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际贸易局势复杂多变的背景下,全球棉花市场再次成为焦点。近期,美国关税政策的调整以及全球棉花供需格局的变化,使得棉价走势愈发扑朔迷离。
近日,郑棉在1.4万元大关承压,市场多空博弈激烈。未来走向如何?且看本期分析。
全球棉花市场动态:巴西出口创新高,美棉种植面积下滑
1、巴西棉花出口创纪录
据巴西棉花种植者协会(Abrapa)月度报告,1月份巴西出口棉花41.56万吨,同比增长66%,创下历史新高。2024/25市场年度前六个月,巴西棉花出口总量达163万吨,同样刷新历史记录。巴西的强劲出口表现,对国际棉价产生了重要影响。
2、美棉种植面积大幅下滑
美国国家棉花总会(NCC)发布消息,2025年美国意向植棉面积为956万英亩,同比减少14.5%。
数据来源:WIND,弘业期货金融研究院
这一变化背后,是大豆与棉花比价的显著回落,以及玉米与棉花比价的震荡偏强走势。市场预期,美国植棉面积的减少将对全球棉花供应产生深远影响,进而支撑棉价。
当前棉纺织行业形势
有关当前纺织行业形势,据相关市场调研显示:一方面节后棉纺织产业链仍以消化、完成春节前订单居多,原料储备相对够用;另一方面虽然上下游对行业“金三银四”预期较高,但企业新增询价、新增订单并不十分理想,企业信心、采购情绪有待进一步修复。当下市场关注焦点在需求侧,纺纱企业开机率回升至年前高位,布厂订单小幅增加以年前订单和散单为主。纱价较节前小幅上涨,各地交投活跃度不同,整体平淡。节后,河北省部分纺织企业的棉纱库存普遍偏低,导致棉纱销售价格略有上调。C32S普梳销售报价多在20900-20970元/吨,较节前提高70-100元/吨。
当前棉纺织企业经营现状也有分化,据北疆某纺织企业介绍,该企业主要生产经营C32S和C40S两个品种,由于用工成本较高,生产设备与近年新投产的一些自动化程度高的纺织企业相比没有优势,以往的各项补贴也在不断降低,目前核算下来每吨棉纱约亏损500元/吨左右,纱线库存较上月有所增加,纱线库存上升既有市场因素,也有节日期间物流方面的因素,企业纺织原料仍以逢低采购维持生产刚需为主。
国内棉花:库存高位与需求旺季的博弈
1、库存高位:压力与机遇并存
截至1月底,国内棉花商业库存虽处于近年同期最高位,但与1月中旬相比略有下降。随着新棉上市接近尾声,市场供应压力逐渐缓解。然而,高库存仍然是当前市场面临的重要挑战,消化库存需要更多时间。
2、“金三银四”传统需求旺季来临
当前产业链生产已经基本恢复,纺织企业开机率继续回升,不过采购仍较为谨慎,以随用随购为主,整体购销环比有所好转,市场对“金三银四”传统旺季充满期待。随着需求旺季的逐步临近,棉价偏强震荡,市场信心有所恢复。但需求的恢复程度仍需进一步验证,尤其是在美国加征关税的背景下,棉花消费的不确定性增加。
市场焦点:关税政策与套保压力
1、关税政策落地:短期冲击与长期影响
美国对中国商品加征10%关税的政策落地,市场短期反应激烈。尽管当前影响尚不明显,但长期来看,关税政策将对棉花消费产生负面影响。市场关注关税政策的后续动态及其对产业链的传导效应。
2、套保压力:棉企的避险选择
随着棉价上涨,新疆棉企积极利用郑棉期货进行套期保值。北疆企业因新棉收购成本高企,套保压力预计在14200-14300元/吨之间。多空双方在这一价位的争夺将决定棉价的短期走势,市场需警惕套保压力对棉价的压制作用。
棉花市场展望:震荡走势中的机会与风险
当前,郑棉主力合约已突破13800元/吨的关键压力位,市场持仓量稳步增加,显示出一定的上涨动力。然而,上方1.4万元大关的阻力依然较大,需要更多利好因素推动才能进一步突破。2月21日,郑棉主力合约收13870元/吨,涨幅为0.11%。
当前棉花市场仍处于震荡格局,单边趋势性行情暂未显现。需关注以下几点:
1、需求端
下游订单和现货成交情况是关键,需持续跟踪“金三银四”传统旺季的实际需求表现。
2、供应端
美棉种植面积下滑和天气因素将成为下一阶段交易的主要逻辑。
3、政策端
美国关税政策的长期影响以及国内外政策调整对市场的影响。针对美国对中国商品增加关税10%带来的影响,业内当地企业普遍反映短期影响仍需观察,但是长期来看对棉花消费影响产生负面影响。
国内目前仍维持供强需弱格局,当前外围市场风险加剧,短期补库预期提振棉价,棉价在1.4万元大关承压,市场多空博弈激烈,但“金三银四”需求旺季的到来以及美棉种植面积下滑等因素,仍为棉价提供了上涨动力。重点关注节后下游全面复工后春夏订单下达情况。但若订单并未出现明显的恢复,棉价预计难以延续反弹走势。
互动话题
你认为“金三银四”需求旺季能否推动棉价突破1.4万元大关?
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分享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