浆纱是什么

浆纱

warp sizing
在经纱上施加浆料以提高其可织性的工艺过程。可织性是指经纱在织机上能承受经停片、综、筘等的反复摩擦、拉伸、弯曲等作用而不致大量起毛甚至断裂的性能。未上浆的单纱纤维互相抱合不牢,表面毛羽较多,难以织制。上浆后一部分浆液透入纤维之间,另一部分粘附在经纱表面。以浆液透入纤维之间为主的上浆称浸透性上浆,以浆液粘附在经纱表面为主的上浆称被覆性上浆。(见彩图浆纱(机后)、浆纱(机前))


古代手工浆纱是将经纱展成片状,用刷子或筘抹上浆糊,晾干后绕成织轴。元代王祯《农书》中有使用□刷对经纱上浆的图文。《天工开物·乃服篇》中“过糊” 一节记载了用淀粉、牛皮、骨胶浆丝的方法和工具。18 世纪末英国出现动力织机,使浆纱和织布分开而成为独立的工序,出现了现代浆纱机的雏形。以后几经改进,到 1853年英国人J.博洛夫等的专利已具备现代浆纱机的基本特征。   浆纱方法 经纱的上浆方法主要有六种。


经轴上浆 将若干只经轴上的经纱同时引出,浸入浆液,压去余液,烘干、分纱,最后按规定长度卷成织轴。这是应用最广的上浆方法。


织轴上浆 由分条整经机做成的织轴,经上浆后再卷成织轴。这种方法多用于丝织、色织的多品种和小批量生产。


整浆联合 在整经机(见整经)的筒子架和卷绕机构之间安装上浆和烘干设备,合整经、浆纱为一道工序,多用于化学纤维长丝上浆。 原纱、浆纱的表面显微图象  a无浆原纱 原纱、浆纱的表面显微图象  b浆纱   染浆联合 在浆纱机的浆槽前加装染色烘干设备,使浆纱先染色、烘干,然后上浆,合染色、上浆为一道工序,多用于需要染色的经纱上浆,如织制劳动布的色经上浆。   单纱上浆 从筒子上退出单纱,经单纱上浆机上浆后再卷绕成浆纱筒子。单纱上浆机是在低速络纱机上加装浆槽和烘干机构而成。这种方法虽然产量低,工耗大,但浆膜质量好,在丝织和苎麻织中有时采用。

给TA打赏
共{{data.count}}人
人已打赏
纺织技术

【技术】波谱图与纱线质量的相关性分析

2020-1-14 17:25:57

纺织技术

【技术】掌握色彩搭配原理 优化工艺纺好段彩纱

2020-1-16 18:50:23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