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兵团第二师:科技赋能春耕忙 套种铺就致富路

进入4月以来,随着气温持续回升,天山南麓的农田里机声隆隆,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二师铁门关市抢抓农时,有序推进棉花播种工作。田间地头,北斗导航播种机精准作业、“棉花+孜然”套种模式遍地开花,一幅科技与生态交融的现代农业画卷正徐徐展开。

4月9日,在二十九团十三连职工寇海东的棉田里,一台搭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播种机正沿着预设路线匀速行进,播种、铺设滴灌带、覆膜一气呵成,科技赋能尽显新质生产力。

站在自家正在播种的棉田里,寇海东的眼神中满是期待与憧憬。他说:“以前播种全靠人工,不仅效率低,而且受天气和人为因素的影响大。现在我只需要设置好参数,机器就可以自动完成所有工作。我今年计划播种230亩棉花,2台播种机1天就能播完,希望能有个好收成。”

近年来,二十九团持续加大对棉花产业的支持力度,不断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通过地块整治、沟渠配套、节水灌溉、林网建设等措施,建成高标准农田130万亩,棉花生产实现了从耕到种的全过程机械化作业。同时,该师市还积极推广干播湿出、精准水肥一体化等先进技术,进一步提高了棉花生产综合效益。

近日,在三十四团二连职工袁波的农田里,嫩绿的孜然苗已破土而出,两台北斗导航播种机正穿行其间播种棉花,连队“两委”成员薛梅正和袁波一起查看棉花播种情况。与以往不同的是,今年这片土地正在演绎一场“一地双收”的农业新实践。

今年,在团场农技人员的指导下,袁波尝试采用棉花套种孜然的种植方式,期望进一步增加收入。“这片地去年冬天就完成了铺膜与滴水作业。开春后,我们抢种了孜然,如今已陆续出苗。今天,地里正在播种棉花,连队‘两委’成员全程提供技术指导,按照现在的种植技术,增产增收不成问题。”袁波说。

为确保棉花春播工作安全、顺利进行,连日来,三十四团12个农业连队的“两委”成员深入田间地头,严格把控农机安全与播种作业质量,及时为职工排忧解难,切实履行安全员、联络员、服务员与技术员的职责,让职工吃下“定心丸”。

三十四团位于塔克拉玛干沙漠与库木塔格沙漠中间地带,是塔里木河下游最后一个灌溉单位。受地缘因素影响,团场春季风灾和低温霜冻频发,每年棉花受灾重播面积比例为10%~20%,恶劣的生态环境制约着团场农业发展。为破解难题,三十四团党委带领职工群众探索利用机采棉膜上66厘米大行空间套播孜然。随着种植经验成熟,该团不断扩大套种面积,并对原有的播种机、滴灌系统等进行多次升级改良,确保两种作物的出苗率。今年,该团计划播种棉花14.5万亩,全部采用“早播孜然错时套播棉花”的种植模式。孜然6月中旬就能采收,亩产预计40公斤,按当前市场价测算,可为种植户实现增收600元至800元。

近年来,二师铁门关市围绕农业增效、职工增收的目标,积极探索“多元、低耗、高效”的农业发展新路径,因地制宜推广“棉花+孜然”套种模式,引导职工从传统单一种植向多元种植转型,不仅提高了作物亩均产量和土地利用率,更有效增加了职工的收入,矮秆的孜然作物在棉田里扮演着“天然卫士”角色,有效保护棉花幼苗免受风沙侵害。

二师铁门关市农业农村局高级农艺师王瑞军介绍,今年,二师铁门关市计划种植棉花68万亩,在大力推进优质棉基地建设的同时,推广“棉花+孜然”套种面积达60万亩,持续推动职工群众增产增收。目前,棉花播种工作正在有序进行,预计4月20日前完成,棉花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100%。

给TA打赏
共{{data.count}}人
人已打赏
国内棉花

疆内库棉花装运继续提速

2025-4-21 16:43:07

国内棉花

每周快报:后市不确定性较大 内外棉价小幅波动

2025-4-21 21:07:10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