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公司根据市场需求成功研发生产了多组份汉麻针织赛络紧密纺等系列纱线,现以长绒棉/抗菌T/HM 50/30/20 11.7tex赛络紧密纺混纺纱为例,介绍多组份汉麻纱线的生产经验。
1 原料性能介绍
(1)长绒棉的主要指标:细度7500公支,长度34.3毫米,断裂强度4.4cN/dtex,回潮率8.2%。
(2)抗菌T纤维的主要物理指标:线密度1.33dtex,长度38mm,断裂强度3.75cN/dtex,断裂伸长率12.8%,回潮率0.35%。
(3)汉麻纤维的主要物理指标:线密度4500公支,平均长度17-32mm,断裂强度5.35-6.2cN/dtex,回潮率10.8%。
2 原料的预处理
由于汉麻纤维的韧性和整齐度较差,抱合力小、可纺性差,生产前需进行养生软化处理后,再与部分长绒棉原料按干重比例均匀撕混,以保证两种原料能够得到充分的混合。为防止混合后的原料散湿,增加可纺性,清花棉卷需用塑料布包严,各工序保持偏高的相对湿度,必要时进行地面洒水。
3 纺纱工艺流程
为降低消耗,增加汉麻的可纺性,先将汉麻与部分长绒棉原料混合过精梳,精梳落棉单独回收。剩余部分长绒棉过精梳,抗菌T做出生条,在并条进行条混。
(1)长绒棉/汉麻精梳条:FA002抓棉机→FA035F混棉机→FA025多仓混棉机→FA106E梳针开棉机→SFA161A振动给棉机→FA076C成卷机→FA226梳棉机→FA316B并条机(一并)→CJ15条卷机→CJ60精梳机
(2)长绒棉精梳条:FA002抓棉机→FA035F混棉机→FA025多仓混棉机→FA106E梳针开棉机→SFA161A振动给棉机→FA076C成卷机→FA226梳棉机→FA316B并条机(一并)→CJ15条卷机→CJ60精梳机
(3)抗菌T生条:FA002抓棉机→FA035F混棉机→FA025多仓混棉机→FA106E梳针开棉机→SFA161A振动给棉机→FA076C成卷机→FA226梳棉机
(4)长绒棉/汉麻精梳条+长绒棉精梳条+抗菌T生条:
FA316B并条机(一并)→FA316B并条机(二并)→FA318A并条机(三并)→FA497粗纱机→TH518J细纱机→QPRO络纱机。
4 工艺原则与参数
汉麻纤维整齐度差,抱合力差,各个工序须条意外牵伸大,细节和毛羽多,车间湿度应偏大掌握,防止静电的产生和积聚,以减少各工序的缠绕现象。
4.1 清花工序
(1)长绒棉/汉麻:由于长绒棉和汉麻的特性差异较大,要保证混合均匀。汉麻易断裂,开清工序应以“勤抓少抓、多松轻打、多梳少落、以梳代打、柔和开松、充分混合”为原则,各部打手速度以偏小控制为宜,以减少对纤维的损伤。同时控制棉卷的存量,备用卷全部用塑料布包好,防止水分散失,生产时先做先用。主要工艺参数:抓棉打手速度740r/min,梳针辊筒转速600r/min,综合打手转速低于1000r/min,棉卷罗拉转速11r/min,棉卷米重380g/m,棉卷定长34.2m。
(2)长绒棉:由于纤维含杂较多,清梳工序宜采用“少抓、勤抓、多梳理、少打击、早落、少碎”的原则;主要工艺参数:抓棉打手速度740r/min,梳针辊筒转速600r/min,综合打手转速低于1000r/min,棉卷罗拉转速12r/min.,棉卷米重380g/m,棉卷定长34.2m。
(3)抗菌T:由于纤维光洁柔软、无杂质,仅有少量硬并丝,开清工序应以“多松、轻打、多梳少落、精细抓取”为原则,各部打手速度以偏小控制,以减少对纤维的损伤;主要工艺参数:抓棉打手速度740r/min,梳针辊筒转速500r/min,综合打手转速低于900r/min,棉卷罗拉转速11r/min,棉卷米重360g/m,棉卷定长32.1m。
4.2 梳棉工序
梳棉采用“多梳、少落、低速、快转移”的工艺原则。由于汉麻纤维中含有较多的麻粒、杂质和短绒,梳棉以排除杂质、短绒和分梳纤维为主,在保证分梳效果的前提下,适当降低刺辊速度,保持较大的线速比,使纤维能够顺利地从刺辊向锡林转移,减少刺辊返花而产生过多的棉结。另外,汉麻纤维粗硬,抱合力差,生条定量应适当加大,大、小压辊的压力适当加重,以增强棉网、棉条中纤维间的抱合力,使棉网不漂浮、不脱网,成条紧密,不堵喇叭口,改善生条条干不匀率。为避免产生静电,使道夫顺利转移纤维,车间相对湿度控制在65-70%。
(1)长绒棉/汉麻:锡林与盖板隔距7、6、6、7英丝,道夫转速25r/min,锡林转速360r/min,刺辊转速760r/min,盖板速度201mm/min,生条定量22g/5m。
(2)长绒棉:锡林与盖板隔距7、6、6、7英丝,道夫转速25r/min,锡林转速360r/min,刺辊转速760r/min,盖板速度201mm/min,生条定量20g/5m。
(3)抗菌T:锡林与盖板隔距9、8、8、9英丝,道夫转速19r/min,锡林转速315r/min,刺辊转速685r/min,盖板速度190mm/min,生条定量19g/5m。
4.3 并条工序
并条采用三道混合,保证纤维混合均匀。汉麻纤维可纺性差,纤维易粘缠罗拉、胶辊,影响正常牵伸,有时还会出现毛条、烂条现象,严重恶化成纱条干。为此车间将相对湿度控制在60-65%,车速偏低掌握,选用抗缠绕性好的皮辊。
4.4 粗纱工序
粗纱工序采用“偏大定量、慢速度、重加压、大隔距、较大捻系数”的工艺原则。在保证细纱不出“硬头”的前提下,适当加大粗纱捻系数,以减小意外牵伸。粗纱的前皮辊、上下皮圈要有良好的抗缠绕性,调节好粗纱张力,防止产生细节。车间相对湿度控制在60-65%。总牵伸倍数9.5倍,后区牵伸倍数1.21,锭翼速度950r/min,前罗拉转速155r/min,粗纱捻系数135,粗纱定量3.5克/10米,粗纱条干CV4.7%。
4.5 细纱工序
采用“重加压、大隔距、较大的后区牵伸倍数、较小钳口”的工艺原则。钢丝圈选用大圈形,偏轻选配,注意钢领、钢丝圈的使用周期,及时更换钢领、钢丝圈,防止产生棉结和毛羽。车间相对湿度55-60%,以减轻静电。锭速13500r/min,前罗拉速度143r/min,设计捻系数380,总牵伸倍数67.6倍,后区牵伸1.23倍,罗拉中心距45×65mm,钳口3.0mm。
4.6 络筒工序
保证槽筒通道光洁,车速控制在1100r/min。注意捻接器的调整,确保接头质量,捻接强力不低于原纱强力的80%。合理设置电清参数,清除有害纱疵。
4.7成纱质量
经测试,筒纱质量指标见表1。
表1筒纱质量指标

5结语
生产多组分汉麻混纺产品,混合是关键,各工序要偏大掌握车间湿度,兼顾质量和消耗,在满足客户需求的前提下降低消耗。随着汉麻加工技术的日趋完善,其可纺性越来越好,纺织产品备受消费者亲睐,市场前景会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