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市场行情
1、国内棉花价格小幅上涨
上周,郑棉期货主力合约逐步移仓换月,跟随外盘价格强势上涨,但因纺企采购谨慎,现货棉价跟涨幅度不及期货。4月7日,代表内地标准级皮棉销售的国家棉花价格B指数15423元/吨,较前周上涨76元/吨,涨幅0.50%。郑州棉花期货5月合约结算价14590元/吨,较前周上涨270元/吨,涨幅1.89%。
2、国际棉花价格震荡上涨
上周,美国农业部意向植棉面积高于预期打压国际棉花期现货价格,但受国际原油价格走强和美元指数下跌提振,美棉期货价格于4月6日强势回弹,周内均价略低于前周水平。4月7日,代表进口棉中国主港到岸均价的国际棉花指数(M)报价96.41美分/磅,按1%关税下折算人民币价格为16271元/吨,较前周上涨36元/吨,涨幅0.22%。
3、涤纶短纤现货价格稳中偏弱
上周,涤纶短纤期货大幅回落令市场观望情绪增加,PTA临近交割也有下跌风险,短纤现货价格稳中偏弱。4月7日涤纶短纤价格7420元/吨,较前周下降50元/吨。
4、粘短短纤新价确定
上周,粘胶工厂新一轮价格基本确定,高端大厂报价13400元/吨左右,实际成交有局部优惠,返利后实单及大客户商谈在13100-13200元/吨左右。粘胶短纤行业开机率基本维持,供应充足,前期部分下游刚需等待较久,目前集中签单,签单量较前期有所好转。4月7日,粘胶短纤价格为13050元/吨,较前周下降50元/吨。
5、国内外棉纱价格下跌
上周,国内纺织市场稍显低迷,季节性需求走弱,后续订单延续性不足,棉纱价格小幅下跌。国际棉纱市场方面,美欧纺织服装需求下滑,印度、巴基斯坦棉纱价格继续下跌。4月7日,纯棉32S报价23260元/吨,较前周下降50元/吨;人棉30S报价17050元/吨,与前周持平;涤纶32S报价12050元/吨,较前周上涨50元/吨。
6、后市展望
国内季节性利好因素逐渐消退,棉价上涨面临重重考验。4月3日,人民银行发布2023年第一季度城镇储户等调查问卷,结果显示居民部门高储蓄意愿现象有所缓解,但居民消费意愿回升幅度有限,表明推动消费恢复仍需时日。棉花市场方面,2023年度新疆棉春播工作正在展开,近期新疆棉出疆发运速度持续加快,内地市场供应压力增加。
国家棉花市场监测系统数据显示,按照国内棉花预计产量671.9万吨测算,截至4月6日,全国累计加工皮棉666.5万吨,同比增加87.3万吨;累计销售皮棉501.7万吨,同比增加231.9万吨。国内纺织企业开工率有所下降,多地反映需求有转弱迹象,前期订单逐步完工,后续订单增长乏力,其中高支纱出货整体好于低支纱,短期棉花补库意愿偏低。整体来看,国内棉花下游需求端开始降温,海外经济前景低迷,短期棉价延续上涨的空间或将受限。
二、行业运行情况
根据国际棉花咨询委员会(ICAC)发布的4月份全球产需预测,2022/23年度全球棉花继续供大于需,但供应盈余环比减少,期末库存环比下降。ICAC预计,2022/23年度考特鲁克A指数在99.80-122.12美分之间,中间位是103.71美分。
具体看,2022/23年度全球棉花期初库存1942.5万吨,环比调减1.22万吨;全球棉花产量2455万吨,环比调增22.7万吨;全球棉花消费量2380万吨,环比调增64.5万吨;产量超过消费75万吨,环比减少50万吨;全球棉花出口量898万吨,环比调增36万吨;全球棉花期末库存20.2万吨,环比减少43万吨。
2、3月底全国新棉加工总量达626万吨
据中国棉花协会信息,3月,全国新棉加工量持续增加,但增幅下降。截至3月31日,全国1376家400型棉花加工企业加工总量约为626.09万吨,同比增长15.6%;新疆加工总量约为615.97万吨,同比增长16.1%;其中,自治区加工总量为394.07万吨,同比增长19.4%;兵团棉花加工量221.9万吨,同比增长10.6%,内地样本企业加工总量为10.11万吨,同比减少8.9%。
据中国棉花公证检验数据统计,截至3月31日,2022年度全国共有1074家棉花加工企业进行公证检验,检验量为615.81万吨,同比增长13.8%。其中新疆棉605.47万吨,同比增加14.4%,占比为98.3%;内地棉检验量为10.33万吨,同比减少12.85%,占比1.7%。新棉仅长度指标差于去年,其余颜色级、马克隆值、断裂比强度三项指标均好于去年。
3、主流地区纺企开机负荷为91.6%
据Mysteel农产品数据监测,截至4月7日,主流地区纺企开机负荷为91.6%,周环比增幅0.22%,同比增幅13.93%。整体来看,纺企新订单成交情况普遍走弱,目前纱厂整体开机在8成左右,具体情况或因产能和产品差异略有不同。
4、1-2月,中国家用纺织品出口44亿美元,下降11.8%
1-2月,中国家用纺织品出口44亿美元,下降11.8%,比纺织服装整体降速低6.5个百分点。另外,今年1-2月家用纺织品的月均出口规模仍比2019年前两月的月均出口规模高13%。前两月,各大类家纺商品除地毯外出口均呈下降趋势。其中,窗帘制品和装饰制品降幅较大,分别下降26.1%和29%,毯子、床品、桌布等产品降幅在10%-13%之间,毛巾制品依然延续了近年来的下降趋势,下降6.2%,厨房制品微降1.1%,地毯微增2.4%。
另外,各大类家纺商品除毛巾外出口均价均呈上升趋势。其中,桌布和家纺装饰制品价格增长较快,增幅分别为13.5%和16.6%,床品、毯子、窗帘和地毯等产品出口均价增幅在4%-10%之间,仅毛巾制品出口均价下降5.6%。家纺产品出口量跌价升的趋势在进一步加剧。我国家纺出口前四大市场分别为美国、欧盟、东盟和日本,四大市场合计占家纺出口总额的62.4%。今年前两月,我家纺对美、欧市场出口出现较大下滑,出口额分别为12.4亿和4.9亿美元,降幅分别为26%和32%;对东盟出口6.5亿美元,增长36.9%;对日本出口3.6亿美元,下降10.3%。其他主要市场中,我对新加坡出口增长5倍,对沙特阿拉伯出口增长36.8%。
5、1-2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8872.1亿元,同比下降22.9%
据国家统计局统计,1-2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8872.1亿元,同比下降22.9%。在41个工业大类行业中,10个行业利润总额同比增长,1个行业减亏,28个行业下降,2个行业由盈转亏。其中,纺织业下降37.1%,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下降56.6%。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国有控股企业实现利润总额3449.1亿元,同比下降17.5%;股份制企业实现利润总额6719.0亿元,下降19.4%;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实现利润总额1761.3亿元,下降35.7%;私营企业实现利润总额2559.3亿元,下降19.9%。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每百元营业收入中的成本为84.86元,同比增加0.90元。
6、3月全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1.9%,环比下降0.7个百分点
据国家统计局统计,3月份,全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1.9%,比上月下降0.7个百分点,高于临界点,制造业保持扩张态势。从企业规模看,大、中、小型企业PMI分别为53.6%、50.3%和50.4%,低于上月0.1、1.7和0.8个百分点,均高于临界点。从分类指数看,在构成制造业PMI的5个分类指数中,生产指数、新订单指数和供应商配送时间指数均高于临界点,原材料库存指数和从业人员指数低于临界点。生产指数为54.6%,比上月下降2.1个百分点,持续高于临界点,表明制造业生产活动继续扩张。新订单指数为53.6%,比上月下降0.5个百分点,持续高于临界点,表明制造业市场需求继续增加。
三、行业动态和政策
近日,2023中国国际服装服饰博览会(CHIC春季展)期间,中国棉花协会(CCA)与美国国际棉花协会(CCI)举行会谈,就两国可持续棉花项目进展情况进行了交流,并沟通双方今年相关合作计划。中国棉花可持续发展项目(CCSD)是中国棉花协会于2021年6月牵头,联合中国纺织品进出口商会、中国棉纺织行业协会、中国家用纺织品行业协会、中国服装协会共同发起的国内首家可持续棉花项目,旨在推动我国棉花产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CCSD此次在CHIC商业论坛区成功举办推广活动并颁发国内首家可持续棉花生产认证证书。
4月4日,广州致景科技与广州清远市人民政府举行战略合作协议签约仪式。此次致景科技与清远市政府达成战略合作将在推动产业有序转移、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中充分发挥自身的技术、资源、供应链优势,提供科技创新支撑、供应链高效协同,为推动现代纺织服装产业高质量、集群发展注入“创新力”。
3、新疆大胜纺织20万锭纺纱项目落户伊宁
3月30日,新疆伊宁县举行了“魅力伊宁和美杏乡”招商引资推介会,现场与15家企业签订了合作协议,签约总金额达到93.5亿元。此次签约项目包含有慧尔农业液体肥料示范项目、大胜纺织20万锭纺纱项目等共计15个项目,涉及农业、文旅、新能源、纺织等产业类别。这些项目落地,将极大推动伊宁县产业高质量发展。
3月31日,湖北省首个由民企牵头、国企参与组建的供应链服务平台——湖北华纺供应链有限公司在武汉揭牌,该平台将成为湖北省纺织服装产业冲击5000亿元产值的“推动器”。华纺链总部位于武汉市黄陂区汉口北,由卓尔智联集团联合长江产业集团、武汉产业投资控股集团、武汉木兰投资集团等国资平台和珞珈梧桐创投、嘉纺基金等社会资本共同组建。华纺链将依托湖北省纺织服装产业集群优势,基于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应用,提供在线采购、内外贸易、智慧物流、智能仓储、供应链金融等综合供应链服务。
为切实解决纺织品复合行业挥发性有机物污染突出问题,动员部署复合行业VOCS治理,全力护航亚运会环境质量保障,3月29日上午,浙江绍兴市蓝天办组织召开纺织品复合行业挥发性有机物整治动员部署会。各区、县(市)蓝天办、重点镇街和工业园区相关负责人,以及全市200余家纺织品复合企业参加会议。会议指出,通过“依法淘汰一批、源头替代一批”复合企业,加快推进挥发性有机物(VOCs)突出问题治理销号,是打好臭氧污染防治攻坚战的重要举措。
今年以来,法国多地已经爆发了多轮罢工浪潮,部分地区的抗议活动局面“已经失控”。而下一场全国性的罢工运动据悉将在4月6-7日举行。轮流罢工严重影响了法国航空、铁路、港口的正常运行。4月3日,集装箱物流公司马士基发布公告称,为保证客户供应链正常运转,鉴于法国目前的局势,马士基为客户提供业务救济方案,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对供应链的影响。对于SPOT和Twill从法国出口货物,马士基将免收订舱取消费、订舱修改费;已装运货物的修改将按照通常程序重新定价。如果更改与罢工情况有关,客户将无需支付通常的COD(目的地更改)费用。在这种情况下,将适用新的海运费率,并且在码头产生的任何额外费用(例如重新积载)将照常计费。
据外媒报道,俄罗斯相关机构日前通过了西班牙快时尚Zara母公司Inditex集团将俄罗斯业务出售给Daher集团的交易,Daher集团将在俄罗斯以Maag、Dub、Ecru和Vilet品牌运营原属于Inditex集团的约500家门店。根据协议,Daher集团会保留大部分工作岗位,未来如果情况允许, Daher集团将成为Inditex集团在俄罗斯的经销商。据报道,波兰零售商LPP在去年7月通过类似方案维系了在俄罗斯的运营。该公司将俄罗斯的门店转让给一家在阿联酋注册的公司。同时,该时尚集团的门店在更改名称后恢复运营。此前,Inditex集团于2022年3月5日暂停了其在俄罗斯所有商店和在线平台。数据显示,俄罗斯市场约占该集团税前利润的8.5%。
3月,缅甸企业从迅销的全球代工企业名单中消失。迅销曾将旗下品牌GU的上衣和衬衫委托给5家缅甸工厂生产,但“2023年秋冬季节的商品是最后一批,之后将停止生产”。此外,玛莎百货已发布消息称,截止到3月停止缅甸的代工业务。来自爱尔兰的低价服装品牌普利马克也已宣布退出缅甸。各企业纷纷采取行动的背景原因是军方执政下当地的劳动环境无法改善以及通货膨胀持续飙升。这三大零售商决定停止在缅甸的服装生产对该国经济造成重大打击。制衣业是缅甸最大的雇主之一,失去这些订单将对成千上万工人的生计造成毁灭性影响。
3月27日,据《越南经济评论》报道:越南2022年底的订单短缺仍在持续,导致不少南方企业不断缩减生产规模、裁员、缩短工时……目前,已有7500多家企业登记限期停业、停业待解散和办结解散手续。这个数字增加了面临困难和被迫退出市场的企业名单。此外,家具、纺织、服装、鞋类、海鲜等重点出口行业的订单大多下降,使得越南2023年6%的出口增长目标面临不小压力。
四、国内外要闻回顾
1、国务院常务会议重磅部署!聚焦稳外贸、稳就业、稳预期
国务院总理李强4月7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推动外贸稳规模优结构的政策措施,审议通过《无人驾驶航空器飞行管理暂行条例(草案)》,决定延续实施国家助学贷款免息及本金延期偿还政策。国务院常务会议聚焦三个“稳”,稳外贸、稳就业、稳预期,并部署了多项新举措。
1)要想方设法稳住对发达经济体出口,引导企业深入开拓发展中国家市场和东盟等区域市场。
2)要发挥好外贸大省稳外贸主力军作用,鼓励各地因地制宜出台配套支持政策,增强政策协同效应。
3)适时出台务实管用的政策措施,进一步稳定市场预期,提振发展信心,巩固拓展向好势头,推动经济运行持续整体好转。
4)继续免除今年及以前年度毕业的贷款学生今年内应偿还的国家助学贷款利息,本金部分可再申请延期1年偿还,延期贷款不计罚息和复利。
2、央行:要进一步提高数字人民币研发试点攻坚能力
央行召开2023年货币金银和安全保卫工作电视会议时强调,货币发行和现金服务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当前,现金运行态势深刻变化,高质量发展要求建立更科学、更具弹性的现金供应体系,构建更均等、更普惠、更能满足群众现金使用需求的服务新格局,形成更高治理水平、更加市场化、更好激发新动能的货金保卫管理新模式,同时要进一步提高数字人民币研发试点攻坚能力,更好统筹发展与安全。
3、去年四季度人民币在全球外储占比为2.69% 位居全球第五
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信息,2022年第四季度,人民币在全球外汇储备中占比为2.69%,位居全球第五位。美元占比为58.36%,位居第一,其次分别是欧元(20.47%)、日元(5.51%)和英镑(4.95%)。
4、WTO:今年全球商品贸易量增长将放缓至1.7%
据世界贸易组织(WTO)预测:2023年全球贸易增长仍将低于平均水平。继2022年增长2.7%之后,今年全球商品贸易量预计将增长1.7%。明年商品贸易将增长3.2%。自去年10月以来,世界经济前景略有改善。数字服务交易在2022年达到3.82万亿美元。
5、全球芯片销量2月暴跌逾20% 降幅创2009年来最大
当地时间4月6日,美国半导体产业协会(SIA)公布最新报告显示,2023年2月全球半导体销售额总计397亿美元,较前月的413亿美元下降了4%,相比2022年2月的500亿美元大跌20.7%,创2009年以来最大的跌幅。
6、不止200亿美元飞机采购协议!马克龙访华三天还签了这些大单
据报道,4月6日,中法两国元首共同见证签署农业食品、科技、航空、民用核能、可持续发展、文化等领域多项双边合作文件。其中,法国飞机制造商空中客车公司当日宣布,与中国签署了160架飞机的批量采购协议,总价值约200亿美元,并将在天津建设第二条生产线。
不仅如此,据法国爱丽舍宫消息,在随同马克龙出访的商业代表团中,铁路设备制造商阿尔斯通、法国达飞海运公司、核电供应商法国电力公司、化妆品集团欧莱雅等公司以及法国猪肉行业等也都与中国签署协议,扩大了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