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市场行情
1、国内棉花价格下跌 郑棉再探新低
上周,国内籽棉采摘收购进入中后期,新棉加工量增加,而下游棉纱市场需求继续走弱,周一至周三棉价大幅下跌,郑棉再探阶段性新低,周四美联储宣布暂停加息后,棉花期现货价格有所反弹。11月3日,代表内地标准级皮棉销售的国家棉花价格B指数17029元/吨,较上周下跌320元/吨,跌幅1.84%;郑棉主力合约结算价15810元/吨,较上周下跌365元/吨,跌幅2.26%。
2、国际棉花价格破位下跌
上周,北半球新棉加快上市,全球宏观形势动荡抑制棉花消费,周一至周三ICE棉花期货价格持续大跌并下破80美分/磅整数关口,随后美棉周度出口签约量创年度新高及美元下跌提振市场情绪,国际棉价小幅反弹。11月3日,ICE棉花主力合约收盘价79.97美分/磅,较上周下跌4.65美分/磅,跌幅5.50%。
3、涤纶短纤下跌
近日,在原油不稳定和大环境影响下,涤纶短纤价格稳中趋弱,涤纶短纤厂家压力趋升。11月3日,涤纶短纤价格7380元/吨,较上周下跌20元/吨。
4、粘胶短纤价格弱势下滑
上周,粘胶短纤成本支撑略下滑,市场采购热情不高,下游需求表现平平,纺织传统旺季即将过去,粘胶短纤市场交易低迷,价格小幅下滑。11月3日,粘胶短纤价格为13350元/吨,较上周下跌50元/吨。
5、国内外棉纱价格共振下跌
上周,国内部分纱厂下调开机率,沿海地区轻纺市场降价抛货现象增多,棉纱价格跌速加快。东南亚纺织市场订单疲软,纱厂开机率下调,外纱价格继续下跌。11月3日,纯棉32S报价23440元/吨,较上周下跌450元/吨;人棉30S报价17100元/吨,较上周下跌20元/吨;涤纶32S报价11750元/吨,与上周持平。
6、后市展望
国内纺织淡季提前到来,棉价弱势波动。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10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49.5%,环比下降0.7个百分点,降至收缩区间,制造业景气水平有所回落。棉花市场方面,北疆棉花交售接近尾声,南疆采摘和交售进入高峰,籽棉收购价格跟随棉花期现货价格浮动,棉农惜售心理仍然较强,轧花厂收购非常谨慎。据国家棉花市场监测系统数据,截至11月2日,全国新棉采摘进度为76.8%,同比下降8.6个百分点;全国交售率为66.2%,同比增长0.7个百分点。下游纺织市场淡季提前到来,需求疲软使棉纱销售难度加大,产成品库存增加,企业普遍对后市信心不足。总体来看,在国内棉花供应逐步增加,下游用棉需求疲软的背景下,预计国内棉价继续保持弱势波动。
二、行业运行情况
1、10月份储备棉成交总量25.13万吨 成交均价17213元/吨
10月4日-10月31日储备棉销售上市总量44万吨,成交总量25.13万吨,成交率57.12%,平均成交价格17213元/吨,折3128价格17694元/吨。其中,新疆棉成交10.56万吨,成交量占比42.01%。进口棉成交量14.58万吨,成交量占比57.99%。
据棉花展望信息,自2015/16年度国家实施储备棉常态化轮换以来,共进行了三次轮入,七次轮出。其中自2019/20年度起,除2021/22年度以外,每个年度均进行一次储备棉的轮入,目前已进行过三次储备棉的轮入,共成交45.83万吨。自2015/16年度-2020/21年度期间,每年度各展开储备棉轮出一次,目前第七次2022/23年度储备棉销售正在进行。
2、ICAC11月份月报:本年度全球棉花库存创历史新高
据国际棉花咨询委员会(ICAC)发布的11月份全球产需预测报告数据,2023/24年度全球棉花期末库存预计达到历史新高。2023/24年度,全球棉花产量预计为2541万吨,同比增长3%,消费量预计为2335万吨,同比减少0.43%,期末库存预计为2332万吨,继上年度增长9%之后继续增长10%,连续第二年大幅上升,也是ICAC有历史数据以来的最高水平。全球库存消费比预计为100%,即库存大约相当于12个月的工厂用棉量。本年度剩余时间内,考特鲁克A指数预计在85-95美分/磅之间波动。根据目前的产量和消费量预测,2023/24年度中国棉花期末库存预计为916万吨,同比增长8.63%,是2016/17年度以来的最高水平(剔除新冠疫情下的2020/21年度),库存消费比预计上升到130%,是2024/15年度(187%)以来的最高水平。
3、世界银行:2023年棉花价格预计下跌近27% 明年将上涨
据世界银行在其最新《大宗商品市场展望》报告中指出,与上一季度相比,2023年第三季度棉花价格变化不大,但与去年同期相比下跌23%。今年价格下跌主要是由于全球经济增长放缓担忧导致全球消费在7月结束的年度下降8%。从8月份开始的当前年度初期数据显示,需求同比恢复2%,而全球产量预计将增长7%。
产量的激增预计将推动库存与使用比(供应相对于需求的粗略衡量标准)从2022-23年度的0.72升至本年度的0.80–创历史新高。预计全球近40%的库存将由中国持有。预计2023年棉花价格将下跌近27%,随着需求增长,预计明年棉花价格将上涨近5%。
4、全国主流地区纺企开机率环比下降
据Mysteel农产品数据监测,截至11月3日,主流地区纺企开机负荷为67.4%,环比减幅0.74%,同比增幅7.15%。目前棉纺企业信心不足,原料补库和生产均处于收缩状态。在下游贸易商库存明显去化之前,纺企库存消化难度持续存在,预计将持续一段时间。目前企业保持谨慎经营,继续有部分企业转产化纤及混纺产品,差异化产品生产企业整体情况略好。
5、10月份,我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49.5%,比上月下降0.7个百分点
据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和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发布数据,10月份,我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49.5%,比上月下降0.7个百分点,降至收缩区间,制造业景气水平有所回落。从分类指数看,在构成制造业PMI的5个分类指数中,生产指数和供应商配送时间指数高于临界点,新订单指数、原材料库存指数和从业人员指数低于临界点。
6、2023年9月我国棉布出口同比下降
据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23年9月,我国进口棉布0.39亿米,环比增长135.90%,同比增长48.71%;出口棉布4.84亿米,环比下降5.28%,同比下降6.02%;净出口量为4.45亿米,环比下降10.05%,同比下降8.99%。
2023年1-9月,我国累计进口棉布2.60亿米,同比增长100.98%;累计出口44.60亿米,同比下降10.88%。2023/24年度,我国累计进口棉布0.39亿米,同比增长48.71%;累计出口4.84亿米,同比下降6.02%。
7、柬埔寨9月服装出口现复苏迹象
据相关统计数据,今年前三个季度,柬埔寨服装和服装配饰的出口额为59.26亿美元,而去年同期为71.75亿美元,同比下降逾17%。其中针织服装的出口额为41.45亿美元,同比下降18.9%;机织服装的出口额为17.84亿美元,同比下降13.6%。作为RCEP的成员国之一,2022年RCEP的生效也进一步帮助柬埔寨打开了日本和韩国等国家的大门,使得2022年柬埔寨服装出口超过了90亿美元,同比增幅12.7%,并创出新高,但今年由于全球需求下降,柬埔寨前三季度服装出口降幅明显,不过近几个月已经出现了一定复苏的迹象。9月份柬埔寨服装出口额为6.9亿美元,同比仅下降了2.49%。
三、行业动态与政策
1、湖北石首10万锭棉纱项目开工
10月26日,湖北省石首市在金平工业园区举行2023年第四季度重大项目集中开工活动。此次集中开工项目16个,总投资60.2亿元,涵盖传统制造业、基础设施建设、新能源、文旅等多个领域,其中包括亿诺纺织10万锭棉纱及纺织成品制造项目。该项目投资方为湖北省亿诺纺织有限公司,主要从事气流纺棉纱产品生产,总投资1.25亿元,一期投资7000万元,建设全自动化智能气流纺棉纱生产线;二期同步投资5500万元,建成织布、成衣全产业链生产基地。
2、新疆自贸试验区挂牌成立
11月1日,我国第22个自贸试验区——新疆自贸试验区挂牌成立,成为我国在西北沿边地区设立的首个自贸试验区。商务部有关负责人表示,将支持新疆自贸试验区吸引汇聚国内外资源要素,重点围绕促进投资便利化、增强金融服务功能、推动数字经济发展和加强人才服务保障等方面开展探索。做大做强传统优势产业。大力发展服装等吸纳就业能力强的纺织终端产业,高质量发展棉纺织业,打造国家优质棉纱生产基地,提高纺织服装产业促进就业能力。同日,国务院印发《中国(新疆)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
3、发改委发布《中央储备棉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
2023年10月31日,为适应国家储备管理新形势、新要求,进一步加强中央储备棉管理,更好发挥中央储备棉保障作用,国家发展改革委起草并发布了《中央储备棉管理办法》 (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意见反馈截止日期为2023年11月30日。
4、凤竹纺织重金建设安东新厂
10月30日,福建凤竹纺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安东新厂竣工投产仪式举行。36年来,凤竹纺织始终专注于高端面料的开发和创新,并投资8.5亿元建设安东新厂,引进一系列行业先进水平的高端装备、技术和系统,匠心打造纺织印染行业智能化、绿色化、数字化的工厂。该项目是全国纺织印染行业以及福建省首个整体通过“三星级”绿色工业建筑认证的项目、泉州市首个引进BIM三维仿真技术的工业项目;建有全国纺织印染行业首个实现产线联动的立体化智能仓储系统、全国首个采用柔性支架搭建的太阳能光伏发电站。
5、2023纺织科学与工程学科排名发布
日前,第24届中国国际教育年会在北京举行,高等教育评价专业机构软科正式发布2023“软科世界一流学科排名”,共有来自104个国家和地区的1900余所高校最终在各个学科排行中榜上有名。在首次发布的纺织科学与工程学科中,东华大学、江南大学、武汉纺织大学名列世界前三。
6、年产1万台高端纺机项目投产
10月31日,新疆恒东智能装备科技有限公司年产1万台高端纺机制造项目投产,该项目填补了温宿智能纺织装备制造的空白,为纺织产业结构调整与产业升级提供强有力支撑,为促进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再添新动能。项目总投资5亿元,于2022年启动了建设年产1万台高端纺机制造项目,年产高速剑杆织机、喷气织机、喷水织机等各类织机1万台,预计年产值5亿元以上。
7、河南省现代轻纺产业联盟揭牌
10月31日,河南重点产业链群产业联盟建设再落两子,河南省现代轻纺产业联盟、河南省先进装备产业联盟同日揭牌。河南省现代轻纺产业联盟由新乡化纤股份有限公司牵头,联合河南省纺织行业协会、河南省纺织企业家协会、新野纺织、平棉纺织、中科新投(漯河)、豫发集团等单位共同组建。河南省现代轻纺产业涵盖了近20个门类,重点行业如纺织服装、现代家居、皮革、造纸、印刷包装等均具有一定实力。联盟将以促进轻纺产业升级发展为目标,建立产业“上中下游一条龙”深度联合的新模式、新机制、新方法,引领产业向中高端品质发展,提升河南省轻纺产业水平和国际竞争力。
8、巴西寻求向印度出口棉花的免税配额
据外电11月1日消息,巴西棉农协会(Abrapa)周三表示,巴西正在与印度就向该国出口10万吨棉花的免税配额请求进行谈判。该协会表示,一个由政府官员和巴西棉农组成的团队本周将访问印度,寻求达成一项协议,以实施该配额。目前,任何出口到印度的棉花都要缴纳11%的进口税。根据美国农业部的数据,该协议将推动巴西棉花产业的扩张,预计今年巴西将超过美国,成为全球头号棉花出口国。
四、国内外要闻回顾
1、国家发改委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现场会在江苏无锡召开
10月30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召开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现场会。会议要求,要深刻领会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重大意义,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是坚持“两个毫不动摇”的重大部署,是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内容,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民营经济作为推动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力军,发展趋势长期向好。要科学把握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面临的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认真落实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各项工作部署,加强部门、地方密切协作配合,形成抓工作的“一盘棋”,推动各项重大举措早落地早见效,实现民营经济健康发展、高质量发展。
2、超过欧元 人民币全球贸易融资占比升至第二
近日,根据环球银行金融电信协会数据,今年9月,人民币在全球贸易融资中占比超过欧元,排名上升为全球第二。2023年9月,以金额计算,人民币在全球贸易融资中占比为5.8%,超过欧元占比5.43%。不仅如此,人民币在全球贸易融资的占比从2022年初开始迅速增加,2023年9月,该占比已经是2022年1月的3倍。但美元的贸易融资占比依然领先各类货币,2023年9月,该比值为84.15%。
3、消息:日本央行计划于明年退出宽松货币政策
消息人士称,日本央行行长植田和男将继续取消日本央行的超宽松货币政策,并寻求在明年某个时候退出长达十年的宽松政策。植田和男将坚持他上任六个月以来建立的模式,即在保持前任温和言论的同时,逐步退出宽松政策。日本政府临时内阁会议当天通过一项新经济政策,总规模超过17万亿日元,以应对国内通货膨胀等经济问题。
4、多部门出台文件推动“以竹代塑”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印发《加快“以竹代塑”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其中提出,到2025年,“以竹代塑”产业体系初步建立,产品质量、产品种类、产业规模、综合效益进一步提升,重点产品市场占有率显着提高。与2022年相比,“以竹代塑”主要产品综合附加值提高20%以上,竹材综合利用率提高20个百分点。
5、美联储再次暂停加息
11月1日,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结束为期两天的货币政策会议,宣布维持当前5.25%-5.50%的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不变,符合市场此前预期,这也是美联储自去年3月开启本轮加息周期以来,连续第二次暂停加息。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在议息会议结束后的发布会上表示,通胀仍远高于目标水平,要将通胀率降低到2%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美联储目前并没有考虑、也没有讨论过未来降息的问题,美联储的问题是,是否应该进一步加息。
6、消息称中国今年小麦进口量大增至约1200万吨,刷新纪录
10月31日贸易消息人士称,作为全球最大的小麦生产国和消费国,中国在10月份购买了约200万吨澳大利亚新作小麦,并于12月份开始发货。自9月以来,中国还订购了约250万吨法国小麦,用于12月至3月装运。两位新加坡贸易商表示,总体而言,中国2023年的进口量可能达到1200万吨左右,超过2022年创纪录的996万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