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情回顾
近期,内外盘棉花都呈现冲高回落走势。盘面保持外强内弱的特征,内外关联度有所下降。
ICE棉花的运行围绕着USDA公布的报告展开,两个报告都呈现偏多色彩,但ICE棉表现却大相径庭:上周四的出口销售报告刺激棉价涨停;而上周五出台的3月月度供需报告却带来了跌停,投机者的获利回吐导致了市场的自我修正,同时美棉因旧作紧张引发的逼空走势容易造成大幅波动。
ICE棉花近期走势
相对美棉的大涨大跌,郑棉走势较为温和,期价呈现围绕16000整数位震荡的格局。订单不及预期成为棉价上涨的最大阻碍,而内外棉价差扩大帮助郑棉价格走稳,二者的合力造成了郑棉区间运行的现状。
郑棉主力合约近期走势
3月14日,郑棉主力合约收15930元/吨,跌15元。
ICE市场上,总持仓和非商业多头持仓都在增加过程中,有助于棉价保持强势。
棉花生产加工
2月,受春节假期因素影响,全国棉花仅有零星收购,加工也进入尾声,全月只增加了8.2万吨。
全国新棉加工总量同比下降。2月,新棉收购加工进入尾声,累计加工量已低于去年。截止到2月29日,全国1096家400型棉花加工企业加工总量约为566.1万吨,同比下降3.1%。
籽棉收购价格同比上涨。2月,全国400型棉花加工企业3128级籽棉平均收购价格为6.4元/公斤,同比上涨1.1%。
库存与仓单
棉花工商业库存偏高:去年新疆棉大幅减产,但进口花纱放量,填补了国内产需缺口。受年度棉花销售利润不佳影响,轧花企业出货进度同比偏慢,导致棉花商业库存仍处于相对高位。不过目前棉花商业库存本年度的高峰值已经过去,开始进入去库阶段,全国商业库存环比继续减少。
尽管社会库存较高,上游较大库存形成潜在套保压力,但实际上交易所仓单数量处于历年低位,原因在于期现倒挂使得套保抛盘难以从交割中获利。截至3月8日,一号棉注册仓单14359张、预报仓单785张,合计15144张,折63.6048万吨。23/24注册仓单地产棉1111张,新疆棉13248张(其中北疆库5936,南疆库4869)。
下游市场
纺服出口增长,布厂棉纱库存偏高。
纯棉纱现货市场变化不大,整体交投尚无起色,气氛偏弱。节后受棉花价格上涨影响,大部分纺企上调棉纱报价,但涨价后成交乏力。最近随着库存上升,纱厂大幅降价促销。
全棉坯布市场交投平稳,织厂消化原料库存为主,补货意愿低迷。外销订单询价积极,小单落实。市场信心尚未恢复,等待后续订单变化。
总结展望
郑棉震荡区间整体下移,再次回落到16000附近。国内郑棉市场更多受需求侧影响,节后消费恢复偏慢,3月以来,本应处于纺织行业的传统旺季,但下游市场依旧维持清淡氛围,成品库存逐渐增加也对棉价形成不利影响,原料采购意愿不强。上游累积较大棉花库存形成潜在套保压力,不过内外棉价差扩大有助于刺激消费增长,帮助棉价企稳。
出口情况处于往年同期中性偏高水平。海关总署最新数据显示出口表现亮眼,市场感受到的订单不及预期,部分来自于当前订单的碎片化和即时化。尽管布厂现阶段新单较少,但存量订单还算充足。
从近期管理层释放的信息来看,未来货币环境偏宽松,提振经济的力度将进一步加大。
未来美联储议息会、美棉种植意向面积报告和中国植棉意向面积调查报告等会给盘面带来短期扰动,而下游消费将决定棉价中长期运行方向。
目前郑棉与美棉的关联度较小,随着3月季节性订单的到来,国内棉价或呈现偏强震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