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市场行情
1、国内棉花价格先跌后涨
上周,新疆皮棉加工进入尾声,进口棉花到港量持续增加,国内棉花价格承压运行,周后期下游纺织市场需求略有回暖以及周五商品市场整体走强,棉花价格跟随上涨,但均价低于上周。12月22日,代表内地标准级皮棉销售的国家棉花价格B指数16208元/吨,较上周下跌82元/吨,跌幅0.5%;郑棉主力合约结算价15310元/吨,较上周下跌25元/吨,跌幅0.16%。
2、国际棉花价格弱势下行
上周,随着圣诞节临近,海外棉花市场交易日趋平淡,尽管上周美棉出口签约量回升提供一定支撑,但巴西棉花产量增加的预期对棉花市场构成压力,国际棉花价格总体弱势下行。12月22日,ICE棉花主力合约收盘价80.3美分/磅,较上周下跌1.05美分/磅,跌幅1.29%。
3、涤纶短纤价格上涨
上周,涤纶短纤价格因原油价格走强而连续上涨,但纯涤纱和涤棉纱跟涨乏力,不过下游以及贸易商在预判原料不会明显下跌的情况下,采购积极性增加,涤纶类纱线出货有所好转。12月22日,涤纶短纤价格7250元/吨,较上周上涨190元/吨。
4、粘胶短纤弱势运行
上周,粘胶短纤市场继续弱势运行,部分经销商因对后市缺乏信心降价出货,其他则等待大厂新一轮价格政策,市场多数人士认为粘胶价格仍将有一定下跌空间。12月22日,粘胶短纤价格为12750元/吨,较上周下跌100元/吨。
5、国内外棉纱价格上涨
上周,国内季节性纺织订单有所回暖,部分棉纺织企业和贸易商试探性上调棉纱价格,棉纱库存缓慢消化,国内棉纱价格小幅上涨。东南亚服装企业春季订单有所增加,国际棉纱价格上涨。常规国产纱与外纱价差进一步缩窄。12月22日,纯棉32S报价22290元/吨,较上周上涨60元/吨;人棉30S报价16750元/吨,较上周下跌50元/吨;涤纶32S报价11550元/吨,与上周持平。
6、后市展望
纺织需求延续性有待观察,国内棉价或将保持小幅波动走势。12月19日,国家发展改革委新闻发布会表示,今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总体低位运行,随着输入性、周期性、季节性等因素有所改变,基数效应逐步减弱,商品服务需求持续恢复,预计明年将温和回升。棉花市场方面,国内棉花加工接近尾声,加工上市进度放缓。据国家棉花市场监测系统数据,截至12月21日,全国累计加工皮棉478万吨,同比增加73万吨;累计销售皮棉73.6万吨,同比减少18.2万吨。11月我国进口棉花31万吨,同比增加13万吨,再创年内新高。纺织市场方面,国内纺纱、织布环节呈现季节性好转,对棉花原料维持刚需采购,企业对后市信心仍然不足。据国家棉花市场监测系统调查显示,12月初被调查纺织企业的纱、布产销率环比分别增加1.6个百分点和5.4个百分点,准备采购棉花的企业环比减少6.5个百分点。总体来看,国内新棉和进口棉供应保持充裕,下游纺织需求的延续性有待观察,预计国内棉价维持小幅波动走势概率较大。
二、行业运行情况
1、12月初全国棉花工业库存约67.3万吨
据国家棉花市场监测系统调查数据,截至2023年12月初,被抽样调查企业棉花平均库存使用天数约为32.3天(含到港进口棉数量),环比增加1.6天,同比增加5.9天,比近五年(即2017-2022年,扣除2020年,下同)同期平均水平减少0.5天。推算全国棉花工业库存约67.3万吨,环比增加5.3%,同比增加23.3%,比近五年同期平均水平减少4.9%。被抽样调查企业纱的库存为26.4天销售量,环比增加0.6天,同比减少9.0天,比近五年同期平均水平增加2.8天。被抽样调查企业布的库存为44.1天销售量,环比减少1.9天,同比减少9.3天,比近五年同期平均水平减少0.9天。
2、企业纱、布产销率上升
据国家棉花市场监测系统调查数据,2023年12月初,被抽样调查企业纱产销率为97.9%,环比提高1.6个百分点,同比提高7.9个百分点,比近五年同期平均水平提高5.3个百分点;被抽样调查企业布的产销率为100.4%,环比提高5.4个百分点,同比提高10.2个百分点,比近五年同期平均水平提高9.9个百分点。
3、棉纺织市场大调查:需求不足 预期下降
近日,中国棉纺织行业协会第七十四次对全国主要棉纺织相关市场进行大调研,以下为各地市场、棉纺织及相关企业反映的情况:
江苏涡流纺纱线:目前企业保持满负荷生产,纱线库存保持在10天左右,产品主要以差异化为主,除常规的粘胶和涤纶系列产品外,涤棉、莱赛尔、莱赛尔棉、再生涤、全消光涤、色纺等系列产品产量增加较多,产品60%以上出口,40%为内销。近期,涡流纺市场持续低迷,未见好转趋势,由于下游需求不旺,部分订单,包括一些已付货款的订单不愿提货,预计市场低迷的情况还将持续。
山东差别化纱线:目前企业满负荷开台,但是市场行情未有起色,有部分至春节前订单,同时企业部分产能也在生产常规品种,企业库存维持正常,产品价格近期波动不大。下游需求低迷,短期内未有好转迹象,企业对市场较为悲观,只能寄希望于明年春季行情。
新疆纯棉纱:当前保持正常生产,100%开台,但销售形势不理想,订单状况不佳,价格随行就市,采取一单一议的销售模式,个别品种出货较好但价格较低,整体而言库存数量依然较高。目前下游客户刚需采购,市场整体表现较差,形势依然不容乐观。
4、11月我国棉花进口31万吨
据海关总署12月18日公布数据,11月我国棉花进口量为31万吨,同比增加72.9%。1至11月棉花累计进口量为169万吨,同比减少4.1%。
5、11月我国棉纱进口15万吨
11月我国棉纱进口量为15万吨,同比增加91.5%。1至11月棉纱累计进口量为153万吨,同比增加39.3%。
6、11月,中国棉纺织景气指数为49.0%,较10月上升0.3个百分点
据中棉行协统计数据,11月,中国棉纺织景气指数为49.0%,较10月上升0.3个百分点,景气指数虽位于收缩区间,但较上月有所改善。从分项指数看,构成中国棉纺织景气指数的7个分项指数均低于临界点,其中原料库存指数和企业信心指数较10月上升,原料采购指数、产品销售指数、产品库存指数、企业经营指数较10月下降。
7、11月美国服装及服装配饰零售额同比增长
据美国商业部数据,2023年11月美国的服装及服装配饰零售额为261.15亿美元,同比增长1.31%,环比增加0.56%,同环比均由负转正。1-11月美国服装及服装配饰累计零售额为2856.87亿美元,同比增长1.11%。
三、行业动态与政策
1、总投资超5.8亿元!两个纺织项目签约清远
12月19日,广东纺织现代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在广清纺织服装产业有序转移园举行。活动期间,广清纺织园管委会与清远市诚鸿纺织有限公司、广东新普瑞化纤织造有限公司分别签订投资协议,两个项目预计投资总额超过5.8亿元。其中,诚鸿纺织将在广清纺织园建设年产30000吨高性能超弹针织布项目,投资总额为4.33亿元,投产后预计总产值约5亿元;新普瑞计划在广清纺织园投资建设年产700吨中高端造纸毛毯项目,投资总额约1.5亿元。
2、3万锭麻类纱线生产基地落户越南
12月20日,金鹰股份发布公告,公司拟与盛泰智造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属香港全资子公司新马服装有限公司共同在越南投资设立境外合资公司,建设麻类产品研发、生产基地。项目总投资预计为5124.3万美元。分两期建设投产,一期、二期生产规模各为1.5万锭。项目建设完成全部投产后,预计年产5400吨高档亚麻、大麻纱。该项目预计于2023年12月开始实施,一期投产时间预计为2024年9月,二期投产时间预计为2025年3月。
3、利华集团20万锭紧密纺项目一期投产
近日,利华集团纺织板块阿瓦提纺织项目竣工投产仪式隆重举行。据悉,阿瓦提利华纺织有限公司成立于2023年8月,计划投资4亿元在阿瓦提建设20万锭高档紧密环锭纺项目,其中一期5万锭项目于2023年9月开工、12月试生产。目前二期项目也在加紧建设中,计划于近期投产。项目全面投产后,可形成年产高档纯棉紧密无结纱3.2万吨的生产能力。截至2023年底,利华集团棉纺织板块已累计投产127万锭规模生产线,分布在沙雅、库车、阿瓦提、尉犁四个南疆主产棉区,与区域内棉花育种、棉花种植、棉花加工、棉副加工等产业上下联合,形成紧密衔接的棉花全产业链经营模式。
4、国家级棉花棉纱交易中心成立
12月18日,由新疆自治区人民政府、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和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共同设立的国家级棉花棉纱交易中心在新疆国际会展中心揭牌成立。该交易中心设立后,将积极探索从棉花种植到服装生产的溯源体系建设,建立棉花棉纱质量、品牌认证体系,打通棉花棉纱生产、加工、流通、消费等环节,为产业上下游客户提供交易、仓储、物流、金融等全产业链、一站式服务,助力新疆加快建设棉花和纺织服装产业集群。交易中心将整合行业协会、骨干流通生产企业现货交易资源,加强大数据平台支撑,建立国内棉花棉纱现货价格指数,有效引导产销衔接和供需平衡,充分发挥价格发现、稳定市场、便捷流通作用。
5、无锡一棉通过全国数字化转型成熟度3星级评估
12月20日,无锡一棉纺织集团有限公司(无锡长江精密纺织有限公司)通过了全国数字化转型成熟度3星级现场评估,成为无锡首家通过数字化转型成熟度贯标评估3星级的企业,这也是目前数字化转型成熟度已开评估的最高等级。
6、总投资达20.07亿!6个纺织服装重点项目签约
12月21日,山东省泰安市纺织服装产业链2023年第四季度链长现场办公活动暨招商项目集中签约仪式举行。签约仪式上,6个纺织服装重点项目现场签约,计划总投资达20.07亿元,涵盖纺织教育装备、服装加工、原材料生产等多个领域。今年以来,泰安市纺织服装产业链围绕推动产业提质升级已完成签约项目到位资金9亿元、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5.3亿元,招商引资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
7、兰精集团宣布与罗莱生活建立首创性合作
近日,兰精集团宣布与罗莱生活建立首创性合作,旨在推动家纺领域的纤维和应用创新。这项研发战略合作将结合罗莱生活研发中心和兰精应用创新中心的专业知识,重点推动了罗莱生活关键性超柔技术的进步,同时也增加了兰精环保材料的应用场景。兰精着名的天丝™莱赛尔和莫代尔纤维环保性能卓越,获得了欧盟生态标签(EU Ecolabel)认证,在此次合作中,兰精将成为罗莱生活的重要材料合作伙伴。
四、国内外要闻回顾
1、财政部: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 适度加力提质增效
12月21日,全国财政工作会议指出,2024年要强化宏观政策逆周期和跨周期调节,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适度加力、提质增效。适度加力,主要是保持适当支出强度,释放积极信号;合理安排政府投资规模,发挥好带动放大效应;加大均衡性转移支付力度,兜牢基层“三保”底线;优化调整税费政策,提高精准性和针对性。要积极稳妥谋划推进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健全现代预算制度,优化税制结构,完善财政转移支付体系。
2、郑栅洁:推进国家实验室高质量建设运行 加快推进“东数西算”工程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主任郑栅洁表示,大力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坚决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完善新型举国体制,实施制造业重点产业链高质量发展行动,加快新能源、人工智能、生物制造、绿色低碳、量子计算等前沿技术研发和应用推广。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推进国家实验室高质量建设运行,加快推进“东数西算”工程。
3、人民币全球支付占比升至4.6% 超过日元
12月22日,据全球金融信息服务机构Swift汇编的交易数据,人民币在11月份超越日元,自2022年初以来首次成为国际支付中的第四大货币。11月份人民币在全球支付交易中的占比从10月份的3.6%升至4.6%,超过了日元的3.4%,创人民币最高纪录。人民币上一次排在第四位是在2022年1月。11月份美元以47%的占比保持领先地位,欧元和英镑紧随其后,分别为23%和7.15%。
4、IMF数据显示美元在全球外汇储备中所占比例下降 日元上升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12月22日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9月底的三个月,美元在全球外汇储备中所占比例下降,而日元的比例上升。今年第三季度,各国央行持有的美元储备的比例为59.2%,低于第二季度修正后的59.4%,这是自去年第四季度以来的最低水平。欧元所占比例也从19.7%小幅降至19.6%,而日元的占比从5.3%升至5.5%。
5、日本人口预计2050年全国性减少
12月24日,日本国立社会保障和人口问题研究所预计,日本总人口2050年约为1.0469亿,比2020年减少17%。仅东京都有所增加,一些地区人口相比2020年减幅达三四成。同时,老龄化和少子化程度继续加深。
6、联合国通过决议将春节作为联合国假日
第78届联合国大会12月22日协商一致通过决议,将春节(农历新年)确定为联合国假日。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团临时代办戴兵在联大决议通过后表示,许多国家和地区把春节作为法定节假日,全球约五分之一的人口以不同形式庆祝春节。联合国除了东道国的重要法定假日外,可由联大通过决议,把世界范围内广泛庆祝的节日确定为联合国假日,在当天尽量避免安排会议活动。联合国秘书长每年都在春节发表贺辞,向中国及所有庆祝春节(农历新年)的各国人民致以节日问候和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