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棉纺企业并未迎来“金三”旺季,棉纱行情总体平淡。通过对安徽沿江棉区不同类型、不同规模棉纺企业调查得知,旺季不旺主要表现在一是棉纱价格走弱,多数品种棉纱小幅下跌;二是棉纱销售整体不温不火,成交量逐步下滑。据多家棉纺厂负责人反馈,月底多数纯棉纱以及涤棉纱价格较月初降低100~200元/吨,约5成纱厂成品库存较月初增加10~20%。目前部分棉纺厂有微利或盈亏平衡,也有部分原料成本较高、下游客户维护不足以及企业管理需完善的企业仍处于亏损状态。“金三”内地纱厂行情不佳,外围环境的影响较为关键,美国对华加征20%关税政策以及疆棉禁令使得棉纺织品、服装出口受阻。同时新疆纺织产能扩张持续冲击内地纱厂。面对复杂的经营环境,安徽沿江棉区多数棉纺厂除加强内部用工管理、成本管理外,还主动进行生产策略调整。据了解,当前部分棉纺厂着重进行两个方面的调整:第一,原料由国产棉转为进口棉。某使用国产棉的混纺企业棉纱销售不尽人意,成品库存逐步增加,严重影响资金流转,近期根据下游外贸型客户需求选择全部使用进口棉,上月底进口棉与化纤搭配生产的混纺纱已试产成功并顺利销售,虽购销盈亏和使用国产棉相当,但成交量明显转好。第二,将纯棉产能改为混纺。某生产32支纯棉气流纺的小规模纱厂走货不畅、长期处于亏损状态,目前企业正进行技改,转产精梳落棉与化纤搭配的混纺纱,预计四月中旬可以投产。也有规模较大的棉纺厂由于涤棉纱走货好于纯棉纱,目前将部分纯棉纱产能转为麻灰棉纱。据测算,转产之后利润空间尚可,对后市充满信心。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