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后首个交易日,郑棉与股市、大部分商品期货品种迎来“开门红”,CF2305主力合约高点达到15120元/吨,不过随后承压回落至万五关口下方。从调查看,一部分纺企将棉纱报价普遍上调300-500元/吨,致使新疆内外棉花现货一口价、基差报价均应声普遍上涨200-400元/吨。
安徽某贸易商表示,1月30日新疆监管库“双28”(或单29)机采棉报价涨至15150-15400元/吨(因具体指标及仓储库不同有一些差异),较春节前明显上涨,该公司以公重15200元/吨价格采购3批北疆库3129级机采棉。
据了解,近几日棉花贸易商、轧花厂陆续复工,棉企报价逐渐增多,企业出货意愿较高,为加快销售回款,少数棉企甚至承诺负担1-2个月疆内棉花铁路出库费(之前销售方只负担1个月公路出库费)。由于春后大部分棉纺厂、贸易商仍处复工复产状态,对棉花期现货以观望为主,并未启动补库工作。此外棉纱出厂价有较大幅提涨,织布厂、终端能否接受消化仍存变数,成交量跟进成为关键,因此棉花现货成交有些清淡,仍需要以时间换空间。
阿克苏某轧花厂表示,虽郑棉CF2305合约已突破15000元/吨,套保、交割已有500元/吨以上净利润(包括财务成本、短倒、监管库“包干费”等),但考虑到3月底还贷压力偏大、产业链看多情绪浓重等影响,套保热情仍有待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