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棉3月25日延续上周五的回落态势,减仓并小幅下跌0.5%,最低跌至15815元/吨,触及近2个多月的新低,但总体仍处于1月下旬以来的15800-16400元/吨的震荡区间内。虽然周度美棉出口销售报告继续向好,但由于前期利多已基本发酵完毕,同时美元走强和海外需求不及预期,东南亚纱厂开机有所下调之下,周五ICE期货连收五个阴线,并触及一个月的低位,短期美棉供需仍偏紧之下预计90美分/磅附近仍存在较强支撑。
近期美棉大幅回调,国内在新疆棉仍具有一定价格优势、轧花厂挺价意愿较强和中长期去库格局之下,下方支撑较强,总体表现较为坚挺,内外价差得到一定修正。基本面来看,短期供应仍然充足,下游消费在天气转暖,部分夏季订单下达下,局部有所改观,但总体仍然偏弱,布厂开机处于偏低水平,常规纱线品种报价小幅下跌,纺企成品库存仍处于累库状态,原料采购意愿偏弱。在短期旺季不旺带来的信心不足和中长期供应偏紧的矛盾下,棉价短期震荡态势仍难改,后续仍需关注订单的好转幅度以及新年度种植情况。
具体来看,国内郑棉维持偏弱震荡走势,主力合约CF405结算价15895元/吨,较前一日下跌40元/吨。中国棉花价格指数17074元/吨,较前一日下跌62元/吨。据了解,目前下游市场仍维持偏弱走势,纺企采购逢低点价成交,刚需补库为主,现货成交维持清淡。3月25日基差报价整体变化不大,新疆库双29级含杂3%以下的资源基差报价在500-850元/吨左右。
国际方面,ICE期棉整体收跌。5月合约结算价91.53美分,跌68点;7月合约结算价91.85美分,跌41点。进口棉花现货价格跟随期货下调,M级指数报价在101.31美分/磅,较前一日下跌0.60美分。从目前进口棉船货基差报价情况来看,各主流品种资源基差较前一日未见明显调整,整体依旧维持近三年偏弱水平。其中美棉近月船货M级基差在2405合约上升水1100点左右;同等级巴西棉报价在800点左右。从市场反馈情况来看,由于前期到港的进口棉保税资源持货成本高企,目前报价持续偏高,近乎无人问津。此外,人民币资源由于其价格优势相对显着,又刚需的企业不断补库,但成交量相对有限。据悉,人民币印度棉资源一口价成交价基本在16600-16800元/吨。
纺织方面,3月25日棉纱期现货价格均小幅回落。郑棉价格继续下滑,目前棉纺企业纯棉纱价格总体趋弱,市场走货较为缓慢,企业成品库存不断累积,整体压力上升。安徽纺企反馈,近期经营形势没有改观,整体仍维持低迷状态。纺企新接均为小单、短单,成品库存在一个月左右,目前企业整体开机正常,生产普遍存在一定亏损。如果后续产销形势不见好转,或有下调开机的情况出现。目前市场暂缺乏明显驱动力量,“银四”行情较难改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