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棉花调研:棉价涨跌的背后 美棉下跌,国内棉价跟跌

新疆棉花调研:棉价涨跌的背后 美棉下跌,国内棉价跟跌

  据山东、江苏、湖北等地棉花贸易企业反馈,受近一周来ICE棉花期货连破74美分/磅、72美分/磅等整数关口的拉动,港口保税、即期及远月船期外棉报价重心持续下移,大部分国际棉商、贸易企业为了加快出货、抓紧回收贷款基差未做调整,优惠力度有所减弱,但用棉企业逢低点价、积极补库的氛围仍不强。

  昨日美棉下跌1.20%,棉价再度转跌。6月份USDA报告公布美棉出口预期下滑,期初和期末库存均较上月有所上调,主因需求不佳和装运步伐放慢,报告结果利空市场心态。整体表现为,供应过多而需求不足。

郑棉大跌

  美棉主力失守75美分/磅大关后跌势加快,利空国内棉价。国内昨日夜盘棉花和棉纱主力合约下跌0.47%和0.31%,跟随外盘变动。国内基本面来看,产业层面供应宽松预期增加,需求步入季节性淡季,下游逢低补库需求阶段性有支撑。新棉种植方面,目前长势优于去年,气候影响暂无炒作空间。6月13日,郑棉主力合约收于14760元/吨,跌275元/吨。5月中国纺织品服装出口总额261.34亿美元,同比增长3.21%,环比增加9.19%。纯棉纱纺企库存持续累积,纱价弱势,纯棉纱纺企库存不断上升,减停产现象继续增多,下游对于棉花采购偏弱,下游需求处于淡季,纺企在加工亏损以及产品库存压力较大的情况下,对原棉采购持谨慎态度,棉花需求清淡。供需关系宽松,叠加外盘下跌,预计国内棉价或将跟跌。

新疆棉花调研:棉价涨跌的背后 美棉下跌,国内棉价跟跌

近期郑棉主力合约市场走势

新疆棉花调研:棉价涨跌的背后

  棉农的主要工作是种好棉花,保证产量和质量,而不是参与到加工销售中。

  同样品质的新疆棉,每年价格都会出现大涨大跌,除了基本面和经济的因素影响外,人性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未来棉价如何运行,近期中国棉花网在新疆调研中似乎找到了答案。随着种植技术的不断提升,天气对棉花的影响力也在减弱,棉花产量得到进一步保证。

  2024年新疆棉花产业最受伤的是谁?我想一定是委托棉花加工厂代加工皮棉的植棉大户,这次在新疆调研过程中感受很深。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什么,或许与他们在市场价格涨跌过程中的想法有关。2023年籽棉收购价格初期,当时的市场看涨氛围非常浓厚,可是事与愿违,籽棉收购价格开始了高开低走。少数植棉大户并不甘心低价交售,于是委托棉花加工企业代加工皮棉,等待上涨行情的到来。棉农的主责主业应该是专心种棉,保证棉花产量和质量,但少数不甘心的植棉大户参与了棉花加工。随着新疆9月至1月收购加工高峰期结束,棉花期货价格也来到了最低点,随后几个月价格开始反弹上攻,经过一段时间煎熬的代加工植棉大户似乎又看到了希望,郑棉主力合约价格一度最高反弹到16590元/吨,按照当时的加工成本销售应该是有收益的,结果当时看涨氛围浓厚,代加工的植棉大户继续选择惜售,等待市场给出更高的价格。然而理想很丰满,现实却很骨感,棉价在上攻一段时间后便在空头资金的狙击下,开始大幅下跌,结果越跌越惜售,导致现在的皮棉仍旧堆在厂区。新季棉花播种来临,为了按期播种,这些植棉大户只能再次借款采购农资而背负了一定的债务压力。

  现在的棉花已经是一个金融属性很强的大宗商品,从加工到依托期货、期权等金融属性锁定利润、对冲风险,都是一件很专业的事情。常年与土地打交道的棉农参与棉花加工、销售、金融等一系列活动,是拿自己的短板与别人的优势角力,赢的概率并不高,结果导致自己深陷困境。

新疆棉花调研:棉价涨跌的背后 美棉下跌,国内棉价跟跌

  这次随团在新疆调研,最大感受是今年新疆灾害天气出现次数显着下降,甚至一些地区的植棉大户反映这是近十年来最好的植棉天气条件,最直接的影响就是棉苗生长旺盛。

  在棉花增产预期下,配合当下棉花期价在低位徘徊,加之新疆棉花加工企业尝到了抢收的苦头,预计今年开秤价格不会太高,至于会不会低开高走,还要依据当时的市场价格走势。

  近期调研过程中了解到,目前新疆仓库的棉花存量较往年下降。按照目前国内一个月棉花用量66万吨计算,到新花上市还有4个多月时间,也就是不到300万吨消费量,单看商业库存数据,棉花供需还是偏宽松的,但棉花贸易商却说:“市场整体供给宽松,问题是新疆仓库的存量较低,大量棉花已经运往内地仓库”。现在新疆的纺织产能很大,用棉量也大,预计将近40%左右的新疆棉已经做到就地消化。如果低库存持续下去,新疆纺企用棉会出现比较紧张的时刻。

棉纱阴跌抛货 企业减停产持续增多

  据江苏、山东、湖北等地部分厂反馈,6月上旬以来中小纱厂限产、减停产的比例仍持续小幅增加,个别纺企端午节放假3-5天。虽近期纺企棉纱销售采取“报价稍降、优惠扩大”策略,试图加快棉纱线销售力度,抓紧资金回笼,但效果并不理想,棉纱线累库率仍缓慢上升。

  山东泰安某9万锭企业表示,近半个月来广东、福建、江苏、浙江沿海地区布厂、棉纱贸易商除对采用外棉配棉纺纱询价、要货稍好外,新疆棉、地产棉配棉棉纱成交较清淡,企业部分产能转产混纺纱、莱赛尔纱、差异化纱线生产,虽利润要好于全棉纱,但订单以短单、散单居多,只能按合同排单、生产。

  徐州某纺企反映,近2个月来郑棉大幅跳水回落,棉纱出厂价调整幅度明显滞后于棉花,纺企即期利润不断回升,内地大部分纺企C32S亏损面大幅收窄甚至产销趋于持平。

新疆棉花调研:棉价涨跌的背后 美棉下跌,国内棉价跟跌

  不过目前纱厂报价与布厂、棉纱贸易商等终端接受价的差距较大,纺企只能在“保订单、保生产”和“保利润”中二选一;另一方面,近期沿海地区织造厂等买家赊欠提货、1-3个月账期、国内信用证支付等现象越来越多。如果不接受,棉纱累库压力越来越明显;如果接受,担心货款回收难度大。

  河南某棉企表示,5月中旬以来棉纱线出货持续减缓,累库率上升,一些棉纺织厂现金流趋紧,再加上棉花商业库存处于相对偏高水平,纺企并非“等米下锅”,因此一些客户赊欠提货、1-3个月账期采购的方式增多,纱厂欲将风险传递给上游原料,疆内棉花加工企业、贸易商接受的意愿偏低。

给TA打赏
共{{data.count}}人
人已打赏
国内棉花

下游需求不足,棉花期货震荡 内地大部分纺企C32S棉纱亏损面大幅收窄,纺企库存累积

2024-6-13 17:42:00

国内棉花

ICE期棉看空情绪由基本面驱动,关注USDA出口预估

2024-6-17 13:19:49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