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市场行情
1、郑棉主力合约震荡反弹
上周,郑棉主力连续两日震荡反弹;周三出现大幅上涨,最高价回升至14780元/吨;周后期以小幅震荡为主,交易重心整体回升至14700元/吨附近。整体反弹行情支撑因素有:一是外盘回升明显,带动郑棉反弹;二是滑准税配额下发仍没有消息,纺企刚需采购对国内棉价有一定支撑;三是新疆高温天气及内地局部旱情对当前棉价有所支撑。6月28日,代表内地标准级皮棉销售的国家棉花价格B指数为15826元/吨,涨0.3%;郑棉主力合约结算价为14680元/吨,涨幅达到1.07%。
2、国际棉价先涨后跌
上周,国际棉价先涨后跌。周前期ICE期棉主力连续三日反弹,回升至75美分/磅以上,主要受到美元高位回落及原油上涨、低位空头回补及多头抄底的影响。周后期美棉出口数据落地,签约量和装运量均大幅减少,另美国农业部公布美棉实播面积增幅14.1%,均对市场造成利空影响,棉价较大幅度回落,周五最低跌至72美分/磅附近。6月28日,ICE棉花主力合约收盘价涨0.53%,收于72.71美分/磅。
3、涤纶短纤市场先涨后调整
上周,涤纶短纤呈现上涨后调整走势。因加工费延续偏低位,部分涤短工厂亏损严重,在库存偏低情况下开始挺价,但价格上涨后下游跟进乏力,厂家产销低迷,市场价格再度小幅松动。6月28日,涤纶短纤价格为7780元/吨,涨幅3.46%。
4、粘胶短纤市场相对稳定
近日,粘胶短纤市场相对稳定,工厂执行订单发货,局部发货仍显偏紧,下游人棉纱价格重心小幅上移,但走货平平,纱厂按需采购。6月28日,粘胶短纤价格与上周持平,价格为13300元/吨。
5、纺企亏损经营 棉纱价格趋稳
上周,纺织市场总体维持疲弱状态,纺企扛亏生产和销售,开机率艰难维持,内地局部中小纺织厂限产甚至停产比例逐渐上升,新疆纺企开机率相对稳定,但纺纱利润微薄。周内棉纱价格相对平稳,部分企业为回笼资金降价销售。企业认为即将到来的七八月份将是更难熬的时间,随着暑热天气加剧和库存持续累积,企业或将继续放高温假。6月28日,人棉30S的价格为17200元/吨,涨幅为0.17%;全棉32S的价格为22300元/吨,与上周持平;涤纶32S的价格为11970元/吨,涨幅为0.59%。
6、后市展望
从外围市场运行情况来看,国际最新经济数据显示,美国核心通胀年率放缓至三年多的新低。市场认为,这进一步证明一季度有所停滞的反通胀进程重启,如若上述趋势再持续两个月,美联储可能在9月下调利率。国内方面,一线楼市政策全部放松,对于拉动房地产消费形成利好。同期5月份工业企业利润较大幅度回落,提示企业经营压力上升。整体宏观经济环境仍相对低迷。从国内市场运行情况来看,近期内外棉价联动性有所加大,国内市场受到外棉反弹的持续支撑。但另一方面,目前国内下游整体淡季氛围浓厚,纺企产能有所收缩,但库存仍未明显减轻,且亏损情况持续。短期内国内棉价相对承压,区间震荡可能性加大,棉纺织产业链后市预期仍然偏弱。
二、行业运行情况
1、2024年全国棉花总产量预期570万吨,同比减少3.4%
据国家棉花市场监测系统调查数据,2024年全国棉花实播面积4083.3万亩,同比减少56.9万亩,减幅1.4%。其中,西北内陆棉花实播面积为3586.9万亩,同比减少52.1万亩,减幅1.4%;内地棉花实播面积为482.1万亩,同比减少4.4万亩,减幅0.9%。预计总产量达570万吨,同比减少3.4%。
2、6月初全国棉花工业库存约78.7万吨 企业纱库存增加,布库存减少
据国家棉花市场监测系统调查数据,截至2024年6月初,被抽样调查企业棉花平均库存使用天数约为35.9天(含到港进口棉数量),环比减少0.7天,同比增加9.8天,比近五年(即2017-2022年,扣除2020年,下同)同期平均水平增加3.1天。推算全国棉花工业库存约78.7万吨,环比减少1.9%,同比增加45.7%,比近五年同期平均水平增加8.3%。其中,被抽样调查企业纱库存为30.6天销售量,环比增加1.8天,同比增加9.1天,比近五年同期平均水平增加8.4天。被抽样调查企业布的库存为37天销售量,环比增加0.3天,同比减少5.0天,比近五年同期平均水平减少5.9天。
3、全国主流地区纺企开机负荷环比下降0.4%
据Mysteel农产品监测数据,截至6月28日,全国主流地区纺企开机负荷为74.2%,环比下降0.4%。近期,棉纱市场气氛较为冷清,中小型纺企限停产比例逐渐上升,织厂及贸易商走货速度均偏缓,坯布消化速度不及生产速度,织厂仓库累积,协商走单,织厂降价去库存的现象将增多。
4、棉纺织企业纱、布产销率下降
据国家棉花市场监测系统调查数据,2024年6月初,被抽样调查企业纱产销率为94.5%,环比提高3.9个百分点,同比下降0.3个百分点,比近五年同期平均水平提高0.2个百分点。被抽样调查企业布的产销率为90.5%,环比下降3.3个百分点,同比下降5.1个百分点,比近五年同期平均水平下降0.4个百分点。
5、棉纺织市场大调查:淡季行情继续持续 短期难见明显改善
近日,中国棉纺织行业协会对全国主要棉纺织相关市场进行大调研,各地市场、棉纺织及相关企业反映如下:
纯棉纱:目前企业总体维持正常生产,但销售形势严峻,纯棉品种订单不足且出货缓慢,产销率较低,产品库存数量有明显增加,成本压力较大。预期市场短时间内难有明显改善。
色纺纱:近期市场整体维持淡季态势,企业订单量尚可,但多为零散订单,订单持续性不佳。目前企业产销情况一般,产品库存保持正常水平,但整体利润情况一般,预计市场短期内难出现明显好转。
白坯布:近期坯布价格随原料价格下调,织厂采购随买随用,原料库存处于较低水平。市场延续清淡氛围,开机率维持低位,出货价格可谈,利润空间小。如无明显利好消息支撑,预计后市将维持现状。
色织布:近期市场持续弱势,后续订单明显乏力,整体开机率有所下降。棉纱价格虽有不同程度的下调,但色织企业采购意愿不强,多以刚需备货为主,面料产品价格相对持稳,利润稀薄。预计后市淡季氛围将持续加深。
6、1-5月纺织业营收同比增长4.6%
据国家统计局6月27日公布数据,1-5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530339.9亿元,同比增长2.9%,利润总额27543.8亿元,同比增长3.4%。其中,纺织业营业收入9217.6亿元,同比增长4.6%,利润总额256.2亿元,同比增长23.2%;纺织服装、服饰业营业收入4612.2亿元,同比增长0.6%,利润总额175.6亿元,同比增长1.7%。
7、国际纺联全球纺织业调查:情绪略有改善 未来订单预期向上
据国际纺联(ITMF)发布的5月份全球纺织调查显示,全球纺织业务处于持续的停滞状态。本次调查中,更多的公司表示当前业务“相对满意”,故全球纺织经营状况有略微改善。另一方面,纺织经营预期已经持续一年未见明显改善,说明纺织业只是一种乐观情绪而非实质性的改善。目前,订单不足和成本高企使整个纺织供应链的利润受到影响。
本次调查显示,新订单表现情况略微改善,未来六个月订单的预期也呈现向上的趋势。从2023年夏季开始,未交货订单一直在2个月左右波动,从2024年3月的1.9个月略微增加到5月份的2.1个月,但还不能说明订单量处于上升态势。本次调查显示,全球纺织企业平均开机率从2021年底80%的峰值下降,到今年5月份小幅提高到71%。同时,企业表示未来六个月的开机率预计有所改善。
三、行业动态与政策
1、总投资5亿元 无锡宏大专件纺机智能制造工厂开工
6月22日,无锡宏大专件科技有限公司总投资5亿元的纺机智能制造工厂开工建设。该项目将通过智能化改造升级,实现产品全流程自动化、数字化、智能化,预计年销售收入达6亿元,将成为引领行业发展的智能制造示范工厂。项目的开工标志着无锡专件在智能制造和产业发展上取得重要进展,公司将坚持“专注创新、科技、品质、信誉”理念,追求卓越,努力成为行业标杆,同时加强与当地企业合作,促进产业链协同发展,为地方经济繁荣贡献力量。
2、数智世界100万锭纺纱项目在新疆开工
6月24日,新疆奎屯-独山子经济技术开发区与上海数智世界工业科技集团签约了100万锭环锭纺纱项目,并举行开工仪式。该项目总投资40亿元,分两期实施,预计年产值达35亿元,带动2500人就业。数智世界集团专注于棉纺产业,此次合作将优化资源配置,助力传统制造产业升级。该项目与新疆自治区产业集群及经开区发展方向高度契合,将使园区纺纱规模达到300万锭,为新疆棉花纺织服装产业注入新活力。
3、无锡一棉获赠天安门广场国旗
6月24日,为了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3周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无锡一棉举办了“党旗国旗在我心中”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国联集团党委副书记、工会主席张佐宇,北京天安门国旗班首任班长董立敢为无锡一棉赠党旗、国旗,无锡一棉党委书记、董事长蔡赟接党旗、国旗。值得一提的是,这面国旗是天安门2019年1月31日升起的国旗,这个日子也是无锡一棉建厂100周年纪念日。同时,无锡一棉也是无锡市及纺织行业首家获赠天安门国旗的企业。
4、四单位合作完成的纺织项目获2023年度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
6月24日,202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作为我国最权威的政府科技奖励,国家科学技术奖的颁发是科技界的盛事,备受瞩目。202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共评选出250个项目。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奖49项,一等奖1项,二等奖48项;国家技术发明奖62项,一等奖8项,二等奖54项;国家科技进步奖139项,特等奖3项,一等奖16项,二等奖120项。其中由北京化工大学、天津科技大学、天津工业大学、天津泰达洁净材料有限公司合作完成的“聚合物熔体纳米纤维绿色高效制造技术及应用”项目获得了2023年度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
5、赛得利(盐城)年产37万吨纤维素纤维二期技改项目开工
6月25日,赛得利(盐城)年产37万吨纤维素纤维二期技改项目开工仪式在江苏盐城阜宁县举行。该项目由新加坡金鹰集团旗下赛得利集团投资,总投资八亿元,采用先进环保工艺,预计明年上半年投产。项目投产后,将生产市场急需的超细纤维素纤维,并将大幅提升产能至37万吨,年产值有望超50亿元,创造超1亿元利税,并解决1000余人就业。
6、吉林化纤年产5万吨人造丝项目即将投建
6月25日,吉林化纤发布公告,公司与吉林省股权基金投资有限公司、吉林省吉创专精特新创业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商定以共同出资形式,在吉林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年产5万吨人造丝项目”,设立合资公司“吉林绿纤高科有限公司”。合资公司注册资本11.5亿元,公司以货币和实物出资6.5亿元,占比56.52%。资料显示,吉林化纤主要从事粘胶长丝和碳纤维产品的生产、销售。数据显示,公司拥有原丝产能16万吨/年,碳丝产能5.2万吨/年,复材制品产能2.2万吨/年,碳纤维复材生产线1.2万吨/年。
7、年产120万吨聚酯长丝项目签约江西九江
6月26日,华祥(中国)高纤有限公司年产120万吨聚酯长丝项目在江西九江经开区签约,总投资约100亿元。此项目标志着九江经开区在推动石化产业高质量发展和实施“三大攻坚行动”方面取得重大成果。九江经开区承诺为项目建设提供最优服务,以助力企业快速发展。华祥高纤董事长曹金鑫表示,公司将全力推进项目建设,致力于将其打造为世界一流涤纶长丝生产企业。项目分两期建设,预计全部建成后可实现年主营业务收入150亿元,年纳税达4.5亿元。
8、2023年化纤行业产量排名名单出炉
6月27日,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正式发布了2023年化纤行业产量排名名单。其中浙江桐昆集团、新凤鸣集团和浙江恒逸集团位列前三甲。2023年,全国化纤总产量为6872万吨。
9、《2024年度实施企业标准“领跑者”重点领域》公告发布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近日发布《2024年度实施企业标准“领跑者”重点领域》公告,共有146个领域列入2024年度实施企业标准“领跑者”重点领域,其中包括“纺织业”中的纺织领域;“纺织服装、服饰业”中的纺织服装、服饰领域;“化学纤维制造业”中的合成纤维、生物基材料领域等。企业标准“领跑者”制度是通过高水平标准引领,增加中高端产品和服务有效供给,支撑高质量发展的鼓励性政策,对深化标准化工作改革、推动经济新旧动能转换、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培育一批具有创新能力的排头兵企业具有重要作用。企业标准“领跑者”是指产品或服务标准的核心指标处于领先水平的企业。
四、国内外要闻回顾
1、国家发改委等印发《关于打造消费新场景培育消费新增长点的措施》
近日,科技日报北京报道,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多部门发布《关于打造消费新场景培育消费新增长点的措施》,旨在通过六大重点任务释放消费潜力,促进消费稳定增长。随着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加速,数字技术为消费供给迭代升级提供新机遇。《措施》明确了餐饮、文旅体育、购物、大宗商品、健康养老托育和社区服务六大消费新场景,并提出17项政策举措。其中,文旅体育消费将深化业态融合,利用数字赋能;购物消费将利用新技术拓展体验,如AI大模型、VR全景和数字人等;大宗商品消费则聚焦汽车、家装家居和电子产品,打造智能驾驶、智能装配和智能穿戴等新场景。这些措施旨在满足人民高品质生活需求,推动消费提质升级。
2、中国—塞尔维亚自由贸易协定今日生效
7月1日,中国—塞尔维亚自由贸易协定正式生效。这是我国与中东欧国家签署的第一个自贸协定,也是我国对外签署的第22个自贸协定。协定生效后,双方将分别对90%的税目逐步相互取消关税。
3、财政部等四部门印发通知实施设备更新贷款财政贴息政策
近日,财政部等四部门印发通知实施设备更新贷款财政贴息政策。其中提到,银行向经营主体发放的贷款符合再贷款报销条件的,中央财政对经营主体的银行贷款本金贴息1个百分点。按照相关贷款资金划付供应商账户之日起予以贴息,贴息期限不超过2年。
4、巴克莱上调中国2024年GDP增速预期至5%
巴克莱研究团队6月24日发布了关于亚洲新兴市场的季度报告。巴克莱预计,亚洲新兴市场2024年整体GDP增长将达5.2%,较3月预测上调了0.4个百分点。巴克莱将2024年中国GDP增长从之前预测的4.4%上调为5%,主要支撑因素是中国强于预期的一季度GDP数据。
5、德国陷入数十年来最严重的房地产危机
据路透社报道,德国正受困于数十年来最严重的房地产危机,德国银行业之都法兰克福一座着名摩天大楼的所有者已申请破产。报道称,拥有这座186米、45层楼大楼的Geschaeftshaus am Gendarmenmarkt于当地时间周一在法兰克福法院申请破产,并已任命破产管理人。
6、美国大型银行纷纷宣布提高派息
6月28日,摩根大通、美国银行、花旗集团、富国银行和摩根士丹利等大行纷纷宣布上调派息。就在两天前,监管机构的评估结果显示,31家参加测试的银行全都能保持足够的资本,经受住经济衰退情景假设的考验。摩根大通和摩根士丹利还批准了数百亿美元的股票回购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