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锡林盖板工作区的棉结控制

1 棉结杂质的控制要点

影响锡林盖板工作区梳理质量的主要因素:针布状态、工艺配置、机械状态。

1.1针布状态

有人将针布称为"梳棉机的生命",这种比喻实不为过。人若失去生命,一切将无从谈起,梳棉机更是如此。针布是梳棉机真正发挥梳理作用的工具,针布状态与生条质量及结杂数量具有非常密切的关系,针布的选型配套十分重要,如针齿的高度、角度、密度及齿型等,及锡林、盖板、道夫和刺辊针布相互配套等,都是影响生条质量和结杂数量的重要因素。必须根据所纺支数、纤维属性和机械状态来综合考虑及确定,难以一概而论。

以纺纯棉40s纱为例:锡林针布以2030×1550,道夫针布4030×1890,刺辊针布5610×05611、盖板针布选用渐密型针齿密度以520为宜。

除了合理的选型配套外,正确掌握针齿锋利度的鉴定方法也是十分重要和必需的,市场上各类针布五花八门,质量参次不齐,相当一部分的品牌针布所标注的纤维处理量与实际生产有较大差异,根据针齿锋利度来确定针布的使用寿命是十分必要的。参照过去中纺部关于针齿锋利度的鉴定方法,可使用以下标准鉴定。

上等:针、齿锋利,有粘手刺痛之感。

中上等:针、齿锋利,颇有刺手之感。

中等:针、齿锋利有刺手之感。

中下等:针、齿稍有锐度,有正反方向之感。

下等:针、齿溜滑,无正反方向之感。

1.2评定标准

针齿锋利度以现有技术要求,以中等以上为宜。

1.3评定方法

检查针布锋利度以针布宽度的三分之二为准。光洁度以不挂花为准。针布损伤标准己不适用,以企业自定为准。

1.4 针布的使用寿命

针布厂家根据纤维处理量来确定,一般以纤维处理量800吨为限。但这仅做参考数值,应根据实际生产中的质量状况为主要依据,以纺中档纱线为例,针布的锋利度以中等为限,针布的使用寿命绝不可以牺牲产品质量为代价。国外高产梳棉机一般配置有机上磨针系统,应根据纤维处理量及质量状态确定磨针时间与次数,国产中低端梳棉机一般不建议磨针,因为梳棉机的机械状态及往复磨辊的精度是制约磨针的主要因素。盖板针布的磨砺一定要轻,时间要短,磨砺时尽量以不见火花为宜,以提高针布的锋利度为主,切忌重磨及磨砺时间过长。

合理的针布选型配套,对于降低棉结杂质非常关键,合理的使用和维护针布,则可以延长针布的使用寿命。确保针布具有足够的锋利度,这是控制棉结杂质的要素之一。

2锡林盖板工作区的工艺配置

锡林盖板工作区的工艺配置主要是指锡林至盖板隔距为主,锡林至后罩板及后固定盖板、后棉网清洁器,前罩板及前固定盖板、前棉网清洁器的隔距为辅。工艺配置原则是在机械状态正常和减少纤维损伤的前提下做到紧而准,有利于分梳、除杂和转移。

锡林至盖板隔距因盖板运动方向不同,选择的工艺配置也不相同,一种是顺转型盖板,如A186型或FA201型,工作盖板一般为40根,盖板运转方向与锡林运转方向为顺向。一种为逆转型盖板,现在的高产梳棉机如FA231或FA224型及国外的高产梳棉机,工作盖板为30根,盖板运转方向与锡林运转方向为逆向。

2.1顺转型盖板(A186、FA201型)

锡林与盖板间的隔距采用五点隔距法调节,盖板出入口隔距大于中间三点隔距,以纺纯棉40S为例,一般工艺配置为8.7.6.6.7英丝,机械状态及盖板根丝差异较小的梳棉机,可采用7.6.5.5.6英丝的紧工艺配置。进口隔距大,可减少纤维充塞,也符合棉束分解的原则,出口一点位于盖板传动部分,盖板上下位置易走动,纤维走出工作区后容易上浮,为了便于在前上罩板的作用下转移至锡林,隔距也应适当放大。锡林与盖板间采用紧隔距的工艺配置是充分发挥锡林盖板工作区分梳效能的重要措施。

2.2 逆转型盖板(FA231、FA224型及国外高产梳棉机)

由于增加固定盖板,减少了活动盖板的数量,一般采四点隔距法来调整锡林与盖板间的隔距,且盖板的回转方向与锡林转向相反,盖板采用0.56mm小踵趾差,使纤维得到充分细致的梳理,此类机型一般配置有前、后固定盖板和棉网清洁器。一般工艺配置为8.7.6.6英丝,根据质量要求也可采用较紧隔距配置为7.6.5.5英丝。逆转盖板与顺转盖板最大的区别不只盖板的回转方向不同,而是逆转盖板入口与顺转盖板出口功能基本相同,而逆转盖板的出口则要求收紧,一是能增强分梳能力,二是便于纤维向锡林针面转移。前、后固定盖板系统与盖板工艺配置原则基本相同,采用入口大出口小的工艺原则,所不同的是后固定盖板系统的工艺配置,大于前固定盖板系统的工艺配置。通过下图可清晰观察逆转型盖板梳棉机的工艺配置原则。

【技术】锡林盖板工作区的棉结控制

图1  逆转盖板型梳棉机渐进式工艺配置示意图

2.3 工艺原则

采用紧隔距工艺,符合"紧隔距,强分梳"的工艺原则,特别是在锡林盖板工作区更应如此,隔距减小后,有如下作用:

(1)针齿刺入纤维深,接触的纤维多。

(2)纤维被针齿握持或分梳的长度长,梳理力大而易使纤维束容易分解。

(3)两针面间转移的纤维量大,分梳比较充分。

(4)浮于两针面间转移的纤维量少,不易被搓成棉结。

锡林与盖板的梳理作用对于降低生条中的棉结杂质含量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需要特别引起注意。

2.4锡林盖板工作区的隔距设定,必须视锡林与盖板的针布锋利度来做相应的调整。如果锡林与盖板同为新包覆的针布,则锡林与盖板隔距则应较平时放大1~2英丝,因为新针布锋利度高,对纤维的握持能力较强,而纤维的释放能力较弱,较紧隔距则易损伤纤维,产生短绒而降低成纱质量。

2.5锡林滚筒的园整度、平衡状态及盖板根丝差异是制约工艺正确实施的必要条件,切忌在不了解设备状态的情况下,盲目地设定及实施工艺,不仅容易产生机械事故,更是因此而产生结杂恶化的重要原因,需要工艺管理者与工艺实施者要充分沟通,切不可各自为政,各说各话,这也是现实中存在的普遍现象。

一般情况下锡林盖板工作区采用紧隔距可以增强分梳作用,减少生条和成纱棉结杂质数量,但过紧的隔距配置也易使纤维受到损伤,使短绒率上升,工艺配置必须根据原料、纱线用途及机械状态来综合考虑,慎重设定,这是控制棉结杂质的要素之二。

3 机械状态及工艺测定

梳棉机锡林速度较高,相邻机件隔距较小,工艺配置必须慎之又慎,同时有几个问题必须要引起重视,锡林的动平衡、盖板的平直度及根丝差异、锡林针面的平整度及园整度以及锡林盖板隔距调整准确性,都是影响棉结杂质清除效率的重要因素,只有具有良好的设备基础,才能保证工艺的正确实施。

3.1锡林滚筒的平衡状态

当锡林的动平衡较差时,则锡林与盖板隔距始终处于动态之中,当隔距点变大时,锡林针面上的纤维在离心力、纤维的弹性回复能力的作用下游离干锡林针面,而产生浮游纤维。当隔距点变小则极易破坏纤维。虽然时间极短,但锡林与盖板隔距处于不稳定的状态下,纤维受针面的摩擦作用而被揉搓成棉结。

当锡林的动平衡极差时,则锡林与盖板的隔距会发生急剧变化,而且变化幅度较大时,将导致针面吸纳纤维的能力较强,释放纤维的能力较差,产生棉结的能力增强。因平衡状不良而使机器产生晃动,也是制约工艺配置能否正确实施的关键问题。

锡林滚筒平衡不良,会造成梳棉机在高速运转时,产生震动、晃动,不仅使工艺配置无法正确实施,还会因此而产生搓转棉结。只有修复以上问题,才能保证工艺配置的正确实施。

3.2 包覆针布的平整度是确保纤维得到良好梳理的关键

在新针布的包覆前首先要检查锡林滚筒的直线度和园整度,特别是发生重大挤伤事故点的平直度检查。针布的包卷器要经常检查转子、夹刀、侧压刀及测力磅是否正常。包卷过程要时常检查针布是否平整,发现问题一定要找出原因及时解决。锡林滚筒园整超过5mm,会影响与锡林相邻部件隔距确定的准确性,也是影响纤维梳理质量的主要原因,锡林滚筒变形现象产生较多的是铸铁滚筒,差异超过5mm需做裸磨滚筒处理,而钢板焊接滚筒因材质关系,出现变形的几率较低。

3.3锡林至盖板隔距的一致性是确保工艺配置能否正确实施的关键

锡林至盖板隔距的一致性是确保工艺配置能否正确实施的关键,也是控制棉结杂质最重要的技术手段。活动盖板在长期运转中,盖板的踵趾面会产生不同程度的磨损,铁质盖板骨也会因物理变化而导致盖板大平面的变形。新的盖板针布包覆前,盖板骨一定要过磅校验,整台盖板骨上下差异较大时,必须重新铣修踵趾面和大平面涂塑,盖板骨差异控制3mm以内,才能确保盖板针布包覆后的平整度,也是确保锡林盖板隔距一致性最关键的保证。

3.4 锡林与盖板隔距调整的工艺准确性十分重要

每个人的隔距测定手感不同,但过紧或过松的手感测定会影响工艺的正确实施,此点隔距是梳棉机梳理工艺中最重要的隔距点,与其他隔距不同的是,即有刚性的锡林针布,又有弹性的盖板针布。正确的隔距测定方法是:锡林停至任意点,测量锡林与盖板隔距时,隔距片的手感要有粘滞感。

手感的测定方法:

(l)将小于隔距1英丝的隔距片,插入隔距点,手感松驰。

(2)将大于隔距2英丝的隔距片,插入隔距点,手拉不动为准。测定宽度以超过锡林宽度二分之一以上,必要时可转动锡林180度复查隔距,以确定隔距是否因锡林园整度而产生变化。

3.5 在锡林盖板工作区的工艺配置中,"紧隔距,强分梳"仍是增强梳理质量降低棉结杂质的不二法则

但是,紧隔距是有前提的,就是机械状态方面基础工作要有保证,包括机械安装方面的正确程度;包卷针布后的平整程度;隔距校装的正确程度;盖板根丝差异较大等。因为存在以上的差异,缩小隔距的程度往往会受到一定限制。锡林具有良好的动平衡、针面具有较好的平整度和园整度,盖板具有较好的平直度及保持较小的根丝差异,锡林盖板隔距的调整才能符合工艺要求,才可以达到锡林盖板隔距的准确性、一致性和稳定性,才能保证纤维在锡林盖板工作区得到良好的精细梳理,最大程度地清除纤维中的棉结杂质。这是控制棉结杂质的要素之三。

实践证明以上几点是梳棉机运转中常见的问题。俗话说:设备是基础,基础部分出现问题,无异于沙滩上盖楼,迟早会出问题。过去所采用的周期维修多己废弃,改为状态维修,但是状态维修的实质被不少人曲解为不坏不修,这是十分错误的。状态维修的正确解读应该是:勤巡回,多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锡林盖板工作区梳理作用是否正常,机械状态是重中之重,因为它是动态的,需要设备维修人员要具有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及敬业精神,这一点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

控制棉结杂质看似很复杂,但是只要做好合理的针布选型配套,针布不仅要使用好,更要做好日常维护,优化工艺配置并根据原料的变化及针齿锋利度做出及时的工艺调整,保持良好的机械状态,使设备始终处于完好状态,同时工艺实施者与工艺制定者要多沟通,充分理解领会工艺内涵,才能做到工艺上机。只要这三者能有机地接合起来,降低棉结杂质就相对容易了。

4 结语

4.1正确的针布选型配套

锡林盖板工作区是梳棉机的核心梳理区,首先要保持好锡林与盖板针布的锋利度,保证针布对纤维具有足够的握持和分梳能力。

4.2 合理的工艺配置

因为紧隔距使针齿刺入纤维层深,与之接触的纤维多,纤维被针布分梳的梳理力大,浮于锡林与盖板针面的纤维数量少,被搓转成棉结的可能性较小。

4.3 稳定的机械状态

锡林、盖板针布的平整度越高,盖板根丝差异越小,就越能控制棉结杂质的数量。因为针面平整度差及盖板根丝差异过大,会影响到锡林与盖板隔距的准确性,不能满足工艺上机的要求。锡林与盖板间隔距对棉结杂质的影响极大,在机械状态允许的情况下,适当调紧锡林与盖板隔距,加强分梳作用,从而可以有效地降低生条中的棉结杂质数量。

梳棉机棉结杂质形成的原因有很多,情况也比较复杂,必须有针对性地加以处理,对症下药,才能取得好的效果。总之,正确的针布选型配套,合理的工艺设定,稳定的机械状态,是降低棉结杂质所必需的技术要素。

给TA打赏
共{{data.count}}人
人已打赏
纺织技术

【技术】自调匀整在线波谱图的分析与启示

2020-1-3 10:00:12

纺织技术

【技术】多组分11.7tex赛络紧密纺纱的生产实践

2020-1-6 16:34:37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