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美棉破位下行,美棉周度签约数据表现持续偏弱。市场情绪也受到了国际市场低迷的影响,恐慌性抛售现象时有发生。市场情绪整体偏向悲观,主要由于全球棉花供应量的增加以及下游需求复苏不及预期。上周郑棉同样破位下行,现货成交有所好转,纺企仍以刚需补库为主。
美国棉花期货价格在7月24日创下2020年10月以来新低,而国内郑棉期货价格也在7月25日跌至2023年3月底以来的最低点13990元/吨。7月29日,郑棉主力合约上涨10元收于14140元/吨。
基本面分析
基本面上,全球棉花产量预期增加,尤其是美国棉花产区的降雨改善和新棉长势良好,预示着产量可能显着回升。同时,中国进口棉数量的增加可能导致新年度进口需求减少,从而加剧了供需宽松的格局。
此外,成本压力也是影响棉花价格的一个重要因素。巴基斯坦纺织厂协会总赞助人Gohar Ejaz警告称,如果不修改独立电力生产商(IPP)的协议,高昂的能源成本将迫使实业家和贸易商关闭业务。这种成本压力不仅影响了棉花的生产成本,也对整个纺织产业链造成了冲击。
棉花期货价格的下跌趋势已经形成。纽约棉花期货价格已跌至每磅67-68美分,为近四年来的最低水平。这一价格的下跌,反映了市场对棉花供应过剩的担忧。
消息面分析
政策方面,市场关注点包括美国农业部的出口销售报告、国内外的收储政策以及贸易关系的发展。例如,美国农业部的数据显示,本年度美棉总签约量为近8年来同期最低水平,这可能对市场产生影响。同时,国内政策如出疆棉运费补贴和中央储备棉销售专栏也在不断调整,影响着市场供需和价格。
宏观方面,美国和欧元区PMI均创7个月新低,市场整体避险情绪较浓;孟加拉近期也因“公务员配额”事件陷入混乱,影响需求。目前国内棉花市场供应端旧作整体供应充足,滑准税悬而未发,国内外供给端承压、需求端无明显起色,开机率仍在下滑。纯棉纱的需求有所走弱,下游观望情绪有明显的上升,纺企的棉纱库存小幅去化,大型纺企低价抛货效果尚可,需求端下游环比好转,纱厂有去库迹象,尽管纺织市场淡季持续,但部分秋冬季订单开始出现,棉纱购销局部好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