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市场行情
1、国内棉价震荡下跌
上周,郑棉周前期下探至14380元/吨的前低附近获得暂时支撑,随后略有反弹,但力度仍然偏弱。棉花现货价格紧随期货走势,周初震荡下跌,点价与一口价资源成交量增加,周后期价格有所回涨,部分新疆棉花企业销售积极性加强。周内高等级优质资源价格持稳,中低等级资源价格有所下跌。7月12日,国内棉花3128B的价格为15688元/吨,较前周下跌89元,跌幅为0.56%;郑棉主力合约结算价为下降至14600元/吨,较前周下跌135元,跌幅为0.92%。
2、国际棉价低位弱势震荡
上周,ICE期棉整体波动幅度较小,在70-72美分/磅之间维持弱势震荡。在过去的一周,美国产棉区出现干旱天气的范围有所扩大,棉花长势为“良好”状态的比率较前周下降5%至45%,同比下降3%。以上天气变化对棉花生长和采摘的影响或将为国际棉价提供支撑。但USDA7月报告总体偏空,全球供需过剩仍将对市场形成压制。7月12日,ICE棉花期货主力合约价格为71.34美分/磅,较前周上涨0.24美分,涨幅为0.34%。
3、涤纶短纤价格下跌
上周,原料走势疲软,加上下游需求不足,涤纶短纤价格下跌,7月12日,涤纶短纤价格为7700元/吨,较前周下跌120元,跌幅为1.53%。
4、粘胶短纤市场变化不大
上周,粘胶短纤成本支撑力度仍然较强,但是价格变化不大,下游订单无明显好转,纺企采购谨慎。7月12日,粘胶短纤价格为13400元/吨,与前周持平。
5、纱价疲弱 纺织下游市场承压运行
上周,棉纱销售仍然缓慢,价格稳中有跌,降价幅度50-200元/吨。近期,纺企产销维持低迷,夏季高温,中小纺企限产轮休、压减产能的情况略有增加,同时受到棉价回落和宏观环境因素影响,市场信心进一步走弱。目前内地小型纺企开机率维持4-6成的偏低位,部分中小纺企在调减产能之后,整体销售情况尚可。纺企成品库存虽小幅下降,但仍处高位,同时各地纺企仍陆续有转产化纤混纺的情况。目前织造企业成品库存也处于上升之中,贸易商库存虽然不高,但补库行为较少。下游印染行业开机率也明显下滑,如果染费不能上涨,后续或出现停工范围扩大等情况。7月12日,人棉30S价格保持不变,依然为17200元/吨;全棉32S的价格为22200元/吨,较前周下跌75元,跌幅为0.34%;涤纶32S价格保持不变,依然为12080元/吨。
6、后市展望
从宏观层面来看,国际方面,美国6月CPI同比上涨3.0%,低于市场预期,美联储货币政策有望转向,降息预期加强,对大宗商品价格形成一定支撑。国内6月CPI和PPI数据显示居民消费意愿较低,市场需求复苏缓慢。
从产业层面来看,7月USDA报告将美棉以及全球棉花产量进一步调增,全球棉花供求过剩矛盾将长期影响棉价。国内当前棉花供应充足,下游需求持续走淡,纺企产销疲弱,对后市信心不足。短期内国内外棉价或仍将承压运行,棉纺织产业链市场淡季氛围仍将持续。
二、行业运行情况
1、USDA7月供需报告:全球棉花库存下降,美棉产量增加
据美国农业部发布的2024/25年度7月份全球棉花供需预测数据,2024/25年度7月份,全球棉花产量为2616.8万吨,环比增加22.9万吨。2024/25年度7月份,全球棉花消费量为2551.6万吨,环比增加5.6万吨。2024/25年度7月份,全球棉花期末库存为1799.0万吨,环比减少18.9万吨。2024/25年度7月份,美国棉花产量为370.1万吨,环比增加21.7万吨。
2、全国主流地区纺企开机负荷环比下降
据Mysteel农产品监测数据,截至7月12日,全国主流地区纺企开机负荷为71.4%,环比下降3.25%。上周纯棉纱市场整体交投出现好转,下游刚需补库,针织市场补库相对明显。品种方面来看,气流纺出货小幅改善,环锭纺及紧密纺C32S棉纱成交尚可,其余品种尤其是精梳纱依旧较为清淡。价格方面有所分化,多数纺企持稳,部分库存较多的纺企仍在优惠走货,成交重心下行。
3、棉纺织市场大调查:企业经营持续承压 后市信心略显不足
近日,中国棉纺织行业协会对全国主要棉纺织相关市场进行大调研,各地市场、棉纺织及相关企业反映的情况如下:
纯棉纱:被调研企业目前维持正常生产,保持正常开台率,但当前纯棉品种销售迟缓,总体产销率较低,库存增加幅度较快,并且纯棉品种生产成本依然较高,企业经营压力较大。近期内市场形势未见好转迹象,预计短期内依然不容乐观。
差别化纱:相较于常规品种,差别化纱线近期来样询单逐渐增多,外贸订单早于往年起动,但订单明显不足。企业满负荷开台,以生产常规产品为主,小部分订单生产。
涤纶纱:目前企业开工正常,但订单情况不乐观。企业借前期原料上涨维稳走货,库存有所下降。淡季持续,终端需求未有好转。
粘胶纱:当前企业开台率正常,未出现大幅停产现象。目前涡流纺产品表现较好,其他产品变化不大。企业产品库存略有上升。
白坯布:市场需求依旧不足,订单量少,设备开台率约六成左右,各地差异较大。由于家纺市场需求提前消耗,导致今年以来床品四件套订单不如预期。白坯布价格稳中有跌,常规产品无竞争力、无利润,差异化产品价格“内卷”明显,利润空间有限。
4、6月全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0.2%
据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6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CPI)同比上涨0.2%。其中,其他用品及服务、教育文化娱乐价格分别上涨4.0%和1.7%,衣着、医疗保健价格均上涨1.5%,生活用品及服务、居住价格分别上涨0.9%和0.2%;交通通信价格下降0.3%。上半年,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同期上涨0.1%。
5、6月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下降0.8%
据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6月份,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PPI)同比下降0.8%,降幅比上月收窄0.6个百分点,环比由上月上涨0.2%转为下降0.2%。其中,纺织业出厂价格同比下降0.7%,纺织服装、服饰业出厂价格同比上涨0.3%。上半年,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比上年同期下降2.1%;其中,纺织业出厂价格同比下降0.8%,纺织服装、服饰业出厂价格同比上涨0.4%。
6、6月我国纺织服装出口同比增长2.3%
据海关总署发布数据,6月份我国纺织服装出口274亿美元,同比增长2.3%,环比增长4.8%;其中纺织品出口122.5亿美元,同比增长6.6%,环比下降4.9%;服装出口151.5亿美元,同比下降0.9%,环比增长14.3%。2024年1-6月,我国纺织服装累计出口1431.8亿美元,同比增长1.5%;其中纺织品出口693.5亿美元,同比增长3.3%;服装出口738.3亿美元,同比持平。
7、5月美国对中国服装进口量减少3.4%
据中国棉花网报道信息,今年5月,美国服装进口量同比下降1.4%,进口额同比下降6.1%,原因是单价下跌了4.8%。2024年前五个月,美国服装进口额同比下降6%,进口单价下跌6.4%,进口量小幅增长0.5%。和疫情之前的五年前同期相比,今年5月美国服装进口量下降了14%,进口额下降了11%,单价上涨了3%。5月份,美国对中国服装进口量减少3.4%,进口额减少10.8%,进口单价同比下跌7.6%;中国占美国服装进口的市场份额减少。与此同时,5月份美国对其他国家服装的进口量下降0.2%,进口额下降4.9%,进口单价下跌4.7%。
三、行业动态与政策
1、投资7110万美元 黑牡丹(越南)又有纺织项目启动
据越媒7月9日报道,黑牡丹纺织(越南)有限公司刚刚在海港工业园举行了总投资7110万美元的纺织服装项目的启动仪式。这是黑牡丹从2024年初开始在越南广宁省海河区投资的第4个项目。该项目总投资约7110万美元,可用面积超过12.24公顷,设计产能约9900吨/年。
2、新疆1.28万头气流纺建设项目开工
7月11日,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七师一三〇团举行2024年第二批重大项目集中开工仪式。此次开工项目共有5个,总投资1.93亿元。其中纺织行业包含总投资1.18亿元的金霖纺织1.28万头气流纺建设项目和总投资0.1亿元的金霖纺织1500吨棉纱仓储库建设项目。
3、鲁泰纺织斥资收购鲁联新材料25%股权,加速功能性面料市场布局
近日,鲁泰纺织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公告称,为集中优势资源推动公司在功能性面料领域的研发和生产能力,公司拟以自有资金2592.52万元人民币等值的外汇收购山东鲁联新材料有限公司股东香港联业制衣有限公司持有的25%股权,7月5日公司与联业制衣签订了《股权转让协议》。本次交易完成后,鲁联新材将成为公司的全资子公司。鲁联新材于2019年成立,主要生产和销售中高端功能性面料,是鲁泰在纺织领域扩展新产品品类的重要投资项目。此次收购有助于鲁泰更好地推进发展战略,推动鲁联新材项目的快速发展。2024年度,鲁泰的功能性面料将聚焦裤装面料、外套、女装套装面料及休闲衬衫面料等产品。同时,鲁泰也在积极开发具有优秀穿着体验的新产品,并寻求赋予高级别免烫正装衬衫面料更多稳定可靠的功能。
4、盘活破产困难企业资产的成功案例,20万锭智能纺纱项目引关注
6月17日,《人民日报》刊发图片新闻,报道山东省日照市五莲县腾峰纺织科技有限公司借助智能化改造进行转型升级。山东腾峰纺织科技有限公司,是集纺纱、织布、成衣于一体的纺织进出口企业。该公司投资3.8亿元实施的20万锭智能纺纱项目,是纺织行业新一代信息技术与生产融合发展的市重点项目。全部达产后,年产纱线2.5万吨。据了解,腾峰纺织前身为2020年宣告破产的山东华龙纺织有限公司,是五莲县盘活破产困难企业资产、振兴实体经济的成功案例之一。
5、华茂股份上半年预计净利1800万–2600万
7月10日,华茂股份发布2024年半年度业绩预告:预计2024年上半年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800万元–2600万元,与上年同期下降78.49%-68.93%。本报告期,公司持有的交易性金融资产(国泰君安、广发证券、网达软件等)与2023半年度末相比公允价值波动较大,2024年半年度上述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下降约1.1亿元,属于非经常性损益。
6、魏桥纺织成功研发棉感吸湿快干系列产品
近日,魏桥纺织成功研发棉感吸湿快干系列产品。该系列产品是魏桥纺织与武汉纺织大学产学研合作“微积分离散包覆纺纱技术研究与产品开发”项目下的研发成果。该系列产品针对当下消费者对既具有棉纤维舒适性、又兼具吸湿快干功能性纺织品的消费需求,通过纺纱技术的创新,使芯丝带动微分的无捻纤维须条公转包缠,使得扩展分散的宽须条纤维大面积、高张力、微积化裹覆在宏量芯丝上的一种新型复合纺纱技术。该技术解决了行业内大比例包覆纱线芯纱露丝、单染露白的关键共性难题,实现了包得严、包得紧、包得多的高比例全裹覆的复合纺纱效果。
7、2000万美元面料供应协议签约
近日,江苏与阿联酋在迪拜举办经贸交流会,聚焦江苏盐城射阳纺织产业。会上,江苏盛泰克纺织印染公司与阿联酋Rahimtex公司现场签订2000万美元面料供应协议,多家企业达成初步合作意向。盐城市纺织染整产业园以此为契机,将深化与“一带一路”及RCEP国家的经贸合作,布局中东海外仓,构建双向贸易新通道。此次交流会不仅搭建了江苏与阿联酋企业的沟通桥梁,还促进了供需精准对接,为双方未来的经贸合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8、《涤棉混纺色织布》标准公开征求意见
7月5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标准技术管理司发布《关于对〈涤棉混纺色织布〉等130项拟立项国家标准项目公开征求意见的通知》,征求意见截止时间为2024年8月4日。其中《涤棉混纺色织布》标准由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归口,主管部门为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主要起草单位为江苏联发纺织股份有限公司、江苏省纺织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研究院、纺织工业科学技术发展中心等。
9、《郑州市推动工业领域设备更新实施方案》发布
7月9日,郑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等11部门联合印发《郑州市推动工业领域设备更新实施方案》。主要内容有:一是加快推动重点行业设备更新,纺织服装家居行业更新转杯纺纱机、细纱机、自动络筒机、裁剪机等设备;二是加快推动制造业“一转带三化”,聚焦“装备互联、系统互通、数据互享”建设内容,全过程开展智能化升级,优化组织结构和业务流程,打造智能工厂;三是加快推动优势装备产业做大做强,力争到2027年,全市装备制造产业规模达到2500亿元。
四、国内外要闻回顾
1、四部门:加强商务和金融协同 更大力度支持跨境贸易和投资高质量发展
7月12日,商务部、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国家外汇局四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强商务和金融协同更大力度支持跨境贸易和投资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意见》围绕稳外贸、稳外资、深化“一带一路”经贸合作和对外投资合作等重点领域和促融资、防风险、优服务等关键环节,提出5方面11条政策措施。
2、中国和南亚国家贸易额翻番
7月9日,国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第八届中国—南亚博览会及中国与南亚经贸合作有关情况。会上,商务部副部长李飞表示,2023年,中国和南亚国家贸易额接近2000亿美元,比2013年翻了一番。下一步,商务部将重点从完善合作机制、深化产业合作、促进开放合作、支持地方合作等方面,推动中国与南亚国家经贸关系迈上新的台阶。
3、汇丰将2024年全球GDP增速预测上调至2.6% 将亚洲GDP增速预测上调至4.2%
7月11日,汇丰发布2024年中经济观察,尽管不确定性高企,全球经济仍展现出相当的韧性。汇丰将2024年全球GDP增速预测由2.4%上调至2.6%,将亚洲GDP增速预测由4.0%上调至4.2%。货币政策方面,汇丰认为,亚洲央行普遍更愿意等待美联储降息信号更明确后再放松政策,但日本央行例外,该行可能寻求在年内更缓慢地推高利率。
4、欧佩克预计2024年全球原油需求增速为225万桶/日
欧佩克月报:预计2024年全球原油需求增速为225万桶/日,此前预期为225万桶/日。预计2025年全球原油需求增速为185万桶/日,此前预期为185万桶/日;将2024年全球经济增长预测从2.9%下调至2.8%,维持2025年全球经济增长预测为2.9%。
5、联合国:全球人口将在本世纪80年代达到约103亿的峰值
7月11日,联合国经济和社会事务部发布的《世界人口展望2024》报告预测,全球人口将在本世纪80年代达到约103亿的峰值,随后人口数量将会缓慢下降,在21世纪结束前回落至102亿人,对2100年人口数量的预测较10年前的预测数据降低6%。报告还预测,到2054年,全球人均预期寿命可能达到77.4岁。在2080年前,65岁及以上年龄段人口数量将超过18岁及以下年龄段人口数量。
6、14978万吨!2024年全国夏粮获得丰收
据国家统计局官网7月12日消息,今年以来,各地区各部门切实抓紧抓实粮食生产工作,全国夏粮获得丰收。2024年夏粮播种面积保持稳定,单产有所增加,夏粮产量14977.9万吨(2995.6亿斤),比上年增加362.7万吨(72.5亿斤),增长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