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市场行情
1、国内棉价上涨 郑棉主力逼近万六
上周,红海危机导致运输周期延长,促使欧洲订单提前下达。终端消费向好,棉花期现市场开启较大规模询价采购,棉纺企业去棉纱库存顺利,年前少量备货,国内棉花现货小幅上涨,郑棉主力合约上周五盘中逼近万六,夜盘突破万六关口。上周五,代表内地标准级皮棉销售的国家棉花价格B指数16744元/吨,较上周上涨170元/吨,涨幅1.03%;郑棉主力合约结算价15880元/吨,较上周上涨295元/吨,涨幅1.89%。
2、国际棉花价格小幅上涨
上周,12月美国零售业数据表现强劲,带动国际棉花价格上涨。ICE棉花主力合约价格在前期形成的支撑位79.05美分/磅以上行走,压力位约在82.75美分/磅。上周五ICE棉花主力合约收盘价82.67美分/磅,较上周上涨1.02美分/磅,涨幅1.25%。
3、涤纶短纤价格反弹
上周,涤纶短纤市场震荡走强,原料成本延续上涨走势,支撑力度较强。下游终端订单明显得到改善,提振涤纶短纤价格小幅上涨。但随着临近春节假期,下游或将陆续进入放假状态,市场交投将趋于平淡。上周五涤纶短纤价格7300元/吨,较上周上涨100元/吨。
4、粘胶短纤价格持续走强
上周,粘胶短纤交易重心继续上移,下游签单较为积极,但部分大厂限制出货签单量,市场货源略显偏紧状态,预计短期内粘胶价格或震荡运行。上周五粘胶短纤价格为12800元/吨,较上周上涨100元/吨。
5、国内棉纱价格持续上涨
上周,近期棉花价格上涨叠加下游市场需求增加,带动棉纱价格持续上涨,其中中高支纱涨价明显。但随着下游补库即将结束,近日棉纱市场成交开始趋淡。中国春节前需求增多,带动巴基斯坦棉纱出口报价出现上涨。上周五,纯棉32S报价22800元/吨,较上周上涨160元/吨;人棉30S报价16950元/吨,较上周上涨100元/吨;涤纶32S报价11675元/吨,较上周上涨25元/吨。
6、后市展望
工厂放假在即,国内棉花纱线价格趋于稳定。据国家统计局1月17日发布报告,2023年12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7.4%,其中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消费量达到1576亿元,同比增长26%。下游需求增长有助于提振上游棉花消费。据国家棉花监测系统调查,2024年1月初,准备采购棉花的企业占54.2%,环比增加13.7个百分点。下游纺织厂根据订单需求在春节放假前采购了棉花。总体看,棉花价格小幅波动,棉纱价格相对稳定。据国家棉花市场监测系统数据,截至1月18日,全国累计交售籽棉折皮棉562.3万吨,同比减少98.1万吨,较过去四年均值减少37.8万吨;累计加工皮棉553.9万吨,同比增加40.0万吨,较过去四年均值增加0.1万吨;累计销售皮棉158.7万吨,同比增加10.8万吨,较过去四年均值减少63.3万吨。总体上看,当前国内皮棉供应充足,国内棉花棉纱市场供需平衡,价格维持稳定。
二、行业运行情况
1、USDA1月供需报告:中国产量调增 全球消费下降
根据美国农业部1月份全球供需预测报告,2023/24年度期末库存环比调增43.2万吨,主要原因是期初库存和产量环比调增,而且消费量减少。全球棉花期初库存增加8.7万吨,主要原因是乌兹别克斯坦2022/23年度消费量减少。全球棉花消费量环比调减28.3万吨,原因是印度、印度尼西亚、巴基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和土耳其消费量均有所减少。全球棉花产量环比调增5.7万吨,其中中国产量调增10.8万吨,阿根廷产量也有所增加,但美棉产量有所减少。
2、1月初全国棉花工业库存约69.8万吨
据国家棉花市场监测系统调查数据,截至2024年1月初,被抽样调查企业棉花平均库存使用天数约为33.5天(含到港进口棉数量),环比增加1.2天,同比增加5.0天,比近五年(即2018-2023年,扣除2020年,下同)同期平均水平减少1.5天。推算全国棉花工业库存约69.8万吨,环比增加3.7%,同比增加18.3%,比近五年同期平均水平减少8.8%。被抽样调查企业纱库存为25.1天销售量,环比减少1.2天,同比减少10.2天,比近五年同期平均水平增加1.6天。布的库存为39.9天销售量,环比减少4.2天,同比减少14.5天,比近五年同期平均水平减少3.1天。
3、企业纱、布产销率上升
据国家棉花市场监测系统调查数据,2024年1月初,被抽样调查企业纱产销率为103.2%,环比提高5.3个百分点,同比提高4.2个百分点,比近五年同期平均水平提高9.5个百分点。被抽样调查企业布的产销率为101.5%,环比提高1.2个百分点,同比提高9.4个百分点,比近五年同期平均水平提高12.0个百分点。
4、棉纺织市场大调查:市场回暖 预期向好
近日,中国棉纺织行业协会对全国主要棉纺织相关市场进行大调研,各地市场、棉纺织及相关企业反映如下:
涡流纺纱:近期涡流纺纱国内销售启动了一波行情,各类品种销售普遍都好,各涡流纺企业借这波行情加大了去库存,目前库存维持在一周左右,外销市场比较平稳,没什么大的变化,但市场开始趋于平淡,销售又回归正常。
粘胶纱:企业一直维持高负荷开台,市场行情较去年12月份明显变好,企业订单充足,近期产品价格有所上升,库存下降至半个月左右。对于节后市场行情,企业比较乐观。
色织布:近期市场整体平稳,整体订单情况有所好转,企业开台基本正常。元旦以来,纱线价格持续上涨,尤其中高支棉纱价格上涨明显,企业面料产品价格局部跟涨,利润空间能维持稳定。目前春节即将来临,企业大多加紧生产节前订单,原料少量备货,多数企业计划于2月初放假。对于后市,企业多持谨慎态度,期望节后市场能进一步回暖。
5、2023年12月我国进口棉花26万吨
据海关统计数据,2023年12月我国进口棉花26万吨,比11月的31万吨减少5万吨,减幅16.1%;同比上年12月的17万吨增加9万吨,增幅54.9%。
2023年1-12月我国累计进口棉花196万吨,同比增加1.1%。2023/24年度(2023.9-2023.12)累计进口棉花110万吨,同比增加93.0%。
6、2023年12月我国进口棉纱15万吨
据海关统计数据,2023年12月我国进口棉纱15万吨,同比增加7万吨,增幅为91.5%;环比持平。
2023年1-12月我国累计进口棉纱169万吨,同比增加43.4%。2023/24年度(2023.9-2023.12)累计进口棉纱65万吨,同比增加109.68%。
7、2023年12月份纺织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7%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3年12月份,我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实际增长6.8%,其中纺织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7%。2023年1-12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4.6%,其中纺织业增加值同比下降0.6%。
8、2023年12月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零售总额同比增长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3年12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3550亿元,同比增长7.4%。其中,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零售总额1576亿元,同比增长26.0%。2023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71495亿元,同比增长7.2%。其中,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零售总额14095亿元,同比增长12.9%。
三、行业动态与政策
1、5万锭智慧纺纱工厂落户湖北!
1月13日,湖北省广水市举行2024年深圳招商引资项目签约仪式,10个项目正式落户广水,投资总额达34.7亿元。其中昌宏纺纱生产项目总投资5亿元,主要涉及纺纱研发、生产、销售。湖北昌宏纺织有限公司预计购置进口高端智能化设备200余台套,新建5万锭智慧纺纱工厂,新增纱线产能10000吨,新增年产值2亿元。
2、投资2亿美元!晶苑国际在越南建设纱线、织物和服装生产项目
1月15日,据越媒报道,晶苑国际集团(中国香港)与越南南定省人民委员会领导人举行了工作会议,提议在Rang Dong纺织工业园(南定义兴)投资纱线、织物和服装生产项目。会上,晶苑国际集团负责人表示,该企业已研究并有在越南投资第6个项目的需求。该项目将生产纱线、织物和服装。根据规划,该项目将分两期实施,总资金近2亿美元:第一期:投资建设面料工厂,总资本6000万美元,年产面料5500万米,预计收入约1.1亿美元。第二期:投资牛仔裤工厂,总资本1.4亿美元,预计总收入将翻一番。
3、海澜之家助推火箭升空
1月11日,随着一道白色尾焰腾跃升空,引力一号(遥一)海澜之家号运载火箭在海阳附近海域发射成功,并顺利将云遥一号18-20星共3颗卫星送入预定轨道。“引力-1号”的成功发射,展示了民营航天的强大实力,也标志着我国商业航天事业迈出了重要一步。海澜之家作为根植于本土的国民品牌,也为本次火箭发射贡献出了民营企业的力量。与民营航天事业的合作,是海澜之家在科技领域的一次大胆尝试,也进一步诠释了科技与品牌的跨界合作将成为一种新的趋势。此举将鼓励更多的品牌和企业敢于尝试、勇于创新,共同书写中国品牌与科技共生的新篇章。
4、山东盛和纺织获得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证书
近期,山东盛和纺织股份有限公司获得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证书。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证书的获得,是对盛和集团近三十年发展的肯定,未来盛和集团将会不断加大研发力度,继续扩大技术人才团队,保持与高校友好合作,为创新发展奠定基础。
5、填补产业空白!新疆诗歌纺织项目签约
1月11日,新疆一师九团举行2024年招商引资项目集中签约仪式,本次签约项目3个、总投资2.5亿元。其中九团党委副书记、团长刘光辉代表九团与新疆诗歌纺织新材料有限公司董事长周洪富签订招商协议。新疆诗歌纺织项目填补了九团纺织服装产业空白,为下一步九团打造阿拉尔市经开区配套产业园区奠定基础。
6、朱美芳当选美国纤维学会唯一副主席
近日,中国科学院院士、纤维材料改性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朱美芳当选美国纤维学会(The Fiber Society)唯一副主席,该学会主席由美国德雷塞尔大学(Drexel University)Caroline L. Schauer教授担任。美国纤维学会是一个非营利性的专业和科学协会,成立于 1940 年代初期,由美国田纳西大学物理系主任K. L. Hertel博士联合一群从事纤维材料和纺织研究的物理学家一起成立,致力于推进与纤维、纤维产品和纤维材料有关的知识。
7、安踏3月进军美国市场
1月11日,安踏品牌首席执行官徐阳在一场公开活动上表示,安踏品牌计划在2024年3月6日正式在美国发售产品,届时将分别在纽约、洛杉矶、北京和上海等城市举办宣传活动。此举意味着安踏品牌的“出海”战略又迈出了关键性的一步。2023年是安踏主品牌的“出海”关键年。过去一年,安踏已经在东南亚多个主要市场开设新店。
8、四个纺织项目入围第三批国家高端装备制造业标准化试点项目名单
日前,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第三批国家高端装备制造业标准化试点项目公示名单,共有101个项目入选,其中包括四个纺织项目:邵阳纺织机械有限责任公司承担的纺织装备标准化试点项目、美机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承担的智能纺织装备标准化试点、浙江四兄绳业有限公司承担的海洋工程用系泊绳索标准化试点、九力绳缆有限公司承担的海洋工程高性能纤维绳索标准化试点。
四、国内外要闻回顾
1、2023年中国GDP超126万亿元!同比增长5.2%
1月17日,国家统计局公布一系列重磅经济数据。2023年,国内生产总值(GDP)126.06万亿元,同比增长5.2%。分季度看,一季度同比增长4.5%,二季度增长6.3%,三季度增长4.9%,四季度增长5.2%。
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9218元,同比名义增长6.3%。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2%,同比下降0.4个百分点。
全年出生人口902万人,人口出生率为6.39‰;死亡人口1110万人,人口死亡率为7.87‰;人口自然增长率为-1.48‰。
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4.6%。服务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5.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71495亿元,比上年增长7.2%。
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503036亿元,比上年增长3.0%;扣除价格因素影响,增长6.4%。居民消费价格(CPI)比上年上涨0.2%。全国粮食总产量69541万吨,比上年增加888万吨,增长1.3%。
2、我国首部“银发经济”政策文件出台
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发展银发经济增进老年人福祉的意见》,提出4个方面26项举措,加快银发经济规模化、标准化、集群化、品牌化发展。意见指出,推广应用智能护理机器人、家庭服务机器人,大力发展康复辅助器具产业;推动品牌化发展,培育银发经济领域龙头企业;鼓励各类金融机构加大对养老服务设施、银发经济产业项目建设的支持力度;在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成渝等区域规划布局10个左右高水平银发经济产业园区等。
3、德国2023全年GDP下降0.3% 十多年来只萎缩过两次
1月15日,德国联邦统计局公布的最新初步报告显示,2023年国内生产总值(GDP)较2022年下降了0.3%;经日历调整后,萎缩幅度为0.1%。0.3%的GDP降幅是德国2021年以来的最差表现,也是十四年来唯二出现萎缩的年份。2020年受新冠疫情的影响,德国GDP下降了3.8%。长期来看,2012年至2022年期间的平均年增速为1.2%。
4、IMF:人工智能将影响全球40%就业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发布分析文章显示,人工智能技术将影响全球近40%的就业岗位。相比于新兴市场和低收入国家,发达国家的就业更容易受到人工智能的影响。人工智能技术将会进一步加剧不同国家之间、不同收入阶层之间的贫富差距。
5、我国2023年快递业务量达1320亿件,连续十年稳居世界第一
2023年我国物流市场实现恢复增长,预计2023年全年社会物流总额将达350万亿元。全年快递业务量达1320亿件,连续十年稳居世界第一。国家铁路完成货物发送量39.1亿吨,再创历史新高。
6、国研中心报告:预测未来每十年出生人口下一个百万台阶
1月16日,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最新发布的《中国发展报告2023》提出,近12年来,中国先后出现了劳动年龄人口达峰和人口总量达峰两个重大转折点,当前我国的人口总量已处于峰值期,未来较长时间内将保持下降趋势。报告称,出生率延续降低水平将主导中国人口变化的长期趋势,预计未来年度出生人口约每十年下一个百万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