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情绪转弱
棉花价格承压
3月20日,继前日大跌之后,ICE棉花期货继续承压,市场情绪低迷,焦点集中在美联储的会议决定和美棉出口周报。
当日,美联储最终宣布维持利率不变,但也表示今年底之前会考虑多次降息,近期的通胀数据超预期使之前的降息预期明显下降。
当日,美元指数继续上涨,原油、谷物和软商品整体下挫,部分棉花多头开始平仓,ICE棉花期货再创本轮回调新低。
虽然ICE棉价大趋势仍然向上,但2月份的高点之后市场持续走低。短期看市场缺乏足够有力的积极因素,价格走势偏弱。3月21日,ICE棉花期货主力合约收于92.22美分/磅,涨0.04%。
近期ICE棉花期货市场走势
纺企成品开始累库
棉花、棉纱价格走弱
近期,国际棉花价格的快速下挫,也明显影响国内棉花期货市场情绪。目前从下游情况来看,“金三银四”旺季需求不及预期,随着年后棉纺企业的开机率上升,棉纱市场竞争愈发激烈,织厂年后新接订单量处于近年来较低水平,棉纱价格偏弱,纺企利润被大幅压缩,纺企成品开始小幅累库,经营压力再次加大。目前国内下游工厂库存压力尚小但新增订单不足,后续存在成品继续累库的风险,在内外棉价差的牵制下,短期内郑棉或维持震荡,3月22日,郑棉主力合约继续在16000附近偏弱震荡,最终收于15895元/吨,跌115元。
近期郑棉主力合约市场走势
高支纱量价双降
纺企开机率预计回落
据江苏、山东、河南等地几家棉纺企业反馈,受2月下旬以来C50S以上高支纱需求减弱、纱厂累库率上升、春节后新疆长绒棉、进口皮马棉报价均震荡回落的影响,近一周多来高支精梳纱/高支普梳纱出厂价、轻纺市场成交价均有所回调,幅度普遍在300-500元/吨,部分规模以上纺企中高支纱出货进程趋缓,出现高支纱开机率稳中回落的迹象。
南通、绍兴、兰溪等地布厂表示,春节前后新增高支高密坯布、高档面料出口溯源长单、大单仍比较稀少,目前排单大多坚持到4月中旬前,由于出口欧美订单仍需要全套棉花溯源资料、越南/印度/印尼等各棉纺织大国出口接单逐渐恢复,再加上节后美国、欧盟来单压价非常凶猛,而ICE棉花期货主力合约持续在95-100美分/磅盘整,导致国内企业出口订单利润持续压缩,盈利难度上升,目前只能按单生产、按需补库,囤积高支纱、高支高密坯布的信心不足。
企业反馈,当前内地纺企纯棉纱销售迟缓,相较而言差异化品种订单较满,基本可以生产到4月,目前企业棉纱库存15天左右,同比下降。“金三银四”成色不足,市场呈现高预期弱现实。棉纱贸易商的蓄水池作用使市场的淡旺季特征不再明显。当前各地区纱厂开机率基本平稳。新疆大型纱厂在九成以上,河南大型企业平均在90%左右,江浙、山东、安徽沿江地区的大型纱厂平均开机在八成左右。
山东市场调研:
纺织“金三”订单遇冷
春节后,国内下游纺织“金三”订单遇冷,产业信心受挫。为了解下游产业形势,3月13日-3月16日相关机构对山东棉纺织企业市场及企业进行了调研。
山东纺企情况:国内棉纱报价已调回到了年前水平,即便报价下调,销售也仍不畅,产销率偏低,导致企业产品库存持续累积,部分纺企棉纱库存偏高或接近警戒线水平。调研企业大多认为目前的棉纱市场情况与去年10-11月份时相比,接近或者更差。内地纺织厂的效益普遍都不行,本次调研纺企生产效益基本处于保本附近或亏损局面,目前订单较少。调研期间,纺企已感受到较大压力,若4月订单仍不能改善,则纺企可能放五一小长假。
佛山棉纺织市场调研
佛山张槎市场的大圆织机开机率升降、棉纱公仓库存高低,对国内棉花市场行情起到重要指引作用。
当地被调研对象普遍反馈今年旺季不旺,棉纱走货力度不佳,贸易商、布厂整体备货相对谨慎。此外,从中大市场、平地牛仔面料商也了解到,存在从纯棉面料向混纺面料转移的趋势,混纺面料的功能性对终端消费者有一定的吸引力,比如牛仔的四面弹。
尽管市场整体氛围趋于清淡,但张槎市场的针织大圆机开机情况尚可,不过棉纱消耗已有趋降走势。
目前当地棉纱库存水平整体偏高,并出现继续累库的趋势。
预计棉价后市重心继续下移
当前影响国内棉花市场行情的关键因素仍为需求,下游市场好转程度以及持续性有待验证。目前,纺企新增订单较少,节前订单陆续完结,纺企棉纱库存增加较快。织厂在机订单接近尾声,新增订单较少。
在这种形势下,轧花厂多在观望等待点价机会,贸易企业以积极出售基差棉花货源为主。进口方面,少量具有配额且对进口中高品质棉花有需求的棉纺厂询价、采购微幅提升,但成交有限。随着进口棉人民币货源量下降,棉企将基差上调,导致市场成交量下滑,预计后市进口棉库存出货量有所减少。纺企订单不足,存在降价抛货风险。整体上看,下游传统旺季不及预期,且库存充裕,预计后市棉价重心继续下移。郑棉或陷入上下两难的境地,主力合约3-4月将在15500-16500元/吨区间内震荡,外强内弱情况或将持续,下游订单及开机情况仍是市场关键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