁成本上升;年度CPI数据飙升至4.2%,与2020年4月疫情期间的指数相比失真。
来源:中国棉花网、格隆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