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20万锭气流纺项目落地,中哈4亿美元综合体开启新疆纺织新纪元!
2025年04月03日 17:36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为外部投稿/转载发布,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及数据的准确性、可靠性、真实性、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仅供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近期在纺织产业领域取得两项重大进展——20万锭气流纺建设项目战略合作意向达成,以及中国新疆利华与哈萨克斯坦合作的超4亿美元棉纺织综合体项目。这两大项目不仅将显著提升新疆纺织业的技术水平和产能规模,更将深化中国与中亚国家在纺织产业链上的合作,对区域经济发展和“一带一路”倡议下的产业协同具有深远意义。
新疆20万锭气流纺项目:技术升级与产业转型的里程碑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八师133团近日与山东世耀集团签署框架协议,就20万锭气流纺建设项目达成战略合作意向。这一项目标志着新疆纺织产业正从传统生产模式向智能化、高效化方向转型升级。
气流纺纱技术(又称转杯纺纱)是近年来纺织行业重点推广的新型纺纱工艺。与传统环锭纺相比,气流纺具有产量高、工序短、原料适应性强等显著优势。据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数据,气流纺的单机产量可达环锭纺的2-4倍,同时减少30%以上的能耗,万锭用工量仅为传统纺纱的1/3。这一技术的应用将极大提升新疆纺织企业的生产效率和市场竞争力。
项目所在地133团位于新疆石河子市,是新疆重要的棉花产区和纺织工业基地。该地区拥有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新疆棉花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90%以上,且因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棉花纤维长、强度高、色泽好,是高端纺织品的理想原料。20万锭气流纺项目的落地,将有效延伸当地棉花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
山东世耀集团作为投资方,是国内纺织机械制造领域的领军企业之一,尤其在新型纺纱设备研发方面具有技术优势。此次合作将实现山东先进纺织技术与新疆优质棉花资源的强强联合。据知情人士透露,项目总投资额预计超过15亿元人民币,建成后可实现年产值约30亿元,创造就业岗位1500余个。
中哈4亿美元棉纺织综合体:一带一路产能合作典范
几乎在同一时期,中国新疆利华集团与哈萨克斯坦合作伙伴宣布将共同投资超过4亿美元,在哈萨克斯坦建设大型棉纺织综合体项目。这一项目将成为中国与中亚国家在纺织领域产能合作的标志性工程。
哈萨克斯坦是世界第六大棉花生产国,年产皮棉约40万吨,但纺织加工能力相对薄弱,大部分原棉以初级产品形式出口。这一棉纺织综合体建成后,将实现从棉花加工到纺纱、织布、印染、成衣的全产业链覆盖,显著提升哈国纺织业的工业化水平。
新疆利华集团是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在新疆拥有完整的棉花种植、加工、纺纱产业链。该集团董事长张齐海表示:“项目将分三期建设,首期投资1.5亿美元,建设10万锭纺纱和500台织机产能,预计2026年投产。全部建成后,可年产高档纱线5万吨、坯布8000万米,产品主要面向俄罗斯、欧盟和中亚市场。”

这一合作具有多重战略意义:一方面,哈萨克斯坦作为欧亚经济联盟成员国,产品出口俄罗斯等国家享受关税优惠;另一方面,项目将带动中国纺织设备、技术和管理经验的整体输出。据哈萨克斯坦工业和基础设施发展部数据,项目全面投产后,可满足哈国30%以上的纺织品需求,减少对进口纺织品的依赖。
新疆纺织业崛起的区域经济
新疆纺织业正在经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期。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厅最新统计显示,2023年新疆纺织服装产业呈现出投资与营收双增长的喜人态势,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8.7%,规模以上纺织企业营业收入增长15.3%。这一增长态势的背后,是新疆得天独厚的产业发展优势正在形成强大合力。
作为全国最大的棉花生产基地,新疆棉花产量连续多年保持全国首位,2023年产量突破500万吨大关。与此同时,较低的能源成本为企业提供了显著的成本优势,新疆工业电价仅为东部地区的60%-70%。在政策层面,西部大开发、纺织服装产业专项补贴等多重政策叠加,为产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新疆毗邻中亚市场的区位优势,加上中欧班列构建的高效物流通道,为产品出口提供了便捷条件。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会长孙瑞哲指出:“新疆正在成为我国纺织产业最重要的增长极。通过技术创新和国际合作双轮驱动,新疆纺织业有望在未来5-10年内实现质的飞跃。”
可持续发展路径的探索与实
在产业快速发展的同时,新疆纺织业也面临着转型升级的挑战。特别是在”双碳”目标下,如何实现绿色发展成为关键课题。
值得关注的是,两大项目在规划阶段就融入了可持续发展理念。气流纺项目将采用节能设备和废水回用系统,预计单位产品能耗降低25%以上;中哈项目则计划配套建设太阳能发电设施,可再生能源使用比例不低于30%。这些举措为行业绿色发展提供了有益借鉴。
业内专家建议,新疆纺织业未来发展应重点把握三个方向:智能化转型、品牌化发展和绿色化升级。只有坚持创新驱动,才能实现从规模扩张向质量效益的转变,真正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纺织服装产业基地。
出处:环球纺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