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青岛、张家港、南通等地棉花贸易企业反馈,虽近2个交易日ICE期棉5月合约再次跌破65美分/磅、特朗普宣布对75个未采取反制措施的国家暂停新增关税90天,并将现有对等关税统一降至10%(虽"善意"清单明确排除中国,但中国棉制品通过“第三方”出口的渠道仍处开放状态),但国内棉纺织厂、中间商对港口保税、即期、船货棉的询价、采购恢复并不明显,仍以少数规模以上用棉企业刚需拿货为主。近1周多来外棉现货走货量仍较平淡,尤其在港口通关美棉、巴西棉等人民币报价基差持续上调后,出库疲软越发突出。
从部分棉企报价看,4月14-15日中国主港保税巴西棉M 1-5/32(强力28-30GPT,马值3.5-4.9)净重报价73.72-75.72美分/磅(基差7.5-9.8美分/磅),1%关税下直接进口成本约13030-13375元/吨;目前河南、山东、江苏、湖北等内地库新疆机采棉3129B(断裂比强度28-30CN/TEX)公重报价集中在14020-14220元/吨(基差报价,含仓单,销售方包出库费),考虑到净重、公重结算差异,当前1%关税下进口巴西棉成本与新疆棉“顺挂”950-14000元/吨,较4月上旬小幅扩大200-300元/吨。
一些国际棉商、贸易企业表示,考虑到对4月12日之前装运且5月12日前到港的美棉不加征125%关税,存在“抢关”现象及4-5月到港的巴西棉、非洲棉、中亚棉、土耳其棉、阿根廷棉、墨西哥棉等仍有一定数量,叠加美金资源通关偏缓慢,因此预计港口棉花库存仍将呈阶段性增长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