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 优化成形工艺
落纱工艺参数设置的合理性会直接影响落纱断头率,尤其是合理设定缠绕圈数是确保夹纱器能够可靠地夹住纱线的关键。如果缠绕圈数设定过少,夹纱器就无法有效夹持纱线,从而导致落纱时出现断头现象。相反,如果缠绕圈数过多,则开车后可能会导致纱头无法顺利释放,使夹纱器内的回丝越缠越多,最终造成夹纱器不能正确闭合,无法夹住纱头,进而在落纱后开车时引发断头。生产低支纱时这种情况尤为明显。
针对100%粘胶40S纱线,我们将缠绕圈数设定在1.3至1.5圈之间,而纱线在夹纱器内的实际缠绕圈数最佳为3/4圈,以确保夹纱器既能可靠地夹持纱线,又能在落纱后顺利释放纱头。同时,我们对其它成形工艺参数也进行了优化调整(见表1),从而有效减少了落纱断头。
表1 其它落纱参数的优化设定
2.6 调整钢领板落纱位置
钢领板位置包括高低位置、水平状态以及两侧的一致性。
(1)最低位置。钢领板在落纱后的最低位置直接影响纱头能否顺利进入夹纱器的开口。这一参数设置不当会导致纱头无法被夹纱器有效夹持,从而造成开车断头。
在上机检查过程中,发现有些机台存在钢领板落纱后最低位置过高的问题,导致开车断头居高不下,为此,要求维修工精确调整钢领板的最低位置(钢领板位置调整前后对比见图5),确保纱头能够正常进入夹纱器内,从而使这些机台的落纱断头减少了90%。
图5 钢领板位置调整前后对比
(2)两侧高度。钢领板两侧的高度必须保持一致,确保左右水平,以避免在运行过程中产生停顿或抖动现象。如果钢领板不水平,钢领也会不水平,必然会导致钢丝圈在钢领上高速运行时变得不稳定,使气圈剧烈抖动,引起纺纱张力的大幅波动,最终导致断头的发生。为此,要求维修工逐台精确调整钢领板两侧的高度的一致性和水平状态。
2.7 优化锭速曲线
合理的锭子起始速度和锭速曲线对减少落纱后开车时断头也具有明显的影响。
(1)锭子起始速度。根据纺纱过程中纱线张力的变化曲线可知,开车时的纱线张力小于落纱时的纱线张力,如果开车时的锭子起始速度设置不当,纺纱张力将无法使落纱停车时纱线上产生的“小辫子”甩开。因此,相对于落纱速度,开车速度应适当提高25%左右。经过多次试验和优化,我们将开车起始锭速设置为11000转/分钟,有效降低了开车断头率。
(2)锭速曲线。我们根据纺纱过程中纱线张力的变化曲线,经过多次优化试验,确定了合理的锭速曲线(锭速曲线图见图6),有效降低了开车断头率。
图6 锭速曲线图
2.8 调整小纱时纱导钩距管顶的距离
如果导纱钩距管顶的距离过小,在小纱阶段钢领板运行到最低位置时,纱线气圈会碰撞管头,导致断头增加;若距离过大,则会造成气圈碰撞隔纱板。为了使气圈达到最佳的运行效果,我们通常将小纱时钢领板运行到最底位置时导纱钩距管顶的距离调整为30mm。
2.9 有效运用现代纺纱控制系统
尤里卡纺纱管理系统,是一个与单锭检测系统配套使用的功能全面且较为成熟的系统,可以随时查看车间的生产状况,掌握每台车及每个锭子的实时运行情况,并可以追溯之前的生产数据。系统还具备强大的数据统计功能,使我们能够轻松找到落后机台和落后锭子,从而分析断头的规律,并进一步解决存在的问题。为此,我们要求车间管理人员每天必须查看和分析尤里卡纺纱管理系统的统计数据,查找开车断头较多的落后机台和落后锭子,并及时进行处理,经过一段时间的运行,有效减少了开车断头数量。
2.10 校正钢丝圈清洁器隔距
钢丝圈清洁器的主要功能是清除钢丝圈上的挂花,从而减少因钢丝圈挂花而造成的断头,因此必须保证钢丝圈清洁器隔距的准确性。如果隔距过大,则不能有效清除钢丝圈上的挂花,导致钢丝圈上的挂花越积越多,引起钢丝圈运行不稳定和通道堵塞,从而造成细纱断头;而隔距过小,则会造成钢丝圈在运行中碰撞清洁器,同样会增加断头。为此,我们要求维修工将钢丝圈清洁器隔距精确调整到2mm,有效减少了因钢丝圈挂花而造成的开车断头。
2.11 合理的工艺配置
为提升半制品的质量,从而有效减少细纱开车时的断头现象,我们不断优化从清花到细纱各个工序的工艺参数。通过制定合理的生产工艺(粘胶紧密赛络40S纱细纱主要工艺参数见表2),不仅提高了成纱质量,也显著降低了细纱开车断头率。
表2 细纱主要工艺参数
2.12 合理控制温湿度
合理调节温湿度对降低细纱开车断头率也很重要。粘胶是一种低湿模量的纤维,对车间相对湿度极为敏感。当车间湿度过高时,粘胶纤维会吸收过多的水分,使强力显著下降,会直接增加细纱开车断头现象。为此,我们经过多次对比,将细纱车间温度控制在25-32摄氏度,相对湿度保持在42-50%之间,从而有效降低了细纱开车断头。
三、结论
我公司采取上述一系列措施后,细纱车间紧密赛络R40S落纱断头数量成功降低到平均8根以下,显著减轻了挡车工的劳动强度,实现了提高产量和生产效率、增加经济效益的目标。
当然,不同企业使用的原料和生产条件会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造成开车断头率高的原因可能也会不同,因此降低开车断头率所要采取的技术措施也要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分析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