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从昌吉溢达纺织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溢达纺织”)获悉,公司最后一批16名疆外员工顺利复工返岗,意味着公司全员复工。据悉,2月10日溢达纺织复工生产时只有40多名员工参与生产,现在公司366名员工全部回归岗位,4条生产线开足马力生产,产能达到100%,每天可生产优质纱线10吨,运到广东佛山等下游工厂,不断为疫情防控提供可靠的物资保障。
自复工复产以来,溢达纺织严格消杀测温制度,切实落实好“五统一”防疫要求,保障生产和防疫两手抓两手硬。昌吉市政府指定专员到公司进行防疫指导完善工作,公司卫生防疫工作始终不松懈。
“在一‘罩’难求的时候,我们紧急与香港理工大学联合,创新研制一款可以反复清洗30次的抗菌环保口罩,有效地解决员工使用需求,既节省大量防疫物资又环保,保证把医用口罩留给更需要的‘疫’线工作人员。”溢达纺织总经理李光海说:“为让员工正确地使用口罩,了解疫情防控知识,公司还专门拍摄宣传片、制作可视化宣传卡,通过各种渠道将相关信息与知识准确传递给员工,为员工的健康保驾护航。”
今年28岁的古丽依娜·吾热力别克来自奇台县,现在是车间甲班班长,管理60余名员工。毕业于喀什大学化学专业的她,来这里上班已5个年头,5年来她基本上把所有岗位都轮了一遍。除会十多个工序基本技能操作,她还能够检修设备解决故障,对产品质量也有很好认识,同时能够熟练运用车间系统里面大数据快速有效地解决一线实际问题,成长为一名综合能力较强的现场工程管理师。“在这里非常习惯,也在不断地学习成长。”她熟练地操作完电脑智能管理系统后说。从这套系统上,古丽依娜·吾热力别克可以远程监控到设备的运行状态、产品质量在线监测、能源使用量等信息,所有的业务可以流程化、信息传递电子化。
公司2017年建成一个全流程、智能化纺纱示范车间,采用全球最先进生产线,设备自动化率超过90%。传统生产模式,每万锭纱需要50-60名员工,现在智能化生产线每万锭纱仅需要15名员工,劳动生产率提高300%,不仅能最大限度提高员工劳动生产率,同时保障质量优质稳定性,当然这对员工能力要求也较高。李光海说:“我们不再是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车间里面像大专、本科学历的多面手人才占到60%以上,企业软件也随着机械设备硬件转型而升级,我们在不断探索智能化转型升级同时,也希望能够为社会提供更多就业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