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客户是一家生产纯棉,普梳,Ne 28,针织纱的纺纱厂,所用原料是受污染严重的本地棉(印度棉)。我们以清花车间带有USTER®JOSSI MAGIC EYE魔眼的USTER®JOSSI VISION SHIELD异纤检测仪和络筒机上使用的USTER®QUANTUM 3清纱器的联合,进行了一些分析并评估了潜在利益。
尽管纺纱厂在清纱过程中严格控制异纤,但仍会由于纱线原因造成布面残留异纤,使得纺纱厂仍面临索赔。
纺纱厂首先在没有对清花和络筒过程控制的情况下,检查纱线中的异纤含量。并对漂白织物和染色织物进行了分析,总异纤量分别为每公斤40个和16个疵点。
客户注意到非常多的管纱包含可见异纤,甚至管纱表面都能看见。(图1)
图1: 管纱表面的每个可见异纤
随后,纺纱厂在络筒工序使用USTER® QUANTUM 3清纱器进行清纱,再次统计漂白织物和染色织物异纤含量。这一次,漂白或染色织物的残余纱疵均减少了80%,分别降至每公斤7个和9个。这种减少是有代价的:与异纤有关的清纱切割增加到80/100km切次,或每公斤纱线有35个切次。
在测试的下一阶段,纺纱厂研究了如何优化USTER® JOSSI VISION SHIELD异纤检测仪的设置。经过多次试验并参考USTER® QUALITY EXPERT专家系统(图2&3)的全面异纤控制标杆报告,确定了最佳设置。其目的是在清花工序的异物喷次和络筒工序清纱器切次之间提供理想的平衡。(图4 & 5)
图2:USTER® QUALITY EXPERT专家系统显示全面异纤控制标杆报告
图3: USTER® QUALITY EXPERT专家系统显示全面异纤控制标杆报告
图4: 优化USTER® JOSSIVISION SHIELD异纤检测仪设置后喷出的异物
图5:优化USTER® JOSSI VISION SHIELD异纤检测仪设置后喷出的异物
通过这些针对USTER® JOSSI VISION SHIELD异纤检测仪的优化设置,该系统每100公斤原料产生850次喷次。这使得在清纱时减少了24个/100km切次或每公斤纱线中15个异纤切次。下表比较了每个测试阶段织物残余疵点的级别。(图6)
图6: 表格显示织物中的残留疵点
结论和总结
USTER® QUALITY EXPERT专家系统中的全面异纤控制标杆报告使纺纱厂可以继续使用价格较低的本地棉花,通过综合调整USTER® JOSSI VISION SHIELD异纤检测仪和USTER®QUANTUM 3清纱器的异纤控制性能,以达到恰当的质量平衡。
最令人惊讶的发现是,由于在清花工序和络筒工序的全面异纤控制,残余的危害性异纤在漂白织物中减少到仅0.4个/kg,在染色织物中减少到仅1.3个/kg。
纺纱厂还反映:因为可以保证纱线异纤方面的质量稳定且可预测,他们的纱线能够卖到一个更高的价格。这种质量稳定且可预测的特殊纱线,它既能够成为纺纱厂的优势,也能为针织厂带来了利润。
对财务影响的详细计算表明,由于减少了异纤切次,纺纱厂的络筒效率提高了7.5%。
这一效率增加使该纺纱厂增加了纱线总产量,从而每年带来超过100万美元的利润。即使考虑到由于清花时的异物喷出而损失的棉花成本,纺纱厂每年额外的净利润仍超过50万美元。
更多精彩文章请关注中国纱线网公众号