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市场行情
★1、国内棉花继续下跌
上周,国务院常务会议再次关注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强调“用市场化办法引导供应链上下游稳定原材料供应和产销配套协作,做好保供稳价。打击囤积居奇、哄抬价格等行为”,国内大宗商品再次降温,国内棉价振荡下跌。代表内地标准级皮棉销售的国家棉花价格B指数15772元/吨,较5月21日下跌99元/吨,降幅0.62%;郑州棉花期货主力合约结算价15415元/吨,较5月21日下跌580元/吨,降幅3.63%。
★2、国际棉花震荡反弹
上周,美联储继续淡化通胀风险,逆回购工具用量创历史新高,同时多位官员提及讨论缩减购债时间,市场情绪左右不定,国际棉价横盘振荡,现货价格相对坚挺。5月28日代表进口棉中国主港到岸均价的国际棉花指数(M)报价93.16美分/磅,按1%关税下折算人民币价格为14907元/吨,较5月21日上涨235元/吨,涨幅1.60%。
★3、涤纶短纤价格小幅下跌
江浙涤纶短纤厂家报价小幅下调,实单6650-6800元/吨左右,整体心态相对不佳。福建涤纶短纤厂家报价维持稳定,1.4D报价6900元/吨短途送到,实单商谈优惠或在6650-6700元/吨左右。山东、河北涤纶短纤呈现弱势,商谈出货为主,1.4D半光商谈价格6650-6750元/吨左右。5月28日涤纶短纤价格指数收报6630元/吨,较5月21日下跌50元/吨,降幅0.75%。
★4、粘胶短纤维持弱势
粘胶短纤行情偏弱,成交量不多,工厂库存压力在上升,下游纱线价格持续下跌,用户少量按需拿货。现货市场,中端货价格13500-13600元/吨、高端货价格13800-14000元/吨。5月28日粘胶短纤价格指数收报13500元/吨,较5月21日下跌300元/吨,降幅2.17%。
★5、国内纱线价格微跌
纺织原料市场全线下跌,下游纱线虽然走货尚可,但是受原料端下跌影响纱线产品价格微降。涤纶32S报价11750元/吨,下跌50元/吨;纯棉32S报价25080元/吨,下跌20元/吨;人棉30S报价17500元/吨,下跌50元/吨。印度遭受疫情和暴风雨两面夹击,物流运输受阻,支撑进口纱港口提货价小幅上涨;目前常规外纱价格高于国产纱251元/吨。近期下游织布厂询价、提货有所减缓,观望情绪有所升温。
★6、棉纺织市场展望
4月以来美元走弱,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一路上涨,一度要突破2018年6月高位,中国央行强调,汇率不能作为工具,既不能用来贬值刺激出口,也不能用来升值抵消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影响,警告企业勿赌人民币升贬。除此之外,李克强总理在国常会上再次指出,要用市场化办法引导上下游稳定原材料供应和产销协作,做好保供稳价,打击囤积居奇、哄抬价格等行为。
上周棉纱现货市场交投放缓,整体表现一般。价格方面,周内各品种棉纱价格持稳为主,纺企棉纱库存偏紧且呈下降趋势,负荷持稳。下游织厂方面,受部分地区限电影响,织厂开机率小幅下降,织厂坯布库存有累库预期。
二、行业运行情况
1、1-4月份全国规模以上纺织企业利润同比增长16.6%
1-4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25943.5亿元,同比增长1.06倍,比2019年1-4月份增长49.6%,两年平均增长22.3%。
1-4月份,在41个工业大类行业中,39个行业利润总额同比增加,1个行业扭亏为盈,1个行业实现减亏。主要行业利润情况如下: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利润总额同比增长4.84倍,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增长4.16倍,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增长2.72倍,汽车制造业增长1.58倍,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增长1.19倍,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增长91.5%,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长86.2%,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增长85.8%,专用设备制造业增长77.7%,通用设备制造业增长67.7%,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增长40.8%,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增长40.5%,纺织业增长16.6%,农副食品加工业增长16.6%,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由同期亏损转为盈利。
★2、5月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51.0%
5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1.0%,微低于上月0.1个百分点,继续位于临界点以上,制造业保持平稳扩张。
从分类指数看,在构成制造业PMI的5个分类指数中,生产指数和新订单指数均高于临界点,原材料库存指数、从业人员指数和供应商配送时间指数均低于临界点。生产指数为52.7%,比上月上升0.5个百分点,高于临界点,表明制造业生产扩张力度有所增强。新订单指数为51.3%,比上月回落0.7个百分点,高于临界点,表明制造业市场需求增长有所放缓。原材料库存指数为47.7%,比上月下降0.6个百分点,低于临界点,表明制造业主要原材料库存量有所减少。从业人员指数为48.9%,比上月下降0.7个百分点,低于临界点,表明制造业企业用工景气度较上月回落。供应商配送时间指数为47.6%,比上月下降1.1个百分点,低于临界点,表明制造业原材料供应商交货时间进一步延长。
★3、河南南阳:棉纱销售稳中向好 皮棉采购不温不火
当前,河南南阳纺企销售行情表现仍好,下游订单不断,其中精梳21、32、40是当前市场主销品种,虽数量不大,但大中型纺企日出货量仍在30-50吨,订单基本排到六月中旬。小微纺企主销以普梳32、40为主,订单量少于精梳类纱线,但销售量尚可,日出货量在5-15吨。 精梳60支棉纱订单数量不大,小量采购为主。其它棉纱品种询价有,订单少。
因纺企皮棉库存仍保持在一个月用量、目前皮棉价格振荡幅度较大,且纺企淡季即将到来,因此企业采购皮棉意愿下降,虽询价不少,但采购量不大。
★4、4月我国棉花进口同比增长84.5%,棉纱进口同比增长61.7%
据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21年4月,我国进口棉纱23.15万吨,环比增长3.06%,同比增长61.72%;出口棉纱2.72万吨,环比增长15.71%,同比增长76.60%;净进口量为20.43万吨,环比增长1.58%,同比增长59.92%。2021年1-4月,我国累计进口棉纱80.64万吨,同比增长30.81%;累计出口9.35万吨,同比增长2.10%。2020/21年度,我国累计进口棉纱150.32万吨,同比增长21.26%;累计出口19.51万吨,同比下降1.95%。
2021年4月,我国进口棉花23.03万吨,环比下降17.86%,同比增长84.50%。
2021年1-4月,我国累计进口棉花120.13万吨,同比增长62.77%。
2020/21年度,我国累计进口棉花217.11万吨,同比增长88.29%。
★5、1-4月越南出口纱线64.74万吨,同比增加29.30%
2021年4月越南出口纺织服装24.59亿美元,环比减少9.7%,同比增加52.76%;出口纱线16.37万吨,环比减少15.70%,同比增加;进口棉花17.53万吨,环比减少0.5%;进口纱线10.32万吨,环比减少12.50%;进口织物14.12亿美元,环比增加29.60%。
2021年1-4月越南出口纺织服装96.61亿美元,同比增加10.7%;出口纱线64.74万吨,同比增加29.30%。
三、行业政策与动态
★1、中棉行协第六届理事会领导班子成立 董奎勇当选会长
5月24日,中国棉纺织行业协会第六次会员代表大会暨六届一次理事会和六届一次常务理事会在江苏无锡举行。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党委书记兼秘书长高勇,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会长端小平,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纪委副书记、人力资源部主任孙晓音,江苏省纺织工业协会会长韩平,中国棉纺织行业协会会长朱北娜、副会长董奎勇、副会长叶戬春、副会长郑洁雯、秘书长李杰等有关领导和嘉宾,以及中国纺联有关部门负责人,中国棉纺织行业协会会员企业和上下游相关产业负责人代表近300人出席了本次会议。会议由中国棉纺织行业协会副会长郑洁雯主持。
大会对中国棉纺织行业协会第五届理事会期间开展的行业工作进行全面梳理和总结,并选举产生了新一届理事会。董奎勇当选为新一届中国棉纺织行业协会会长,郑洁雯、李杰、王耀、景慎全及20家棉纺织企业负责人当选为副会长,李杰兼任秘书长。
★2、 东南亚多国疫情告急 纺织服装出口相关公司值得关注
据央视,5月28日,印度服装出口行业业内人士称,受疫情期间的封锁措施的影响,印度服装行业出口萎缩严重,2020年印度服装行业出口减少24%。而在新一轮疫情下,由于工人无法到岗,印度相关企业丢掉了大量的服装出口合同。位于印度旁遮普邦北部城市卢迪亚纳市的袜业中心出口量减少了35%。相关数据显示,在服装重镇德里和班加罗尔,服装业劳工缺勤率高达50%。业内人士表示,通常情况下每年这个时候都是下单高峰期,但现在各路买家都比较谨慎。
另外,近段时间,亚洲其他国家疫情也出现升温迹象,马来西亚、越南、泰国等亚洲国家也在遭受新冠疫情冲击。作为全球市场关键的生产、制造基地,这些地方的疫情持续发酵,将对全球供应链产生影响。而从全球纺织品服装演变趋势来看,东南亚地区纺织品服装出口占比较高,疫情或将导致订单转移。
★3、总投资50.66亿元的纺织项目签约落户沭阳
5月23日上午,沭阳县举行江苏常沭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项目签约仪式。江苏嘉辉纺织有限公司总经理陆建宏等嘉宾,县领导卞建军、彭伟、石敬峰及相关单位负责同志参加签约仪式。
据了解,江苏常沭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项目计划总投资50.66亿元,属于现代高端纺织产业,具有投资体量大、品质效益高、发展业态好等优点。
江苏常沭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项目与沭阳县纺织服装产业定位、高质量发展要求高度契合,对沭阳县完善产业链条、壮大产业集群、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该项目的成功签约,既彰显了企业投资者的高瞻远瞩和远见卓识,也是沭阳良好投资环境的又一次成功展示。
4、人民币汇率持续大涨,重回“6.3时代”
近期,在大宗商品价格上升与美元持续疲软的推动下,市场对人民币大幅升值的预期不断升温。5月28日,人民币中间价报升破6.4关口,报6.3858,上调172点,创下2018年5月底以来新高(2018年5月24日为6.3816,25日为6.3867)。上周以来,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实现四连升,累计上调442个基点;在岸和离岸的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也是直线飙升,创下三年来新高,重新回到了6.3时代。
实际上,此轮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上涨从4月初就已开始。4月初至今,在岸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升值幅度已达2.45%。
四、国内外要闻回顾
★1、 广州:31日晚10点起,离穗须持72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
广州市卫健委通报,广州累计报告新冠肺炎确诊病例5例,无症状感染者21例,并且感染者中已检测的基因测序结果高度同源,均为传播速度极快的印度发现的新冠病毒变异株。广州市疫情防控指挥部决定,5月30日开始,在荔湾区继续组织核酸筛查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全员核酸检测范围。
此外,广州市疫情防控指挥部要求通过广州辖区内机场、铁路、公路客运站等站场离穗的旅客(不含外地中转旅客),须凭“健康码”绿码,并持有72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
★2、拜登任内首份财政预算案出炉 2022财年政府支出高达6万亿美元
白宫发布了拜登总统任内第一份正式预算提案,向国会申请美国联邦政府在今年10月开启的2022财年中支出6万亿美元。这一预算案实现了拜登的部分竞选承诺,即为高贫困地区的学校提供更多资金,加大联邦对癌症、糖尿病和阿尔兹海默症的直接研究,应对气候变化的投资等。有分析指出,这份预算案假设了美国公司税率从21%提高至28%。由于预算中绝大部分资金将用于医疗保险、医疗救助、社会保障、国债利息等法律规定的强制支出,6万亿美元中只有3000亿美元是下一财年要求的新支出。
★3、 日本政府再次延长东京、大阪等9地紧急事态宣言
鉴于东京、大阪等9个都道府县实施的紧急状态将于5月31日到期,日本政府5月28日召开新冠疫情对策总部会议,日本首相菅义伟宣布将9地的紧急事态宣言延长至6月20日,与冲绳县正在实施的紧急状态期限一致。
★4、深圳市拟修订户籍迁入规定:将核准类学历型人才的底线要求调整为全日制本科
深圳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深圳市户籍迁入若干规定(征求意见稿)》。其中,将核准类学历型人才的底线要求调整为全日制本科,技术型人才底线要求调整为“中级职称+全日制大专”,技能型人才的底线要求调整为技师。夫妻投靠基本要求由结婚时间及被投靠人入深户时间满2年调整为满5年,并增加高层次人才、高级职称、高级技师和硕士以上学历人员原则上只享受一次不受时间限制优先解决配偶随迁问题的条件。
★5、 中国吸烟危害健康报告发布 我国吸烟人数超3亿
国家卫健委发布的《中国吸烟危害健康报告2020》显示,我国吸烟人数超过3亿,其中男性吸烟率高达50.5%。烟草每年使我国100多万人失去生命,如不采取有效行动,预计到2030年将增至每年200万人,到2050年增至每年300万人。报告列举了吸烟及二手烟暴露与四大慢性病的关联方面全球最新的研究证据,同时指出,有充分证据表明电子烟会对健康产生危害。
★6、 华为重申不造车:不会投资任何车企 更不会控股参股
华为再发声明重申不造车,称华为不造车。这一长期战略在2018年就已明确,没有任何改变。华为还表示,至今为止并未投资任何车企,未来也不会投资任何车企,更不会控股、参股。以后,凡是说华为造车或参股汽车制造行业,均为谣言,勿轻信。
★7、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注重用市场化办法解决大宗商品价格上涨等经济运行中的突出问题
在两院院士大会、中国科协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发表重要讲话表示,当前我国经济继续稳中加固、稳中向好,但国内外环境复杂严峻,不确定性增加。要正视经济运行中存在的困难和挑战,立足我国仍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基本国情,着力办好自己的事。围绕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增强发展内生动力,持续深化改革,保持宏观政策必要支持力度,注重用市场化办法解决大宗商品价格上涨等经济运行中的突出问题,大力推动科技创新,扩大内需与对外开放互促并进,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和就业稳定,推动高质量发展。
部分来源:中国棉花网、格隆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